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共守护(四):保护大运河 让千年文脉奔流不息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天津广播电视台 作者:王媛 编辑:李彤 2018-07-08 20:52:00

内容提要:中国的大运河是人类文明史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人工河流,是一条承载着中华民族密集文化基因的大动脉。习近平总书记对综合保护大运河高度重视,指出“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天津把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利用作为本分之责、应尽之义,在整体谋划、统筹推进、点线结合中,重新擦亮中国大运河这张“世界文化名片”。

如不能正常浏览请选用IE浏览器

天津北方网讯:中国的大运河是人类文明史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人工河流,是一条承载着中华民族密集文化基因的大动脉。习近平总书记对综合保护大运河高度重视,指出“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天津把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利用作为本分之责、应尽之义,在整体谋划、统筹推进、点线结合中,重新擦亮中国大运河这张“世界文化名片”。

三岔河口,天津最早的发祥地。京杭大运河的南运河、北运河,就在这里交汇,顺海河 东流入大海。这个夏天,运河两岸再染新绿,新建的带状公园犹如“绿宝石”般嵌入河堤。尤其是刚刚开园纳客的问津园,风景旖旎,一步一景,每天一早便已经是游人如织了。

问津园设计负责人李云飞:清代的天津是天津长芦盐业的中心,这个园林的主人是张霖,天津的一个大盐商,当时这些建筑材料都是从南方运过来的,那么这个风格也得益于当时的漕运文化,得益于我们的大运河,把南方的文化和北方的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大运河给天津带来了“五方杂处”、“南北荟萃”的鲜明特征,也催生了天津开放、包容、多元的文化品格。任云兰,和她所在的团队,已经沿大运河调研历史文化遗产三年多了。

作为沟通南北运河交汇的枢纽,天津是运河上连接北京的咽喉,是距离北京最近的出海口。漕运带动了这里的经济发展,也沉淀下了216处历史遗迹。

这条文化长河是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家园,是酣畅淋漓的劳动场面,是富庶繁华的市井生活,也是波涛滚滚的乡愁记忆。

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任云兰:有这么一个说法,说天津是运河载来的城市,其实这句话说的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天津城市的发展,其实跟运河有很密切的关系。金代的时候设立了直沽寨,主要还是因为它是处于海河要冲、畿辅门户这么一个地位设立的,到元代又设立了海津镇。明代后来又设都北京,所以天津的地位继续加强,人口繁盛、商业发展,跟漕运有很大的关系。

如何从流淌着的遗产中挖掘活的历史?如何让千年文脉奔涌不息?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答案:“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

为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国大运河这张“世界文化名片”。京津冀三地联合发出保护运河倡议书,北京通州、天津武清、河北香河三地水务部门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天津也颁布实施《大运河天津段遗产保护规划》,划出了大运河遗产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以此为顶层设计,所有涉及运河保护区的规划都要重新调整,范围内不再新建工业项目,而609电缆厂等一批已有工业项目也都迁出了保护区。

河北区副区长刘广生:扩大了保护的范围,在运河两侧的一些企业、一些民宅,都进行了大规模拆迁。我们看似舍去了一些经济利益,吃了一些亏,但是我们得到的却远远大于失去的。绿水青山,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经济利益不能代替的。

古老的北运河和龙凤新河交汇处,因建有八孔截水闸而得名八孔闸,又称为武清的北戴河,是历代帝王南巡的必经之地。如今,我们可以看到,通过河道拓宽、景观建设,这里已经变身为北运河休闲旅游驿站,让千年古运河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武清区水务局党委委员、工程规划科科长马宇平:围绕发掘运河的水文化,恢复运河的水功能,改善运河的水环境这三个方面。累积到目前,全区62.3公里的运河累计治理完成长度是52.5公里,总投资是15亿元。

如今,已完成治理保护的区段实现了局部通航,围绕着大运河,一条文化带、生态带、旅游带正在形成。而即将进行的9.8公里综合保护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因为这段区域内,涉及了村镇的搬迁。如何让百姓在运河综合保护中同步受益,被放在了规划方案的首位。

武清区副区长徐继珍:我们会把运河沿岸的村庄进行合理的科学的整体的规划,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改善老百姓的居住条件,然后把腾出来的土地进行保护。然后打造运河两岸的这个农家院啊采摘园啊这些纯生态的休闲农业的一些个点位。除了让老百姓呢享受一个很好的环境,还要为农民的增收做一些个贡献,我觉得这就是惠及百姓。

大运河,是一个不会老去的故事。阅尽历史的它,也将在统筹保护、传承、利用中,以其新的“肌理”焕发新的魅力,带来新的繁荣。(津云新闻编辑李彤)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