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天津“两会”·津云访谈第五期:“三点半”难题如何破解?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 作者: 编辑:曲璐琳 2018-01-27 12:03:00

内容提要:各位网友大家好,您正在收看的是“吹响新发展号角——2018天津两会·津云访谈视频直播节目”,我是主持人明朗。我们的节目正在通过“津云”客户端进行直播。同时,北方网官方微博也在进行直播互动,欢迎大家的参与。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您正在收看的是“吹响新发展号角——2018天津两会·津云访谈视频直播节目”,我是主持人明朗。我们今天的节目正在通过“津云”客户端和北方网进行视频直播;同时,北方网官方微博也在进行直播互动,欢迎您的参与。今天的直播节目我们邀请到了两位嘉宾,来认识一下:市人大代表,河西区恩德里小学校长韩洪涛。韩代表您好!

市人大代表,河西区恩德里小学校长韩洪涛

  韩洪涛:主持人好,“津云”的网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市政协委员,新华中学校务办公室主任兼工会主席冯振利,冯委员,您好!

市政协委员,新华中学校务办公室主任兼工会主席冯振利

  冯振利:主持人好,“津云”网友们好!

  主持人:教育乃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所以,在北方网和“津云”客户端开通的“我托代表、委员捎建议”栏目中,网友们对于教育方面的话题都非常关注,今天请到二位,我们就一起来聊聊有关教育的话题。

  对于很多学生的家长,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家长来说,可能一直有一个困扰他们的问题,就是三点半放学,家长们的下班时间通常都是五点半到六点,没有人接孩子。那么,为了解决大部分家长的后顾之忧,2017年底,市教委、市人社局、市财政局联合制定了《关于在我市中小学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从2018年春季学期起,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原则上17点结束。很多网友认为,《通知》一出台,悬而未决的多年的心头病解决了,有人帮我们负责三点半之后的事了。但是还有一些家长认为,“一刀切”的方法对于孩子不是那么适合,我们先来听听韩代表的看法,如何有效地解决“三点半”的难题。

  韩洪涛:刚才主持人说的确实是人民群众的心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也专门提到了优先发展教育,实际上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是促进学校的均衡发展,这是比较重要的。

  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感觉人民的满意实际上更多在教育的一些小细节当中。“三点半”的问题确实是减负之后出现的新的社会矛盾。市教委、市财政局等部门,从2016年3月开始就已经意识到了,要解决“三点半难题”,于是出台了关于学生素质拓展的相关办法,每周安排两天对学生进行素质拓展活动,实际上已经初步地把“三点半难题”进行了解决。

  刚才主持人说的对于课后服务这部分,安排到17点放学,实际上就是把“三点半难题”进行了更深入的解决。我在这方面感触也特别深,因为在河西区教育局的整体安排和指导下,恩德里小学从2014年4月开始就着手解决“三点半难题”了,应该是全市解决这个难题最早的学校。当时我们感觉孩子三点半放学以后,有的孩子可能是没人接,我们进行了家长的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到没人接孩子的比例达到了30.9%,这个比例是非常高的。有时候我们设身处地为家长想想,比如说爷爷奶奶接孩子,这30.9%不包括爷爷奶奶,如果爷爷奶奶接了,作为父母肯定要打电话问问,因为父母岁数比较大了,这样实际上对于家庭、对于整个社会、对于孩子都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我们本着学生自愿、家长委托的方式开展了三点半活动。一路走来,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确实解决了学生包括家长的一些困扰。通过这几年的时间,也能够看到学生在综合素养、艺术素养、体育素养方面发生了很多变化。

