聚焦·我们的2017:愿跳动的心温暖津沽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天津日报 作者:日报吴巧君等 编辑:曲璐琳 2017-12-19 08:59:00

内容提要: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征程,这一年,天津人也迎来了更多的暖政、更多的收获、更多的蓝天、更多的感动……

  丁酉年末,大雪未至

  我们又一起走过了寒暑春秋

  这一年,大事不断,喜事连连

  市十一次党代会,描绘了建设“五个现代化天津”的美好蓝图

  第十三届全运会,唱响了“全运惠民健康中国”的主旋律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征程

  这一年,天津人也迎来了更多的暖政、更多的收获、更多的蓝天、更多的感动……

  当这些所见所闻所录、所遇所触所感

  编织在一起

  撑起了2017

  这个不凡的一年

  本组故事,便从这些流淌在我们心头的人和事儿说起

  本篇以温暖为题

  讲述这一年中那些暖身、暖心、暖生活的故事

  它既是记者们亲身体会

  也有主人公内心的满足

  更体现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恩

  现如今,纵观津沽大地暖流千万股

  我们仅取“一瓢饮”

  我们的视角或狭窄

  只期待唤起更多的温暖回忆

  我们的故事或稀少

  讲述的却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的希冀

  我们的篇幅或短小

  却是记者们一年中心底难以磨灭的印痕

  我们认真地记录、静静地守候、热切地企盼

  那如春的暖阳

  昨时、今日、明天

  照射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每一片街道、每一位天津人的身上

  斯文厨师 温暖笑声

  时间过了正午12点半,窗外的阳光透过来,把食堂照得暖暖的。食堂里的人流渐渐散去了,只剩下顾长青与他的几位同事。

  顾长青是这所食堂的工作人员,这所食堂位于东丽区的天津天铁炼焦化工有限公司院内,他是天焦公司企业食堂的厨师。一年前,他的工作地点在河北涉县,工作岗位是天铁集团动力厂线路车间的支部书记。

  45岁的顾长青清瘦,白皙,说话客气而有条理,怎么看也不像个厨师。可这个厨师岗位却是一年前顾长青通过考试竞争得来的。“80多人竞争12个食堂工作人员岗位。”顾长青微笑着向记者回忆。

  一年前,天铁集团化解过剩产能,近6000名员工分流安置,其中的451名员工异地安置来到天焦公司,有的岗位报名人数多于需求,就需要竞争上岗。

  “我媳妇在分流中提前内退了,女儿正好在2015年考到天津的大学,再加上几年前在天津买了房,所以综合因素考虑,全家团圆在天津也不错。”顾长青始终是乐观着的。

  当年任支部书记时的收入与现在相比多了近一倍,再加上同是天铁职工的媳妇内退,家里的收入锐减。

  “收入嘛,多了多花,少了少花,省省也够用了。”顾长青说,“要说没有心理落差,也不客观,但企业遇到困难了,形势就这样了,只能自己去适应。”

  在新岗位上顾长青学会了切菜、炒菜、蒸馒头、炸果子。

  “家里人有口福了,我的厨艺大涨呀,哈哈。”顾长青笑着说。

  在顾长青的笑声中记者与他告别,门外阳光正好,蓝蓝的天上飘着淡淡的云。

  2017年本市继续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以天铁集团为例,2016年与2017年共压缩炼钢产能220万吨,分流安置职工8000余人。

  人变老了 房子新了

  在大沽南路柳林宾馆的后身,是一片高低错落的粉色住宅小区。上午九点半,冬日暖阳下,几位老人正在院子里晒着太阳活动筋骨,崭新的十来栋居民楼环绕着中间一个起伏错落的小公园。“我们这个小区是1985年建成的,到现在有30多年房龄了,一点都看不出来吧。”居民郭承惠看到记者来采访走上前说,脸上是掩不住的笑意。

  “我是1985年10月第一批就搬到这住的,人越来越老,房子却越住越新。”郭承惠指着远处的一栋5层小楼:“我当年就住在那儿,1号楼。”

  这片小区最早是中铁十八局为职工盖的宿舍楼,后来逐步转为商品房,由于这些楼大多建于上世纪90年代之前,在今年中心城区老旧小区及远年住房改造中被列入了津南区第一批启动改造的片区。从8月底进场施工,到11月底完成验收,将近3个月时间,这里被彻头彻尾“翻新”了一遍。

