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区崔黄口镇:地毯之乡 东风吹来满眼春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 作者:晚报王绍芳 编辑:曲璐琳 2018-12-03 13:57:56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给了我们广阔的空间。从我1994年办厂到现在,年产量增长了23倍还多!”在位于武清区崔黄口镇的天津市东赵地毯有限公司,李术功一边带着记者参观厂房内的现代化设备,一边开心地说。

  天津北方网讯:“改革开放给了我们广阔的空间。从我1994年办厂到现在,年产量增长了23倍还多!”在位于武清区崔黄口镇的天津市东赵地毯有限公司,李术功一边带着记者参观厂房内的现代化设备,一边开心地说。

  65岁的李术功回忆起当年,目光中依然闪烁着年轻小伙的激情。他说:“改革开放激发了我们承包办厂的想法,我和朋友从那个时候开始了创业。”改革开放前,崔黄口镇虽是地毯之乡,但地毯生产基本上还停留在手工、半手工状态。“为了企业发展,我们想要购买新设备扩大生产,但100万元的资金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啊,上哪里借这么多钱呢?后来,镇党委、政府得知了这件事,便主动为我们想办法。最后,镇里出面找银行解决了资金难题。”李术功指着车间内的一台大机织设备对记者说,“你看,现在我们生产地毯全都实现了机械化,厂里大小机织设备加起来有40多台。”

  穿行在厂房,记者发现,这里没有生产地毯的印染和烤胶车间。对此,李术功说:“地毯印染和烤胶这两个环节,镇政府为我们解决啦。”镇政府相关负责人曹式泉告诉记者,为彻底解决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镇党委、政府投资约1亿元分别建成印染和烤胶环节的标准厂房,可同时容纳几十家企业进行作业,既保住了企业又解决了环保问题。

  走访镇里的多家地毯企业,记者发现工人的年龄跨度较大。对此,李术功感慨地说:“地毯产业发展得好,其实最受益的就是老百姓。我们这里50多岁的工人一个月的收入可以达到5000多元。不少年龄大些的村民都是送完孙子孙女上学、买完菜,然后再来上班,一点也不耽误照顾家里。”曹式泉告诉记者,目前镇里约400家地毯生产企业,为2.5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

  令崔黄口人骄傲的是,他们的产品多次在国际国内获金奖,“长城壁毯”走进了世界气象组织总部,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瞻仰厅的“海阔云舒”挂毯也出自这里。(津云新闻编辑曲璐琳)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