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天津纪事:海河“整容”记 污水异味快走开还你一条靓丽的母亲河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 作者:张赫洋 编辑:刘颖 2018-12-11 07:44:44

内容提要:海河两岸综合开发工程,让曾受到“创伤”的这条天津“母亲河”重新焕发风采,海河已然成为天津亮丽的城市“名片”。

  天津北方网讯:2011年,坐落在海河岸边的津塔写字楼落成,成为了天津新地标。

  津塔写字楼的建造,只是海河两岸综合开发工程的一部分,从2003年起,天津市开始实施海河两岸综合开发工程,目标是将海河建设成为独具特色、国际一流的服务型经济带、文化带、景观带,弘扬海河文化、创建世界名河。

  “2003年前,海河沿线有很多工厂,很多工业污水排放到海河,水污染很严重。” 时任天津市海河办宣传部部长的王海冰回忆,“当时海河周边也有很多老旧居民区,住在海河边上并非像如今这样美好,时常能闻到河水中散发的异味。”

  海河两岸综合开发工程,让曾受到“创伤”的这条天津“母亲河”重新焕发风采,海河已然成为天津亮丽的城市“名片”。

  海河的“创伤”

  海河,可以说是天津发展的一条轴线。

  它穿越了天津市中心城区的六个行政区域,穿越了天津最繁华的劝业场、和平金街中心商业区,穿越了天津市写字楼群比较密集的小白楼中心商务区和解放北路金融商务区,这些是天津市传统商业和现代服务业密集的区域。

  海河沿岸历史遗存和文化资源丰厚,历史上九国租界也都分布在海河岸边,保留了一批欧式历史建筑,是天津宝贵的文化遗产。

  虽然如此,但由于缺乏系统的保护,2003年前的海河已受“创伤”。

  首先,很多老工业企业聚集在海河两岸。天津传统的钢铁、冶金、纺织、机械制造、化工和造纸等60余家大中型企业分布在海河沿岸,这些企业大多是国有老企业、厂房破旧、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经济效益低下,有的污染、扰民十分严重。由于天津市传统的雨污混流排水体系,工业企业废水、城市污水曾大量地排入海河,造成海河水质污染。

海河水质曾遭污染

  海河两岸综合开发工程实施前的古文化街河岸边

  其次,海河沿岸危旧平房很多。约有400万平方米,不仅空间狭小,居住条件也较差。

  最后,海河周边的风貌建筑久经沧桑。天津素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拥有一大批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建筑价值和人文价值的文物古迹和风貌建筑,包括漕运文化、名人故居、异国建筑等,特别是海河沿岸的意大利风格建筑群,在意大利本土也不多见了。由于历史的原因,百姓居住承载过重,开始私搭乱建,风貌建筑出现较严重损毁,亟待进行保护性修整。

  正因如此,海河两岸综合开发工程动工了。

  天津人的骄傲

  如今漫步于海河岸边,仿佛走入画中,这要得益于当时的规划。

  “海河两岸综合开发工程涉及众多方面,主要规划六大主题目标,包括展现悠久历史文化、发展滨河服务产业、突出亲水城市形象、建设城市生态依托、改善道路交通系统、开发旅游休闲资源。”王海冰告诉津云记者。

  工程实施后,陆续进行了水体治理、道路桥梁、堤岸改造、整修置换、公共建筑等十大工程建设。

  先后改造、建设了16座桥梁,拓宽和新建了74条、79.18公里道路;铺设了水、电、气、热各类地下管线632公里;整修了历史风貌建筑72栋、16万平方米。海河沿线基本全覆盖地进行了土地整理,转移老工业企业200余家,整理土地近12平方公里。

海河两岸综合开发工程实施中

  海河改造无论从投资规模、建设成果、天津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作用来说,都是历史性的。

  今年62岁的张桂兰从小就居住在海河岸边,上世纪90年代,由于海河河水被污染,时常散发异味,所以她并没有觉得住在海河边,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情。