  正在小区进行修缮后维护的施工单位现场管理王克成一边仔细检查着甬路的边角一边跟记者聊。“我们派了将近150人,每天连续10多个小时施工,外檐甬路井盖等修缮都赶在上冻前干完,这个冬天老百姓不用再为出行犯愁了。”

  “是啊,以前一刮大风,就担心外墙脱落,掉下来砸车砸人。这路面下雨下雪年头长都开裂了,走路特别硌脚,连高跟鞋都穿不了。”

  “这次整修可给咱们办了件大好事,居民不用自己出一分钱,就能享受‘旧换新’,楼里楼外干净清爽,住着心情都不一样。”

  “之前都是往外搬,现在有不少人又回来买房,图的就是个环境好又清净。”

  晒太阳的居民们七嘴八舌唠起来……

  本市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开展中心城区老旧小区及远年住房改造。中心城区老旧住房改造2017年第一批工程总量涉及398个片区、2433.72万平方米、33.3万户居民。

  我家“小太阳”下岗了

  “和去年一样,今年暖气又供得比较早,而且温度很稳定,在家里穿一身薄秋衣就够了。”家住南开区白堤路的姜女士告诉记者。

  “前年之前,每年一到供暖季,我们都要投诉好几次,供热站也经常派人来家里测温,但可能因为供暖设施老旧,室温就是达不了标。所以每年供暖季过后,供热站都会给我们按照实际温度进行相应退费。”姜女士介绍,她和老伴儿如今都退休在家,可能是上了些年纪,比较怕冷,往年10月底他们就把“小太阳”找出来,放在二人活动最多的厅里。到正式供暖前,在家中的装备就是要穿齐秋衣裤、毛衣裤,有时还要穿上棉服,“小太阳”自然也要开到最大挡,才能在看电视时坐定。

  不过姜女士家的“小太阳”已经两年没有亮相了,一直默默地躺在阳台储物柜的角落里。

  “去年提前供热前,供热部门给我们小区的供热设施整体进行了更换,再加上供热提早了半个月,天还没冷下来,家里就已经暖了起来,‘小太阳’就再也没用上过。”姜女士说。

  不仅是姜女士家的“小太阳”下了岗,记者从苏宁云商了解到,今年“小太阳”之类的小暖气销售情况也不是很好,出现了下滑。

  苏宁云商天津地区品牌总监张酉介绍:“按照往年的惯例,每年冬天都是取暖设备的销售高峰,特别是天气转冷后,从未供暖期向供暖期过渡,很多用户都会选择用电暖气进行供暖。天津提前供暖,对天津市区不少门店的电暖气销售产生了一定冲击,导致今年在10月底至11月初有近10%的销售下滑。”

  继2016年11月5日本市提前10天启动供热,2017年11月1日本市再次提前15天启动供热。截至目前,两个供热季的弹性供暖已经让天津人多享受了41天“特殊福利”。

  傅姐的日子有奔头

  12月17日下午5:37,家住大港的傅姐推辞了半天,接了1200元微信转账后,发出一行文字:“钱收到了,您多给了100元,感恩!”又发一段语音:“强强又闹了,我脱不开身,明天给您发货。”微信上接到温暖的回应:“不着急,您什么时候发都行。”

  当晚,傅姐对记者说,给她转钱的是天津一位爱心人士,包圆了她所有小块灵芝和碎党参,这让傅姐十分感动:“都是为了帮我们娘儿俩。”

  44岁的傅姐与重度自闭症儿子强强相依为命。从前,傅姐全天照顾儿子吃喝拉撒,还要随时防止他自残或闯祸,没办法外出挣钱。幸亏有低保和爱心人士接济,娘儿俩的生活勉强维持。

  2017年4月,天津益加公益团队筹来资金,帮强强进康复机构学习,给傅姐腾了轻。因要接送孩子,没整时间,她做起了微商。

  第一份生意是制售粽子。消息传出,爱心人士纷纷下单,傅姐着实忙了一阵子。卖粽子的钱交完房租还有剩头。暑假,傅姐又带强强到黑龙江伊春收灵芝和党参,在“傅姐微店”出售。

  傅姐知恩图报,物美价廉,爱心人士常会多付些钱。这样细水长流,令傅姐有了奔头。眼看到了年底,为给傅姐腾资金,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这几天强强感冒,没去上学。傅姐发现儿子长出息了,饭后会帮妈妈收拾碗筷,外出散步也认识路了。这让傅姐欣慰不已。“把这批灵芝发货,今年的生意就差不多了,剩下的可以留到来年慢慢卖,明天剁肉包饺子。”傅姐说。

