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达沃斯》专访刘恩专:改革开放30年前看深圳 新时代看自贸区和自贸港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 作者: 编辑:邓坤伟 2018-09-16 12:53:00

内容提要:中国自贸试验区将会更加强调“境内关外”的管理模式,在货物、资金、人才三大要素的自由流动上取得新的突破,坚持全球视野、国际标准,自由贸易港将作为我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载体、平台和高地,开创世界自由贸易港区发展的新纪元。

如不能正常浏览请选用IE浏览器

编者按:201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将于9月18日至20日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打造创新型社会”。围绕这个主题,专家组提出了12个议题,聚焦全球价值链重构、大数据运用、人工智能等多领域。那么12项议题是如何确定的?其中蕴含着什么样的意义?津云新媒体在201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主办城市网站开设《对话达沃斯》视频访谈栏目,邀请“出题”的专家们做客津云中央厨房,为广大网友介绍当下世界、中国以及天津的发展新形势,聊聊对我们生活的深远影响。

主持人:我们知道达沃斯论坛的议题具有前瞻性,您研究的议题是“从自贸试验区到自贸港:中国全方位开放的深化与创新”,请您先简单介绍下这个议题的大概内容。

刘恩专: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使开放平台建设又有了新的、更高的目标。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这意味着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中国自贸试验区将率先建立起同国际投资和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建设成为投资贸易自由、监管公平高效、营商环境便利的国际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另一方面,中国自贸试验区将会更加强调“境内关外”的管理模式,在货物、资金、人才三大要素的自由流动上取得新的突破,坚持全球视野、国际标准,自由贸易港将作为我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载体、平台和高地,开创世界自由贸易港区发展的新纪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设立了该议题。如果说30年前中国的改革开放是看特区、看深圳的话,那么新时代的今天,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就要看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

本议题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战略高度,全面、深入阐述自贸试验区向更新、更高目标迈进的制度创新、政策安排与实现路径问题。报告首先从全球视野,分析了自由贸易港区的代际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自贸试验区“雁阵”发展格局下的制度创新成果和发展成就进行了总体评价,进而通过国际经验总结与比较,对中国特色自贸港政策体系进行了深度剖析,指出自贸港要构建人流、物流、资金流自由进出的开放新高地,就必须在实行极简负面清单、推行单一窗口、金融和服务业深度开放和非居民自由出入与人才就业,以及管理的体制机制和法律保障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和开放创新。据此,报告提出了建设自贸港的三种可行路径,即升级自贸试验区、建立国家级自贸港群、在沿海离岛建设港城融合型自贸港,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津云新媒体专访天津财经大学教授刘恩专

主持人:中国目前自贸试验区是什么样的发展格局?区域发展方面具有什么独特的优势?如何对接“一带一路”倡议?

刘恩专:目前,共设立三批11个自贸试验区。2013年首个自贸试验区在上海诞生,2015年第二批自贸试验区在天津、广东、福建建立,沿海开放前沿连点成线,2017年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自贸试验区建立,形成了以“1+3+7”自贸试验区为骨架、东中西协调、陆海统筹的“雁阵”发展格局。这一发展格局的形成,一方面体现了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原则,各自贸试验区能够与其地理位置、功能定位、产业特点等更好地结合,实现差异化、互补合作发展;另一方面拓展了改革的广度和深度,中国自贸试验区将率先建立起同国际投资和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建设成为投资贸易自由、监管公平高效、营商环境便利的国际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开创世界自由贸易港区发展的新纪元。

国家战略和国家使命,是中国自贸试验区的鲜明特征。设立自贸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顺应全球经济贸易发展新趋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国11个自贸试验区已经从沿海最发达、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向东北、内陆地区延展,涵盖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接“一带一路”倡议、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重大国家战略主题。

自贸试验区建设助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构建,作为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区或重要结点,中国自贸试验区的发展要与“一带一路”倡议相衔接。“一带一路”主要是在亚欧非大陆及沿海航线形成一个扩大开放、区域合作发展的界面。自贸试验区正在实质性介入“一带一路”战略并发挥领先作用,积极探索与“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跨国产业分工的模式、研究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建设和国内资本“走出去”的要素集聚方式、试验能复制推广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贸易便利化和营商规则。

自贸试验区建设积极服务区域发展战略。上海、广东、天津和福建自贸区遵照总体方案分别服务于对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深度合作、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岸经济合作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另外7个自贸区业分别服务于相应的区域发展战略。此外,自贸试验区积极发挥与自主创新区的双重机遇叠加效应,对接“双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战略和计划,实现自贸区在产业、技术与人才上的转型升级。

天津自贸试验区的核心使命是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实现“一基地三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的定位做贡献。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实施了“1631”工程,即建立“一个机制”,由国家商务部牵头,组织天津、北京、河北三省市,建立具体工作协商机制,开展天津自贸试验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顶层设计;实施“六个推动”,就是推动天津自贸试验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贸易便利化及贸易方式创新、金融开放创新经验在京津冀区域率先复制推广,与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开展对比试验、互补试验;促进“三个一体化”,就是促进通关服务和口岸物流一体化、金融服务和监管一体化、区域要素资源配置一体化;落实 “一批项目”,就是梳理整理出一批项目,以项目为抓手推动天津自贸试验区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主持人:自十九大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自由贸易港”以来,上海、天津、浙江、福建、广东等多地启动或酝酿探索自由贸易港。自由贸易港作为我们国家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载体和高地,您觉得它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呢? 