  “如今海河风景如画,很多外地的朋友来天津,我都会带他们来海河转转。自己家人平日晚上,也会到海河岸边散散步。”张桂兰认为无论白天晚上,海河都别具风情,“尤其是晚上,夜景灯光点亮了海河,两岸的建筑物在灯光的映衬下,更加的美丽。”

  改造并非易事

  “从设计上讲,海河的改造规划从2000年就开始了。用了3年时间,吸取了法国塞纳河、美国芝加哥河等城市河流治理改造的经验。”王海冰告诉津云记者。

  海河两岸综合开发工程从2003年开始大规模动工,如今,海河两岸建筑林立、风光如画、商贸发达。“但是,当年海河的改造也是有很多难点的,海河两岸改造工程难点之一是拆迁。当时海河周边的很多老厂房最难搬迁,相关部门为搬走这些企业,做了很多工作。”王海冰回忆,“此外,海河地下管网的改造也是难点之一。要进行海河的地下管网改造,彻底实现雨污分流。地下管网是深埋在地下的看不见的工程,是吃力不讨好的良心活儿,我们天津做了,直到现在天津人民依然受益,这是我们的骄傲。”

  不过,当时的百姓还是非常愿意搬离海河边的老旧房屋的,“这些居民长期在污水河边生活,住在窄小的房屋里,也希望开启新生活。所以居民区的搬迁不像如今这样有难度。”王海冰介绍。

  “一桥一景”成“名片”

  海河是天津的城市“名片”,海河上的桥更是海河本身的“名片”。

  海河两岸综合开发工程开工伊始,在桥梁建设方面就提出了“一桥一景”的设计理念。“从2003年开始,海河上的很多老旧桥梁被修旧如旧的翻新了,还新建了很多新桥梁。”王海冰回忆。

  当时,海河上的桥梁建设,一方面要满足通行功能,另一方面作为海河上的重要景观,要有自身的独特风格。每座桥都具有独特的艺术观赏价值,形成天津市新的旅游资源。比如:桥轮合一永乐桥、形态各异狮子林桥、欧风汉韵北安桥、鱼龙跳跃进步桥、日月同辉大沽桥、巨轮扬帆赤峰桥、扬帆破浪金汇桥、金银聚宝金阜桥、花落银河直沽桥、彩虹飞泻国泰桥、沽水船影富民桥。

  在改造的桥梁中,解放桥尤其有代表性。解放桥位于天津市中心繁华区,南接解放北路,北连天津站广场。原名万国桥,1927年建成通车,桥长97.64米,桥面总宽19.5米,为开启桥式桥梁。它不仅是天津的标志性建筑物,也是连接河北、河东、和平三区,沟通天津站地区的枢纽桥梁。

  改造时为了保持老桥的历史风貌,解放桥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整修、翻新,没有添加任何新的设计元素。但是,“修旧如旧”的过程却并非易事,天津城建集团韩振勇总工程师是当时海河桥梁改建、新建的主要参与者,他告诉津云记者:“改造过程中最大的难题是资料的匮乏,城建集团团队在国内外各大档案馆搜集资料,以实桥为模板,进行实测实量。由于战争、自然灾害的影响,以及桥梁养管单位的变化,技术资料散失严重。整修团队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搜集资料、进行现场测绘、恢复原设计图纸,打好后期修复的基础。”

解放桥

  此外,解放桥原本由于年久失修,已经不能再开启。2003年整修后的解放桥重新恢复了开启功能。“解放桥的滚动式开启方式放在现在也是十分先进的,可以开启将近90度,也是国内仅存的一座以此方式开启的桥梁,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文物价值。”韩振勇告诉津云记者。

大沽桥

  除了“修旧如旧”,海河上还新建了很多桥梁。大沽桥最具代表性,大沽桥坐落于解放桥和广场桥之间。桥梁全长154米,最宽处59米,全桥用钢量4300余吨。韩振勇介绍:“该桥属于新建桥梁,充满现代气息。大沽桥由两个不对称的拱圈构成,大拱面向东方,象征着太阳,小拱面向西方,象征着月亮,被誉为‘日月同辉’。”

  如今,海河上的桥梁不仅连通了两岸,更成为天津独特的风景。(津云新闻记者 张赫洋)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