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家庭学校社会中的财商教育:教子言利 是与非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 作者:日报岳付玉 编辑:刘颖 2018-08-03 09:31:44

内容提要:继“智商开发”“情商管理”之后,“财商教育”正在引起家长们的重视。

  天津北方网讯:继“智商开发”“情商管理”之后,“财商教育”正在引起家长们的重视。需求即商机,暑期在线少儿财商培训活动也多了起来。在天津,虽然更多的家长把时间和金钱花在报各种培训班、提升孩子智商和情商上,但对于宝贝们财商低下的担忧却普遍存在,对如何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又往往束手无策。业内人士指出,与智商开发不同,财商教育或许主要倚重家庭教育,来自学校和社会的引导反倒处于辅助地位。

  现象 暑期财商培训渐火

  “少年商学院《青少年美式财商课之财富的幸福密码》视频直播课,适合7—12岁少年,火热报名中。”“第×期亲子教育全国少儿财商教育直播课在某某两大直播平台开讲”……线上财商培训五花八门,乱花渐欲迷人眼,让南开区白堤路附近的几位六年级学生家长不知如何选择。而他们显然都已经为自家孩子财商低下烦恼。

  “我家娃对钱根本没概念,迷上了网上一歌手,居然用我支付宝一次性打赏5000多元。”一位家长气鼓鼓地说。

  “我们家这个倒也奇葩,每次跟朋友聚餐,她都会先问清是谁买单。如果是对方买单,她就会开心地跳起来;如果是我买单,她就特别不开心各种别扭。问题是我和她爸都不是小气的人呀!”另一位女孩家长特别难为情。

  家长们发现,网上少年财商课程设置五花八门,有的表示特邀全国少儿财商指导师专业技能标准委员会的老师主讲;有的声称在美国经济教育委员会中小学金融素养课程大纲的基础上,为中国孩子量身定制;还有的则说自己独创了多层次的少儿财商教育体系……听上去都很高大上。

  记者点开几家培训机构的网页和微信公众号发现,他们的内容设置乍一看光怪陆离,实质却大同小异。对于小一点的孩子,培训机构会教他们一些与经济生活紧密相关的常识,比如,从认识金钱到掌握预算、记账、储蓄等基本技能,通过简单的小故事,让孩子们了解货币、银行、投资、金融等知识。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则会讲解股市、基金的相关常识以及犹太人“延后享乐”的理念。

  “这些内容太简单了。孩子们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甚至刷大人的信用卡,都已经很熟练了,我们急需的是如何培养他们对待金钱的态度。”一位男孩家长失望地说。

  记者调查发现,与毫不心疼一掷千金给孩子报学而思等机构的文化课不同,家长们对报选财商课有些犹豫,原因不是舍不得钱,而是不知道这课程究竟能否让孩子懂得钱的重要性。

  教育 君子言义,小人言利?

  按说暑假正是孩子们纵情玩耍的时候,却总有各种“壕玩”以及由此生发的事件,让人窥见青少年财商教育的严重缺失。

  就在几天前,微博上一位父亲历时十来分钟用竹板痛打儿子的视频火了,因为他十多岁的儿子偷拿家里8000元钱与小伙伴们一起几天就挥霍光了。网友留言滔滔,其中,不少是支持这位父亲的,“8000元几天就耍光了,一看也是最普通的家庭,这十三四岁的儿子太不懂事了”。也有剑指家长的,“坏树结不出好果子,孩子的财商这么低,跟家长的言传身教分不开吧。”

  关于女大学生“裸贷”的风波,这两年也早已不是新闻。人们在痛恨那些不良校园贷的同时,又免不了困惑:这些女孩子为何如此荒唐?她们对于物欲的满足、合理的消费,就没有一点概念吗?