  更令人高兴的是看到了前不久的《通知》,《通知》明确说明采用学生自愿的方式,这个方式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家长的需求。有的低年级的孩子有人接,我们就不需要“一刀切”,家长可以在三点半甚至四点或者四点半的时间把孩子接走,有的家长则需要五点去接。我们有的时候想,有的家长可能是像主持人说的那样,多数是五点或者是五点半下班,到学校的时间应该是六点左右,实际上对于“三点半难题”应该再深入地推进一步。这种推进方式应该政府主导、教育部门统筹安排,能够借助第三方的托管中心,学校作为一个小的工作站,这样可以切实解决“三点半”难题。我们学校本身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想解决“三点半”难题就是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承担这方面的工作和义务,但是“三点半”难题更需要社会统筹安排,借助于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博物馆等等。我刚才说的第三方托管机构有的城市已经采用了,因为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真切感受到,一天的教学时间非常辛苦,老师五点以后再撑着解决“三点半”难题,这就需要借助社会的力量,第三方机构的介入,给孩子上相应的保险,同时可以收取家长相应的费用,这是五点以后了,他也可以看到教师资格招聘完以后,让他们看剩下的孩子,这样就切实做到了想群众之想,急之群众之急,切实深入地一杆子插到底,解决了“三点半”难题。而且《通知》里面我特别欣喜的是专门提到了五点放学之前的经费的问题,同时还提到了给教师应该能发放一些报酬,实际上这个《通知》就为基层的校长执行这个政策提供了很好的方方面面的支持,作为基层的校长我感觉非常高兴。

  主持人:是这样,韩代表谈了很多,原来我们才知道恩德里小学在《通知》下发之前就做了有益的尝试,所以才对《通知》有了切身的感受。我们来听听冯委员有什么样的观点。

  冯振利:首先我们要了解“三点半”难题实际上是世界性的难题,一般世界上称为“放学后儿童问题”,各国政府都做了长期、大量的评估和实践。在我们国家,2013年左右在一些省市像北京、上海、南京、济南等等逐渐实践弹性放学的机制,有成效,也有很多的困惑。在实践中,大家不断摸索,逐渐找到一条自上而下,全员参与的路径,就是充分调动政府、社会、学校、家长各方面的力量。一般情况下是国家主导、省市推进、学校配合、社会支持、家长参与,整合服务性的资源,形成多方的合力,共同解决家长放学后接孩子难的问题。有时候确实是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是一项民生工程。

  总体来说,国家层面一般是制订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保障,省、市包括省、市的政府和教育局等等,他们做的是财政的支持、业务的指导,全世界各国学校放学后有主渠道,他们会有管理场地方面的资源的保障。

  还有社会,由社会层面提供活动资源、人力资源等等,像韩校长刚才提到的,实际上在我国一些城市,已经将像博物馆、图书馆、体育场、少年宫等等,让他们做一些放学后儿童的支援性的工作,同时有些省市更是加大了力度,他们接纳了部分学生到他们那儿活动,他们又做了多少送客入校的比例,纳入到他们的评价机制当中。

  具体来说,一方面是家长的需求,还有一部分是学校的统筹相结合,这是一个全方位、系统性的工程。

  主持人:冯委员介绍了从世界层面看待“三点半”的难题。刚刚韩代表介绍了他们学校一直在做有益地尝试,其实网友也存在担心,大家普遍觉得小学一年级和六年级等高年级的作业量是完全不一样的,怎么能“一刀切”呢?是否应该更灵活的看待这个《通知》?既然恩德里小学有了这个尝试,您也分享一下您的经验好不好?

  韩洪涛:好,我们实施得还是比较早的,一、二年级是没有作业的,三、四年级作业量是40分钟,五、六年级的作业量是一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完全可以按照《通知》的要求,可以先让孩子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然后再开展素质拓展活动。比如说低年级的作业量非常少,我们就可以结合低年级的特点安排一些体育运动、剪纸等一些非遗的项目,包括打打快板、唱唱天津实调,这是我们学校的特色,特别适合天津低年级的孩子,搞的时长比中高年级要长一些。其他年级则需要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再根据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而且保证每天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周一叫开放课堂,开放课堂是什么?是所有的师资全来源于校外的公益人士,包括一些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周三称为百家讲坛,会请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我们请过“瓷娃娃”、退伍军人,讲环保的人士给孩子们聆听窗外的声音,就像我们小时候一样。本校教师搞社团活动,周五让学生根据这一周的问题,比如说学习问题,由老师进行答疑解惑,这样的形式本身就丰富多彩,同时我们再根据《通知》进行博物馆的参观,此外我们每年还有志愿者活动,这些活动让孩子们可以接触社会、聆听声音,同时让孩子们感到在校园当中就跟在大的少年宫一样参与活动,这样孩子的整体素养和素质会不断提升,不断发展,让每个孩子享受有品质的教育。

  主持人:听了您的话,我有一个非常大的感触,就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学校当中通过丰富的见识,孩子好比像行万里路一样,可以了解丰富多彩的生活。韩代表,《通知》出台后,一些家长也会有些担心,担心课后服务会变成变相加课,会不会做着做着就变味了?您觉得要怎么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

