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天津纪事:5年过去了,她的精气神一如5月的气象,满树繁花……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 作者:李意 王晓羽 杨思捷 编辑:刘颖 2018-12-13 07:55:58

内容提要:实体经济是天津的优势,也是成就天津未来的根基。振兴实体经济,其关键是“以质为帅”,当务之急是加快转型升级。五年来,天津求稳、向上,迎来一个个“艳阳天”。

  天津北方网讯:2013年,在天津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芳菲五月,惠风和畅,满目葱茏,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视察工作时,对天津提出了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三个着力”的重要要求。

  五年来,天津人和这座城市以信心和勇气为基石,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和期盼解决的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以实干实绩书写担当与作为,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营造出改革开放发展的强大气场。

  五年过去了,这座城市的精气神,一如五月的气象,满树繁花,浓荫如盖。

  实体经济是天津的优势,也是成就天津未来的根基。振兴实体经济,其关键是“以质为帅”,当务之急是加快转型升级。五年来,天津求稳、向上,迎来一个个“艳阳天”。

  近日,首部中国城市创新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18)》发布。报告指出,天津位列中国城市创新竞争力排名的第四位。天津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蔡玉胜指出,天津的创新竞争力之所以能够名列全国前列,首先还是跟天津的基础条件有关。

  挑战与机遇并存:“郁美净人”乘风而上

  说起郁美净儿童霜可谓家喻户晓。粉色的乳霜,淡淡的香气,还有包装袋上那位甜美可爱的小女孩,陪伴了无数人童年的成长。时至年底,津云新闻记者来到天津郁美净集团,看看这座伴随着改革开放一同成长起来的企业,听听以打造民族品牌为己任的郁美净“心声”。

  院内的孔雀园里,几只时而开屏炫美的孔雀,欢迎着客人。明亮的新品展厅,琳琅满目的产品,数百项证书,记录着郁美净集团走过艰苦、创新、成长的每一步。

  正忙着跑市场的集团联席董事长、执委会主席张金奎,提起郁美净来,脸上不禁浮现出自豪之情,“天津郁美净伴随着几代人长大,建百年企业,创民族第一,始终是我们的梦想与追求。”

  “今年上半年,我们顺利完成了混改。”张金奎的话里充满信心和希望。几十年的打拼让他时刻居安思危,“如果跟不上时代,便要被市场抛弃”。历数很多和郁美净同龄,却在市场竞争中最终消失的老品牌,他由衷地说:“集团进行混改,也是我们落实‘三个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积极实践。通过优势混改,为郁美净打造一个更符合现代企业发展要求的治理体系,进一步激发竞争力和创新力,进一步提升企业运行效率。”

  说起郁美净的成长,张金奎很是感慨:“1994年我担负起郁美净企业发展重任后,便与之结下了生死与共的情结,企业当时负债额达到5000万元。困境面前,我对职工说的只有一个字,干!扎一线的苦干,拓市场的会干,力创新的巧干。”为了激励职工发奋图强,他果断终止了与乡镇企业联营的合同,领着大家过苦日子。之后硬是从清库中盘活资金30万元,成为企业发展的星星之火。张金奎认为,视野影响事业,思路决定出路。在资金紧张的关头,他咬牙坚持,把为数不多的资金投入到了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上。事实证明了张金奎的战略符合长远利益。1999年,郁美净还清了所有债务,再次轻装上阵。

  从此,郁美净不断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2015年,郁美净开始建设国家级化妆品研究中心,大大提高了新产品的研发速度和产品质量,创新文化的形成也使郁美净创新工作硕果累累。目前,这个诞生于天津的本土品牌与多家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相继开发出三大品牌200多种产品,累计取得了500多项国家专利。

  质量和安全是任何企业销售工作的根基,没有质量和安全,再好的产品创新也是无源之水。“厂子、牌子、饭碗子”、“我手中的百分之一,就是消费者的百分之百”、“质优价廉,以质取信”,这些话经常挂在员工的嘴边,并被他们实践在精益求精的生产过程中。多年来,郁美净系列化妆品在国家抽样检测中,始终保持着百分之百的合格率。

  集团总工程师羡志明认为,郁美净在经营中采取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好”的竞争策略,打品牌战和长远战。比如,作为郁美净拳头产品的儿童霜,被消费者认为是物美质优的产品。而感恩消费者信任的做法,就是几十年如一日,保证每天以鲜牛奶作为儿童霜的原料,从选料、用料、配料全线高质量、高标准地生产每一袋产品。同时,郁美净还恪守“3个不添加”:尽量不添加矿物油、合成油;尽量不添加动物油脂;不添加没有经过大量临床实证的成分。

  正因有着如此的执着坚守与奋发创新,郁美净获得了消费者的信赖。2013年,郁美净天猫旗舰店正式上线运行;2016年,郁美净集团实施“天地之间”战略,利用互联网+线上营销和全国直营店线下体验打造全新销售网络。近年来,郁美净集团年销售额均达10亿元。志在百年企业,争创“民族的、百姓的、世界的”美好夙愿,“郁美净人”正在努力拼搏。

  五年来,本市新增就业244万人,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完善,建成保障性住房30.5万套,改造棚户区288.8万平方米、农村危房2.52万户,新建提升改造一批幼儿园和菜市场,建成市第二儿童医院、市环湖医院、医大总医院空港医院等多家医院并全部开诊,建立了多个医疗联合体。同时还落实价补联动机制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2013年5月至2018年3月期间,本市累计发放物价补贴5.5亿元,受益群众1853.6万人次。

  一项项民生承诺,写进万千百姓的生活,犹如一道道温暖的阳光,照亮了群众的希望。

  棚改进行时: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用真心!

