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天津纪事:从“开发”到“示范” 天津打出“技术创新”时代样板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 作者:段玮 编辑:刘颖 2018-11-21 07:41:22

内容提要:早上八点,59岁的佟铃准时走进他位于华苑的办公室,准备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像这样的早上,他已经在天津高新区度过了30年。

  天津北方网讯:早上八点,59岁的佟铃准时走进他位于华苑的办公室,准备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像这样的早上,他已经在天津高新区度过了30年。

天津高新区华苑产业园

  1991年,历史在天津留下了重重的一笔,也为佟铃的人生画出了一道不同寻常的轨迹。这一年,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获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26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佟铃作为高新区建设最早一批工作者,见证了天津高新区从“呱呱降生”到“三十而立”的青春岁月。一路走来,有砥砺前行、引吭高歌的豪迈,也有幕天席地、筚路蓝缕的辛酸。

  从“呱呱降生”到“三十而立”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闭幕,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也是在这一年,党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改革开放让我们打开了大门,许多外资企业、外国产品涌入中国市场。因为那个时候,我们不论是在人力、土地,还是市场方面对于外资企业吸引力是很大的。但这并不是我们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我们要让咱自己的技术成果站出来,靠咱们自己富起来。”1978年,佟铃还在天津市科委工作。那时,由于长期以来体制机制等局限,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两张皮”。很多科研人员花了大力气搞出来的研究成果,往往沦为“样品”“展品”,最终束之高阁。佟铃告诉记者,当时本市的科研成果主要来自于研究所和大学,然而其中有90%以上的成果都被锁在柜子里,没有市场可以转化。

  “那时大多数人认为科研机构是公益性的,如果技术成果实行有偿转让,既‘不合理’也没有先例。”时任天津市科委主任的王成怀感慨。

  改革开放的春风,让被禁锢许久的创新思维悄悄伸出了触角。1984年5月,全国第一个有固定活动地点的常设“技术市场”在长江道拉开帷幕。几千人涌入这个有着“新鲜名字”的市场,寻找技术成果与企业之间的契合点。

  “现场人山人海,气氛特别活跃!”时任天津市技术市场协会理事的乔立元对这次活动印象颇为深刻,他记得那时活动的做法是:统一由院校发布技术信息,企业、区县纷纷派人来“相亲”。

  “各研究所、高校的工作人员都是自己动手糊个纸牌子,上面写上技术的名称,将内容列出来让大伙儿看,是比较简陋的。”乔立元回忆,这个市场后来成为一个常设市场,每年都要搞几次这样的活动。

  然而人们对于“技术交易”的疑虑仍在,直到1987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1999年废止)颁布,技术成果的转让有法可依。这时人们才终于放下心来。而这时,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搞活,社会对于市场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上,更要实现商品的产业化,把新技术做大做强。

  1988年,一声春雷。以“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高新技术商品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为宗旨的“火炬计划”开始实施。中国大地上燃起科技创新的星星之火。全国各地的高新区犹如雨后春笋一般,争相破土发芽。

  “火炬计划”:高新区诞生的起点

  1988年3月29日,天津市政府批复同意筹建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1991年,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获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26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迈入全国高新区的“第一梯队”。

  1991年,是天津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历史转折点,也是佟铃工作生涯的新起点。他被从市科委抽调参与天津高新区的筹建。

  “那时负责筹备工作的只有我们3个人,就这么抱着一大堆公章,真是有点不知所措。”佟铃说,在刚刚起步的日子里,园区没有自己的建设用地,没有独立的办公地点,企业税收也留在原有行政区内。后来担任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的庞金华形容这段时期是:“起步维艰,在几个原有的行政区之间戳起自己的摊子。”

  没有土地,没有资金,没有建设审批、企业登记、税收管理等相应权限。一穷二白,幕天席地,如何要在这里建起一座科技之城?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第一代建设者们只能靠摸着石头过河,一点一点积累经验。

  “最开始,我们连办公的地方都没有,只能自己去找。当时复康路上天津市图书馆刚刚建好,我们跑去人家那里,租了两间阅览室就开张了。”人手不够,佟铃他们向市里申请了25个编制,从相关单位抽调了一部分工作人员,组成了高新区第一批建设队伍。1992年6月17日,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成立,正式竖起了园区建设的大旗。

1998年的华苑产业园

  一个全新的单位,完全陌生的领域,事情到底能不能干成,其实当时许多人心里都没底儿。但是佟铃始终觉得,建设高新区“是件大事儿,可干!”