  韩洪涛:减负政策实施以后,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切实感受到中小学生的负担确实减轻了。《通知》当中明确规定,不能利用这段时间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但是对于适当的学生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比如说他知识有哪些问题、漏洞等等,我想这段时间老师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免费的补课,我想对于有的孩子来说,他这方面也是有需求的。可以根据孩子的状况,有的孩子这方面的知识可能学习得好,那么他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从事自己喜欢的新科技或者是其他的剪纸等项目。作为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我觉得社会、家长们完全可以放心,经历过来以后,孩子的负担确实在逐渐减轻,而且我们会严格按照《通知》要求来做,绝对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主持人:冯委员,您怎么看待这位网友的担心?

  冯振利:我觉得网友们不必特别为这方面的担心,首先从教育部的指导思想、市教委的《通知》来说,上面有非常坚定的决心,坚决防止让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者是变相加课。我相信教育主管部门会持续跟进课后服务工作,有条件的督促他们做得更好,没有条件的指导他们开展这项工作。同时,社会监督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是主管部门要把课后服务的工作质量纳入对学校的评价体系,做好监管监督。实际上天津市对教育督导方面做得非常细致,每个学校都有区级的督导,还有校级的督学,在学校的门外会有相应的照片和督导的电话号码,欢迎社会各界进行监督。但是这方面是“管”和“防”的层面,一线教师是有一个“疏”和“导”的层面,首先一方面我们现在对学校的办学质量还有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是有了彻底改变的,像立德树人、素质教育是深入人心的,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实际上是在做多元化、个性化的指导。《通知》当中特别讲到“一方面可以对学习有困难的做免费、个性化的辅导,而对绝大多数的在校学生,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实践、实验课程。”

  从天津市的角度来说,目前在大力推进特色校建设,还有马上要开展的品牌校建设,各位校长肯定会借助课后服务的机会转变观念,向分要分,向课堂要成绩的状态已经不对了,如何打造学校的特色,如何刷亮自己学校的品牌,这是各位校长要着力改变的。

  还有一方面,人们对教育的发展还有社会发展的融合有非常高的期许。从这个角度来说,教育部提到的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很大的变化,针对放学后的儿童弹性角度,南京市做了调研,留下来的学生希望提供给他们什么样的课程或者是活动,45%的学生选择的是书法、绘画,30%的学生选择的是手工、技艺,22%的学生选择的是文学类鉴赏,只有3%的学生选择加强课业的学习。这从侧面来讲,占97%的学生的倾向实际上和我们谈到的核心素养当中像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实践创新是完全吻合的,所以从国家的教育发展以及学生的需求、家长愿望是完全吻合的,所以在这样一个机会当中,我相信学校会进行创新,会把这项工作做得非常好,让学生们真正有获得感。

  主持人:解决“三点半难题”也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做更好的服务。除了刚刚谈到的这些,提高素质教育,倡导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您觉得学校还可以做些什么?包括您所在的新华中学也是天津市名校,您介绍一下您学校的先进经验好吗?

  冯振利:好的,主持人提到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对,是核心素养的总目标,也是指导我们进行教育实践的重要思想。

  首先我想说的是素质教育并不是和学生成绩相对立的。从我们对学校的综合评价体系来说,学校的教育、教学的成绩、学生的学业成绩不仅仅指的是考试分数的成绩,实际上占非常重要的比重。核心素养当中把学会学习纳入自主发展的重要指标当中来,首先大家要明确这一点。

  其次,不管是教育部的指导意见还是天津市的《通知》,都是要大力推进中小学素质拓展活动的基础之上完成课后服务工作,确确实实从政府角度来说是一项体贴民情的民心工程。但是今后几年,从客观的发展角度来说,它确实是打通了课上和课前、课后,课内和课外,比如说学生的活动、学生的社团,还有学校做的课程等等,非常丰富,打通了课内和课外,打通了校内和校外,打通了眼前和未来,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体验机会。