刘恩专:自贸港作为新一轮对外开放的载体、平台和高地,肩负着我国在新时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重要使命。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要从助推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战略高度,按照“体现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要求,充分借鉴国际自贸港区的发展经验,以“四大自由、四种便利”(即贸易、投资、资金流动、企业经营的自由与便利)为参照系,逐渐形成自贸港的制度体系和运作模式。自贸港政策设计的总体原则是:在内外贸、投融资、财政税务、金融创新、出入境等方面,探索更加灵活的政策体系、监管模式和管理体制,构建人流、物流、资金流自由进出的开放新高地。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首先是对标国际通行规则,制定更加精简的负面清单。自贸试验区在投资准入方面已经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制度”,2013年版的负面清单长达190项,而2018版的负面清单已经大幅度缩减到45项,除了包括已经宣布的金融、汽车领域开放举措之外,还将在能源、资源、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商贸流通、专业服务等领域取消或者放宽外资的限制。同时,新的负面清单还将通过给予相关行业一定时间过渡期的方式,列明未来几年的开放举措。

其次是贸易自由与便利方面,实行单一窗口与虚拟境外的开放试验。实行更高水平的“一线放开、二线安全有效管住”政策,在自由港内探索形成一线无条件准入、区内免征免审、精准事中事后监管为代表的新型货物贸易模式,大幅度推进贸易便利化,建立与国际贸易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监管模式。

还有就是更大力度地开放服务业,促进服务贸易转型升级。中国特色自贸港的服务业开放过程中,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探索适应服务业转型升级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体系和开放路径,加快优化营商环境,最先限度激发市场活力,打造服务贸易制度创新高地,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增加值的提升,不断培育“中国服务”核心竞争优势。要进一步扩大金融业服务开放,推进国际航运业开放,探索完善跨境交付、境外消费、自然人移动等模式下服务贸易市场准入制度。逐步放款或取消限制措施。

另外,加强自贸港金融制度创新。其关键是在推动金融开放的过程中,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在促进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提升金融监管能力,为推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先行先试的经验。自贸港应扩大金融开放,建立自由贸易账户体系,探索开展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促进自由贸易港企业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稳妥有序开展离岸金融业务。

最后,实施人员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促进非居民自由出入与人才就业。诸如,放宽自贸港入境和签证制度,丰富一般自然人入境的签证类型,延长签证有效期至3年或更长,实现自贸港的人流聚集;为港内工作的外籍人才提供更多优惠措施和流动便利,允许外籍和港澳台地区技术技能人员按规定在港内就业、永久居留,允许各类高层次人才、知名高校和海外留学归国的本科以上毕业生在全省自由落户;放宽对劳动力的资质要求,实现优质人才在港内聚集。

主持人:有津云网友提问,自贸区和自贸港的设立除了能够买到一些进口的商品而且价格相对来说能够便宜一点之外,还有哪些利好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呢?


天津财经大学教授刘恩专

刘恩专:说到自贸区和自贸港与进口品价格关系,“一线”放宽进口是自贸试验区贸易自由便利的一个方面,而随自贸港的设立,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进口的品类会明显增多,特别是通关便利以及中间环节的减少,会大大减低贸易成本,价格也会随之明显降低。

另外,自贸港的设立,会加大服务业的开放力度,促进服务业的竞争,从而推动服务业升级。服务业的整体开放会给我们带来享受更多优质服务的机会,这些跟我们的生活都是密切相关的。服务业的开放是多种模式的开放,比如说跨境交付,我们的中小微企业也可以更便捷地参与国外外包项目。再比如旅游、留学等等领域,都会发生内外变化,影响会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主持人:还有网友提问说,作为小微企业的创业者,自贸港能不能像香港一样以极低的成本来运营公司呢?能否实现百分百的外资持股?

刘恩专:自贸试验区其实也是一个双创的空间,并且根据中国的实际进行了税制服务的改革,杜绝了不规范的税费,降低了初创企业的运营成本。相信自贸区在向自贸港跃升的过程中,这些改革制度同样都会相应地跟进,对于创业者来说绝对是利好因素。当然,很多创业者会自然而然地将自贸港和香港作对比,我可以告诉大家,香港在全球经济体自由度的排名中很高,跟其体量大小有关,任何一个庞大的经济体都不可能像香港那样有那么低的税收。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看到,内地从市场到整体营商环境来说都会更利于小微企业和创新企业的成长,这一点是确定的。至于外资持股问题,我们的外资管理机制已经最大程度与国际接轨了,在大量领域都是对外开放的,除了一些敏感产业之外。这个取决于外资要进入什么样的行业。(津云新媒体主持人明朗 摄影刘欣 编辑邓坤伟)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