  按照美国硅谷和北京中关村的前期经验,高新区的建设都是选在高校、科研院所密集区域。经与南开区政府研究决定,高新区的起步区域就定在鞍山西道,建设天津市科技贸易街,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搭起了舞台。

上世纪90年代的科贸街

  唱戏的台子有了,可是谁来唱这出“科技贸易”的大戏?那时候,刚刚起步的高新区仅有36家企业进驻,缴纳税金仅1万多元。

  “就这36家,其中大部分还是我们‘动员’来的!” 佟铃在筹建过程中发现,从计划经济时代走来,不少科技人员端着“铁饭碗”,拿着“死工资”。一提到“下海”办企业,很多人都觉得是天方夜谭。

  科贸街入驻企业的华丽转身

  春江水暖鸭先知。总有一部分先行者对时代变迁有着极其敏感的察觉。1991年,高新区艰难起步的同时,天津大学学生戴林从电子系研究生毕业,留校当了一名普通高校教师。由于当时学校鼓励教师参与一些科研课题和项目,戴林在教书上课之余,开始尝试根据客户的需求来设计产品。

  “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回家搞科研,我们家就是实验室。有时候睡着了,梦里还是研究方案的事情。”当时的戴林怀揣着年轻人特有的热情与执着,在安防监控领域获得了最初的成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有了自己创办企业的想法,他的目光瞄上了刚起步的科贸街。

  鞍山西道科贸街,天津市最具规模的信息产业集散地。赛博数码广场、百脑汇、颐高数码广场、时代数码广场等,构成了一个IT特色商业圈。在本世纪初生意最红火的那几年里,科贸街年营业额曾经超过150亿元。最初入驻这里的企业中有不少靠着从事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了原始积累,最终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华丽转身。

  1994年,戴林租下了距科贸街不远的一处平房作为办公场所,真正开始了创业之路。最初,从产品研发到工艺设计,从工程施工到业务销售,连整理货品都是自己动手。为了推销产品,他常常一个人背着设备到处参加展会,由于没人盯摊儿,有时连上厕所都不行。这样的辛苦,在创业者眼中却不是重点。在戴林心中,那段时间过得非常充实。他开发设计的“矩阵”产品不仅填补了国内专业领域技术空白,也打破了国外品牌的垄断,成为了我国最早自主开发的安防民族产品之一。到今天,他开发的业内第一款无红外24小时全彩摄像机、人脸设别系统等产品守护着全国600多个城市的安全,已经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

  同一时间,发现商机的不仅仅是戴林,还有不少外资科技企业,他们对于新成立的高新区充满兴趣。

  仅仅7天时间 办齐设立企业全部手续

  三美电机是当时在天津高新区落户的第一家外资独资企业。1991年,曾经的企业负责人之一田村忠嗣来天津考察时表示,非常希望能在高新区落户,成为高新区企业。

天津三美电机建设厂房

  “那时候,我们这里还都是大片的荒地,还有鱼塘。在这种情况下有外资企业表现出这样积极的进驻愿望,我们也很高兴。”但是外资企业设立,事关工商、税务、贸易、商务等多部门,各种手续该怎么弄?工作人员就只能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去跑,去问。

  “7天,我们仅仅用了7天就把设立企业的全部手续跑下来了。企业也非常高兴,逢人就夸天津投资环境好,服务热情。”佟铃说。

  1991年底,三美电机拿到了营业执照,在天津高新区扎下了根。十多年间,天津三美电机不断发展壮大,成为那时历年天津出口五十强企业和全国机电产品出口百强企业,在天津高新区工业总产值排名和出口排名中名列前茅,为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开发”到“示范” 高新区30年之变

  在成立了10个年头之后,2002年,园区管委会终于结束了在天津图书馆和科研西路漂泊办公的历史,正式迁入华苑科技园,两年后搬入现在的办公地点海泰大厦。这时候,沿着复康路一路向西,映入人们眼帘的早已不是荒地鱼塘,而是一座拔地而起的现代化科技之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陆续获批,又为高新区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从“开发”到“示范”,天津在这片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打出了时代样板。

  30年间,园区的范围不断调整更迭,一些区域合并进来,又划分出去。如今,繁华热闹的华苑科技园、环抱渤龙湖的未来科技城核心区、承载滨海高铁站的塘沽海洋科技园、深处宁河腹地的未来科技城拓展区,一区四园构成天津高新区的核心,规划面积从22平方公里扩至240平方公里,注册企业从36家发展至13000多家。

  宁河湾畔,规划中的未来科技城(拓展区),是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京津合作示范区,也是天津高新区的第四片核心区域。放眼望去,机器轰鸣,建设中的火热景象,连同对未来的期许,一如30年前。

  明年3月,佟铃即将退休。最后这段时间,佟铃也闲不下来。现在,他出任天津火炬创业园协调服务中心主任。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还想回到最开始,把‘火炬计划’中我们没捋顺、没弄明白的地方再好好想一想。有了这30年的实践,可能比最初的理解更深一步。”

  从火炬开始,以火炬结束。佟铃的工作生涯将形成一个完满的闭环。而这时,他仍然十分清楚地记得,园区刚刚成立时的那三句话:“科技成果商品化、科技商品产业化、科技产业国际化”。佟铃说,这三句话伴随了他大半辈子,已经刻在心里,不敢忘也不能忘,因为这是所有高新区人的一颗初心。(津云新闻记者 段玮)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