  新华中学有非常好的素质教育方面的实践,比如说我们学校的少年机器人非常有名,以前在世界上都获得过大奖。实际上机器人活动融合了非常多的知识,比如说物理学、工程学、自动控制等等。同时还会锻炼多方面的能力,比如说我们经常提到的国际能力,还有创新能力,工程的组合能力,还有计算机编程能力。我们看重的除了知识和能力,还有人的精神。这就要培养学生直面挑战的精神,小组团结合作的精神,还有不断的面对失败抗压的态度,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因此在初中和高中我们都有机器人小组的活动。此外,新华中学还和于根伟足球俱乐部进行合作,从开学以后,于根伟足球俱乐部会帮助我们学校开展青少年足球运动。

  主持人:在北方网和“津云”客户端“我托代表、委员捎建议”栏目当中,很多网友提出了他们的想法。比如,北方网网友刘先生提到了关于规范完善天津学生课后服务的建议。他说,由于孩子家长对托管机构有巨大的需求,而托管班准入门槛太低,加上这类办学机构没有专门的部门监管,众多的培训机构经常越权开办托管班,所以各种托管班像雨后春笋一般产生了,但是这类托管机构没有办学资质,大多数是无牌照经营甚至超范围经营,缺乏消防安全设施,教职人员没有教师资格,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加强这方面的监管。韩代表,他说得很专业,我觉得他应该有切身的感受,您谈谈您的看法。

  韩洪涛:好,托管班也是时代发展的一个产物,确实身边有很多家长有相应的反映。托管首先对于学生的安全负责,包括它有的消防达标的程度等等。这就需要找到托管的娘家,就是由谁负责管理,政府相应的部门就应该制订托管服务中心或者是托管学校的一些标准,这些标准包括它的安全、消防、食品,包括他聘用的老师是否有教师资格等等,有了标准、有了具体可衡量的东西,而且要提高托管中心进入的门槛,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包括刚才提到的“三点半难题”等等,都是在政府、市教委、市财政局等部门对主导下来解决的。对于托管中心来说,孩子们多数时候都是在学校里,只是五点以后需要他们来负责接管,如果再成立第三方的托管机构,由政府统筹安排的情况下,我想“三点半难题”会彻底解决,这只是时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问题,我们只有相应的制订标准,切实的解决,而且托管机构在后期监察部应该以教育为主,教育、卫生、工商、食品联合在一起,共同对托管中心进行相应的评估和评价,用评价来约束他们,我想这些会让托管中心切实为人民服务,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感。

  主持人:这是新时代产生的新问题,我们更应该用新办法解决。“津云”的网友“章晴晴”说,很多机构在学校周边开设的托管班,一方面解决了家长接送难题,另外一方面也是在课后给孩子进行变相的补课。教育部门强调了半天的“减负”,而家长们却不停地给孩子“加码”。所以,我觉得从小学高年级开始,直到初中阶段,能让孩子们在学校享受到更多的兴趣学习或是课外活动,可以适当的收费,免得让家长们再到其他机构去给孩子报各种的学习班。冯委员,您觉得这位网友的建议可行吗?  

  冯振利:收费这方面是不可行的,因为这项政策是一项民心工程,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通过财政补贴来提供给学校、社会机构、教师以及参与人员的。所以,教育部以及天津市严令借课后服务乱收费,这点请大家放心,大家也可以做监督。

  主持人:我们可以感觉到这位家长想给钱,是对学校的一种信任。

  冯振利:对,这个家长的需求是对的,实际上就是希望学校提供更多课业之外的活动、兴趣甚至说带有科技前沿性的实践。当然,我们在实践中会大力推进这方面的工作,也可能会遇到一些很切实的问题。比如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方案,家长可能提出个性化的需求,这时候如何保证量的问题是很重要的。

  还有,学校是否能够提供出来优秀的教师资源,或者能否引进优秀的人力资源辅助学校开展这些方面的工作,这也是值得我们探讨的。所以,我觉得对于教育机构来说,我相信大家都会有智慧,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现在我们讲学校划片,能否做区域的组合,把各学校里面少年的需求融合成一个大量的需求,能否借助于专业的机构,像科研会所等等专业机构提供给我们更专业、更高端的服务和指导,只要大家有创造力,确确实实把这项工作看作是民心工程,大家一定会找到非常好的可解决的办法,为人民服务。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二位,我们从“三点半难题”谈到了课后教育,也谈到了素质教育的发展,非常感谢二位作客我们的节目。在这里还是要预告下期直播的时间,1月28日11:30,欢迎各位网友打开“津云”客户端收看,和代表、委员聊建议。各位网友,再见!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