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日前,和平区在天津市第一中学启动了“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活动中,学生们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传统文化之美。此次活动还在学校中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廊”等固定传播传统文化的区域。
日前,由和平区文化旅游局、和平区教育局主办,和平文化宫、和平区研究与服务中心以及天津市第一中学承办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在天津市第一中学举行,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动仪式在学生们悠扬悦耳的诵读声中开启,经典名篇《诗经小雅鹿鸣》《春江花月夜》伴着古曲诉说着历史与传承,多位非遗传承人、亲临现场展现传统魅力,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古典戏法代表性传承人肖桂森老师表演了传统戏法《鸳鸯棒》,市级非遗保护项目太平歌词代表性传承人天津相声名家佟守本老师精彩演绎《五猪救母》选段,以及九嶷派古琴传承人和京剧名票崔晓云先生的精湛技艺都为孩子们献上了一道精彩的传统文化大餐。
与此同时,天津市第一中学以图书馆为基地建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廊”“非遗陈列区”以及“非遗图书角”也正式启幕。天津独有的狗不理包子、老美华手工鞋、津派旗袍、金星义聚永、盛锡福、王殿英古典戏法、张万年御板书、天津地方歌谣、津味儿吆喝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均在这三个区域中进行展示。今后该项活动还将陆续来到和平区其他各中小学校园,推动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让更多青少年感受传统魅力。(“津云”新闻编辑张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