  一直以来,有关青少年瞒着父母重金打赏网红主播的报道更是屡见不鲜。“熊孩子3万元打赏女主播”之类信息已不再让人吃惊。相关统计显示,青少年已经成为网络直播的主力打赏之一。未成年人重金打赏的额度从2770元到40万元不等。

  “金钱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是儿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钱是家庭的重心一样。”教育家默克尔说。然而,在我国目前基础教育所设立的各门学科中,从没有对孩子进行过财商教育。而在家庭教育中,有意识地给孩子灌输财商知识的家长也不多。这也许是受了中国一句老话“君子言义,小人言利”的影响,人们总觉得孩子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离金钱越远越好;至于理财能力,长大了可以无师自通。似乎只有这样,学习才能专心致志。事实果真如此吗?上述的极端案例,已经给出了答案。

  何为财商?在知乎上,实名认证为飞鹭科技董事长的“财商大叔”是这么解释的,财商,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认识金钱和驾驭金钱的能力,是理财的智慧。它包括两方面的能力:一是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二是正确应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财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和基本的理财技巧,这种教育最务实、最实际,它能够解决孩子在实际生活中面临的关于金钱与财富的问题”。

  故事 变了味儿的乐学币

  事情虽然过去了半年,但一提起那场长达两个月的乐学币风波,南开区某知名小学六班的家长们仍心有余悸,孩子们则依旧亢奋不已。

  这一切都从该班班主任老师突如其来的一个创意说起。她想激励孩子们的学习激情,同时开展财商教育,于是,她引入了乐学币,一种类似于游戏激励的纸币,给出的游戏规则是:周考、月考、平时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全部“货币化”,按照等级给予不同数量的乐学币。等到期末,乐学币的数量多少跟各种评选相挂钩。一开始,全班孩子积极性果然爆棚,为了收获更多的“货币”,人人奋勇,个个争先。

  然而,好景不长,各种问题出现了:同学之间出现了乐学币交易,有拿真实货币或文具、玩具去购买乐学币的。想一想也不足为怪,因为有的孩子想评优,而有的孩子并不想参评或者觉得自己能力不足评也白评,这样一来,乐学币在每个孩子心目中的价值和权重就出现了变化,于是交易盛行。那些学习好、又不屑于购买乐学币的同学表示很受伤。

  更糟糕的情况出现了,一位自称电脑黑客的男生发现,班主任的乐学币是从网上某宝那里买的,于是,他开始了批发和囤积乐学币,自称银行家,干起了类银行业务:鼓励同学们把自己的乐学币存储在他那里,分活期和定期两种,给予不同的利息──当然也是以乐学币的形式变现了。他再转手把乐学币贷出去,或者索性用“资金池”里的“货币”去购买和销售真实商品,当然主要是孩子们喜欢的游戏点卡、小食品、文具之类的。到最后,甚至也可以拿这种班级货币去兑换作业答案了。由于“货币”增发,乐学币贬值了。之前一枚乐学币可以购买一块美玉(班里一位男孩从自己家里偷偷取出来的,足见他对于商品价格毫无概念),两个月后,一枚乐学币只能购买一支铅笔了。遗憾的是,班主任老师并没有发现这些变化。孩子们乐在其中,也没人向她汇报。

  到了期末评优,乐学币发挥最大价值的时候到了,令人尴尬的事情又发生了:出现了贿选!“有想法”但没信心的同学近乎疯狂地购买、置换乐学币。由于乐学币与评优直接挂钩,那些相对清高只凭自己成绩来参评的同学,或者在乐学币交易市场动手晚的同学,纷纷落榜。部分家长表示委屈。乐学币风波告一段落。

  不可否认,这位班主任老师的初衷是好的,也确实收到了一定成效,孩子们懂得了储蓄、交易、货币超发、通货膨胀,但派生出的问题也很突出,比如,有的孩子为了置换乐学币,不跟家长打招呼,就随便从家里拿来美玉、银质纪念品、大人的化妆品等价格高昂的物品,他们对于真实世界钱财的概念极其模糊。而用乐学币购买别人帮写作业、购买考试答案,以及最后愈演愈烈的贿选,或许也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他们对于金钱价值认知之肤浅。(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