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当代中国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天津日报 作者: 编辑:刘颖 2018-08-20 11:29:25

内容提要:近日,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南开大学共同举办“第三届天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论坛”,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进行研讨。现将部分专家发言摘要刊发。

  天津北方网讯:近日,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南开大学共同举办“第三届天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论坛”,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进行研讨。现将部分专家发言摘要刊发。

  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王新生

  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是一个老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这一问题一再被讨论。回顾这些讨论,我们得到的结论是:只有坚定地坚持才能创新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创新性发展才能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这是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获得的结论。

  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性地发展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也必然需要新理论总结和指导这一全新的社会主义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历史发展需要而形成的新理论。这个新理论需要继续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就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并没有脱离世界历史的轨道一样,新时代的新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没有脱离历史唯物主义指明的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历史轨道,因此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才能回答这些新问题,才是对马克思主义最好的坚持。 

  离开了实践和现实的需要,理论的创新将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将成为书斋中的自娱。马克思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当今的时代是变革的时代,世界历史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历史视野和坚实的实践基础。这个时代呼唤马克思主义创新性的理论发展,所有理论工作者都应为此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说:“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总结,深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的关系,是关于怎样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好回答。

  国家强大要依靠实体经济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何自力

  习近平总书记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对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发展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深刻分析,指出中国经济存在周期性、总量性问题,但是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即实体经济结构性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强化实体经济,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实现结构平衡。这一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准确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分析和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和产业变迁大趋势大逻辑的基础上,明确指出,经历了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阶段后,人类社会进入了以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为主导的信息化阶段,适应这一客观规律,中国要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强大的制造业深度结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这一思想是我们党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科学认识和正确定位,对我们正确认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对金融风险保持高度的警惕,要求加强金融监管,推动金融回归本源,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坚决防止经济金融化虚拟化,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这一思想是非常深刻而富有远见的,为解决经济虚拟化的世界性难题提出了中国方案,既有助于避免我国重蹈西方国家经济虚拟化和金融危机的覆辙,又有利于推动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加强实体经济的思想,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加强实体经济,切实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推动中国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体系中的国家治理现代化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颜晓峰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建成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反映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规律,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认识的一个重要成果。治理是国家运行的基本机制,国家治理不够顺畅、不够高效,自然会影响社会主义国家的各项建设,掣肘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既是现代化建设的维度拓展、层次提升,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平台建设、机制培育。各个领域的现代化建设,离开了治理现代化作为动力驱动和秩序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就难以成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而质量变革取决于治理水平,效率变革取决于治理效能,动力变革取决于治理力度。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更是依赖国家治理能力乃至全球治理能力的检验。国家治理平台的现代化程度高不高,直接关系到各个领域现代化建设的进展和程度。所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角色不能空缺、步伐不能放慢、进度不能滞后。国家治理现代化,必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劲推进器。

  现代化是全面的现代化、体系的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本身就要求现代化的总体性,不能单打独奏。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由各个领域的现代化所构成的,需要总体推进与局部跃升相结合。因此,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局中来实施,要通过各个领域的治理现代化来展开。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宏观与微观、抽象与具体、普遍与特殊的统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政党等领域的现代化建设,都有一个具体领域的治理现代化问题。没有相应的现代化治理机制,各个领域的现代化建设就会步履维艰、进展缓慢。总的来说,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国家全面现代化,相辅相成、协调推进、共同实现。

  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理论思考

  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教授 荣长海

  今天我们提出新时代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问题,其核心要义是争得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论述,任何国家、任何时代的意识形态,都应当是而且只能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因为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必然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因此,我们作为执政党,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最有效的、最具根本性的办法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和真理力量掌握群众。要用更加科学有用的意识形态武装人民,使大家自觉地接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赢得意识形态话语权,当前最为迫切的工作是科学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主要特征是整体概括更加深刻和具体论述更加全面。理论界要进一步加强研究、阐释、宣传,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所谓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就彻底解决了。

  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实现市场有效、政府有为

  天津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丛屹

  从治理现代化的角度来看,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关键在于实现市场有效、社会有序和政府有为三者的逻辑统一。治理现代化,本质上要求用“政府—社会—市场”三分法的思维,来认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而不是传统管理思维的“政府—市场”两分法。所以认识上要点有三:

  其一,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动力来源。现代化经济体系以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全球化为背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是客观规律,必须尊重这一规律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市场主体是市场活力的基本单元,只有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出他们的创新活力,才能形成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市场内生动力。

  其二,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关键在政府。政府有为和市场有效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精明的政府,是尊重并善于利用市场经济规律的,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是要更多发挥政府作用,而是要在保证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管好那些市场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所以不难理解,要求政府做到的“法无授权不可为”和“法定责任必须为”,与放手让市场实现的“法无禁止即可为”,本质上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其三,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不能忽视社会建设尤其是社会组织建设。社会组织是连接政府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有活力的市场,不是一盘散沙的市场,而是有社会结构力的市场。社会组织的建设水平,是市场活力的重要来源。规范并发挥好社会组织的作用,通过政府引导和扶持,利用购买公共服务和规范监管等工具,把市场和社会的自组织、自律职能转移给社会组织,才能真正减轻政府的责任和负担、提高政府的效率。

  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价值

  天津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钟会兵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标志着中国法治建设进入新时代。

  四十年依法治国历程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马克思认为,法律是社会实践的反映。改革开放伟大实践造就了快速发展的法治进程: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到“依法治国”的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再到“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提出,以及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决定》和十九大再对全面依法治国的强调,彰显了中国法治建设从理念、制度到实践全方位的进步。这个历程也是积极探索的过程,从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旗帜鲜明地表明,要毫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和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关键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全面依法治国最根本的保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具体体现在法律运行各个环节,确保党的主张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 

  基本要求是熟悉国情适合国情。马克思注意到法律道路的具体差别性,尤其重视文化传统、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的影响。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从国情出发,积极回应现实需求,汲取历史经验,借鉴世界精华,既不故步自封,也不照搬照抄。 

  着力点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法治实践的重大创新和重大贡献。以此作为总抓手,就是要加快形成科学高效的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

  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落地生根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杨仁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高等学校作为广大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有效载体,承担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使命。

  首先,要以制度安排为依托,综合调动经济、政治、行政、规章等手段,把对新时代新思想的学习、宣传、阐释工作融入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把提倡与反对、引导与约束、鼓励与惩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政策支持、物质保障和精神激励、体制机制,真正做到价值选择和利益回报的统一。

  其次,要按照党委领导、行政负责、全校协同、师生参与的原则要求,努力把推进新时代新思想落地生根工作融入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尤其是要融入学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全过程,使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全体师生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政治追求和价值信念。

  再次,要把新时代新思想落地生根工作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成为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全校师生甚至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意识形态建设工程。引导师生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情感认同和实践认同,从而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形成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政治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