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记忆:“变小”的牡蛎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天津广播电视台 作者:邵健雄 编辑:李彤 2018-10-12 20:31:00

内容提要:海洋生态红线主要目的就是保护鱼虾栖息,让渔业发展良性循环。在天津大神堂,有两片区域被划入了海洋生态红线区,除了自然岸线以外,还有牡蛎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那么,保护牡蛎礁意义究竟在哪?天津周边海域牡蛎资源现状又如何呢?

如不能正常浏览请选用IE浏览器

天津北方网讯:海洋生态红线主要目的就是保护鱼虾栖息,让渔业发展良性循环。在天津大神堂,有两片区域被划入了海洋生态红线区,除了自然岸线以外,还有牡蛎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那么,保护牡蛎礁意义究竟在哪?天津周边海域牡蛎资源现状又如何呢?

早上七点,滨海新区大神堂渔港,潮水褪去,堤坝边的礁石渐渐裸露出来。刘丙革老人是50年的老渔民了,年纪大了没法出海,他就在海边采挖一些贝类。

滨海新区大神堂村渔民刘丙革:这都是活的,小,不大。这是当年的这没法吃,这个洗干净了就是做汤,牡蛎汤。

忙活了一个多小时,收获却不多,个头合适的牡蛎也就十来个。老刘告诉我们,二十年前,这片海域的牡蛎,可是多到根本没人捡。

刘丙革:也就是最近这十来年开始吃牡蛎,少了。过去这东西不值钱,不捕这个,没人要。就怕我们拉网拉到牡蛎了,坏了,全给弄碎了。

记者:证明过去水底下牡蛎挺多的挺多的。

老刘所言非虚,在滨海新区图书馆汉沽馆区,他带我们寻找天津沿海关于牡蛎的记忆。可以看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海捕牡蛎日产可以达到20万公斤。不过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眼下牡蛎产量连当时的百分之一都没有了。变化的除了牡蛎的数量,还有个头。

天津地质研究中心,一直致力于古海岸遗迹的抢救工作。在科研人员看来,这些沉睡几千年的贝壳堤、牡蛎礁,是可以“说话”的,讲述着“沧海变桑田”的故事,也记录着古海岸边的生态变迁。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中心助理研究员商志文:这块牡蛎大概生活在距今2100年前的一个西汉时期,就在咱们天津宁河俵口镇。这个牡蛎大概有30厘米高,能长这么高,就是因为它在过去能够自然从容生长。

对比眼下在天津沿海渔民们刚刚捕捞上来的牡蛎,这个汉代的庞然大物,个头足足有三倍之多。那么,为什么在天津沿海,牡蛎变小了呢?

李永仁,贝类养殖专家。每年,他都会对天津周边海域的底泥进行调研。

天津水产产业技术体系贝类养殖岗位专家李永仁:咱们天津的海域的特征,就非常适合一些底栖贝类的生长。因为咱们天津的特点,就是泥质底。有些地方有一点沙。它的盐度比较稳定,一直维持在30左右。这样就非常适合牡蛎这样的一些贝类生长。而且比较肥。

数据表明,从古至今,天津沿海生态一直都很适合贝类的生长。在大神堂海域,甚至还有我国北方高纬度地区,迄今为止唯一发现的活牡蛎礁。而在这种环境下,大牡蛎还是消失了,究其原因主要就是采捕压力造成的。

李永仁:牡蛎长得比较长的,一般都是年龄比较大的,十年以上的就往长了长。价格上去之后,海域的牡蛎的采捕量提高,主要是用拖耙,就用耙子把它拖上来之后,然后在船上冲洗。

就拿这只让老渔民们啧啧称奇的汉代牡蛎来说,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情况下生长了30多年,才会有这么大的个头。

如今在大神堂海域,不是长不出大牡蛎,而是还没等长到这么大,就已经被捕捞或是被拖耙,割的支离破碎了。市海洋局的数据显示,大神堂牡蛎礁的面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100平方公里,到上世纪90年代,已经缩小成35平方公里,而到了2014年,面积只有1.26平方公里,缩水了将近八十倍。

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处长陈先杰:它其实就是一个贝类资源的种子库,礁体能形成营养物质的循环,鱼虾蟹更好的一个栖息环境,同时鱼虾蟹的资源比周边也要丰富。

牡蛎被称为恢复生态系统的巧手,一只两年大的牡蛎,24小时就可以对200升水起到净化作用,并为周边的鱼虾蟹贝,提供栖息之所。而生长到二三十公分以后,牡蛎还能起到抵挡风暴潮的作用。仅仅为了经济效益,近乎疯狂的捕捞,无异于饮鸩止渴。9月6日,天津发布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大神堂牡蛎礁海洋特别保护区也被纳入其中,更严格的管理标准也随之出台。

陈先杰:明确保护区的范围,生态红线刚性的约束,一定能够凝聚各级政府和当地居民保护的共识,让我们的种子造福子孙后代。(津云新闻编辑李彤)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