  我市积极推动公益事业快速发展,在精准扶贫、家庭公益、社区公益、校园公益、健康公益、生态公益、文化传媒公益、科技公益、企业公益、法治公益等多个领域取得成效,海河两岸不断续写和传承着爱的力量。

  于阿姨难舍的“牵挂”

  家住南开区禧顺花园的于香莲,别看都60多岁了,网瘾还特别大,一天泡在网上的时间有十多个小时,不过,于阿姨上网关注的不是交友,不是玩游戏,全搁在了寻亲网站上,一个个寻亲帖子,一张张寻亲照片,成为她放不下的牵挂。

  “你看这个人和你像吗?照一张你的相片传给我,我对比一下。”采访前一天晚上,于阿姨在网上发现了一张照片,发帖人寻找亲人,于是她立刻联想起几年前有一个寻找妹妹的帖子,特征相似,走失的地点描述得也十分吻合,虽然离散了20多年,在看到哥哥传来的照片后,于阿姨激动地一夜没睡,“简直太像了!”

  “长得像还不行,两边还要进行采血比对。”采访时,于阿姨的手机不停地响起,有寻亲成功打来的感谢电话,有她帮忙协调采血机构打来的电话,还有她托付的人打来提供寻亲线索的电话。从五年前帮人成功找到亲人,再到成为“宝贝回家”寻亲网的志愿者,于阿姨便成为照亮回家路的其中一盏“灯”,并且这盏“灯”长久不灭,越照越亮。

  于阿姨有一个小本见证了她这一年帮助了10多个家庭实现了团圆梦,别看数字不多,每一段寻亲路都是费尽千辛万苦。寻亲路上有于阿姨,唯独在团圆的时候,见不到她的身影,“我这人心软,那场面受不了。再说,还有好多寻家的家庭在等着我呢。”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一句耳熟能详的歌词道出了一个人的力量虽然有限,但汇聚在一起,细微之力也能成就大事情。

  目前,本市有注册志愿者202.47万人,注册志愿服务队伍9602支,累计建成各级志愿服务基地280个,各类志愿服务岗(站)1947个,市区基本实现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全覆盖。

  无人区的“热心肠”

  “只要天儿好,早晨4点前准到湿地,什么也没有拍鸟重要!”

  “逢年过节,带上干粮和水能在湿地待一天,特舍不得走。”

  “哪怕在湿地草窝里躺着,也高兴,因为能守着湿地,守着鸟。”

  这是几位北大港湿地护鸟志愿者的心里话,也是他们的生活常态。很多人认为,他们的执着与热爱近乎疯狂,可正因为这些“疯子”孜孜不倦地付出与传播,北大港才从少人问津到保护修复,再到声名远播,才得以成为如今的“鸟天堂”、天津的生态名片。

  连续12年进湿地的志愿者王洪峰家离湿地不远,只要天儿好,平日凌晨3点半,他就骑车去湿地拍鸟了,7点多再去上班,虽然时间很赶,但是乐此不疲;每到周末,便是扎进湿地晚上才出来。“我的生活里没别的事儿,就是‘去湿地’,有人说我不食人间烟火,可是拍鸟护鸟是我生活的乐趣。”王洪峰说,5月份有一天中午,他在湿地睡着了,醒来脸被晒脱了皮,特别疼,但也没在意,第二天又去巡护了。

  “我的业余时间都给湿地了,家里什么也顾不上,有时从早到晚在湿地看鸟拍鸟,10多小时都不够用。”志愿者孙志忠告诉记者,从2008年开始,自驾千里送白鹤、自费给鸟买鱼、忍受蚊虫叮咬进芦苇荡巡护、连续20天在湿地不分昼夜地守护落单白鹳……

  作为一名女志愿者,年爱军可谓骨干。常常是太阳还没出来,她已经抱着“大炮”去湿地了;穿着皮叉、雨鞋,扛着重重的设备在水里站几个小时,只为抓拍鸟起飞的瞬间;即使生病也无法打消去看鸟的念头。“有一回我发烧,在家看窗外云很美,我想湿地一定更美,就让家人带我去,因为我看到鸟,病能好一半。”年爱军说,湿地的美有种“魔力”吸引着她,她乐于做这种美的传播者,让更多人爱护湿地、保护生态。

  据介绍,候鸟专家累计在北大港湿地记录到鸟类249种,每年春秋两季约有数十万只候鸟在此落脚,且数量逐年攀升。眼下在北大港栖息的候鸟就达60余种,近30万只,总量超去年同期水平。(“津云”新闻编辑曲璐琳)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