  住房问题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生活质量,棚户区作为天津重大民生工程,正处在“三年清零”任务的第二年。今年,河东区继续把棚户区改造作为改善民生攻坚战的“一号工程”,成片项目改造、零散点位统筹安排等工作一直在全力推进实施。

  2017年3月26日,河东区先是启动东宿舍、东孙台片区棚户区房屋征收工作,今年又启动了郑庄子、汪庄子、振中路、红旗巷、工业大学周边等5大片棚改项目。截至9月底,东宿舍、东孙台项目征拆1.3万平方米,总体搬迁率达99%;郑庄子、汪庄子项目征拆2.3万平方米,总体搬迁率达84%。

  “以前住平房的时候就天天等着拆迁,一盼就是20多年,现在终于住上楼房了,这的环境和管理我们都很满意,棚户区改造真是给老百姓办了件大实事,太感谢党和政府了!”56岁的刘淑萍大姐激动的告诉记者,她们一家人离开住了几十年的东孙台棚户区,选择了位于津南区泓林园的安置房,今年6月底首批拿到了新房钥匙,10月入住新家。

泓林园外景

  “我家4口人一直挤在10几平米的小平房里,卫生间是公用的,冬天去厕所都要披上好几件衣服,小胡同里的杂物堆得满满当当,自行车骑得进来推不出去。治安也很差,邻居家闹贼快把整个屋给‘翻’过来了,弄得我们一家人担惊受怕的。”说到这,刘大姐不由自主的皱了皱眉。“搬过来之后,孩子们都有了各自的房间和生活空间,以后儿子结婚的新房也不愁了。11月1号就供热了,家里特别暖和,我们老两口和孩子们都不受罪了,这里还有物业、有保安、有门禁,叫人住得舒心、踏实!”此时的刘大姐开心得笑出了声。

泓林园外景

  同样是住在东孙台的60岁王宝森大爷说:“我当时还在住院,听到能办手续立刻就赶了过来,这的物业服务效率真高,三个工作人员帮我忙活了一中午,所有手续都办好了,我这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现在就期盼着房子赶快装好搬过来啦。”之后,王大爷还特意送来锦旗并再三感谢物业的工作人员。

王宝森送锦旗表感谢

  鑫泽世纪物业经理刘明浩告诉津云新闻记者,泓春园和泓林园都是还迁房,刘大姐一家是十月份第一批入住的,目前,很多安置居民的家中还在装修,预计明年春天“两园”的入住率会达到四成,周边规划的菜市场即将启动建设,物业出资投建的健身房年后或将对外开放。

  按照“一把尺子量到底”的补偿安置政策,今年,河东区将有3700户棚改居民受益,二号桥和中山门两片区也已列入棚改计划。

郑庄子现貌

  记者来到河东区富民路郑庄子,原先的棚户区已经拆了大半,偶有断壁残垣,伴着满地的落叶,不禁让人想到曾经住在这里的人们,终于可以温暖过冬了。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为了让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的每个角落,五年来,天津先后出台加强园区楼宇、商圈市场、民办学校、社区社会组织等9个行业党建工作意见,推动49个国家和市级园区全部建成1000平方米以上党群服务中心;推动60家市管国企和86家区管国企全部将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大量基层党组织工作者的涌现,既为天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也为天津基层党组织建设开辟了新的领域。

  一位退休老党员的心声:小区平安 我心安然

  12月7日“大雪”节气,津城迎来了入冬最冷的一天。寒风刺骨,吹得路人直打哆嗦,但李秀玲每天早中晚三个时段的巡逻却依然雷打不动。

  “每天出来看看,小区里有什么需要管的就管管,有人问我多少号楼怎么走,我就给人家介绍、指点。为了治安,防止盗窃,看小区里有来历不明的就问问。出发点就是给社区做好事、服好务。”今年63岁的李秀玲,是东丽区万新街万昆社区的一名退休党员,也是社区中平安志愿者的一员,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为“李姨”。

  自东丽区开展创建文明城区工作以来,居民们每天都能见到穿红马甲、佩戴红袖章的志愿者巡逻队在社区各路口、道口巡逻,其中,李姨是大家最熟悉的一个。她不论重大节假日还是刮风下雨,从不间断、不分冬夏,风雨无阻地守护着社区治安,每到一处,都得到居民们敬佩和赞许的目光。

  提到李秀玲,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也衷心敬佩:“这个老党员可是出了大力了,李姨现在没有一天不在小区清楼道、管卫生。”工作人员介绍说,李姨平日里主动为小区居民服务,没有一件事不是任劳任怨、尽心尽责,就如在今年中元节倡导文明祭扫时,她每晚7点准时到小区大门前,协助居委会工作人员将焚烧桶抬到路口明显处,用水桶接好水,祭祀品燃烧后及时扑灭,避免火星飞窜造成火灾,当有居民烧纸来的时候,李秀玲总是上前劝导其到焚烧桶里祭扫,这样做绿色环保,减少污染而且还保证了安全。

李秀玲向居民进行创文宣传

  生活在新时代,要从自己做起,做一个文明的公民,这些话李秀玲不知道对过往的居民们说了多少遍,但却从不厌倦,默默无闻地做着平常却不平凡的事情。“我觉得作为一名党员,在任何地方都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李秀玲告诉记者:“每次社区里组织的党员学习我都参加,虽然我60多岁已经退休了,但是一样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会继续为社区和居民服务,发挥一个党员应有的作用。”

  像李秀玲这样身体力行、服务市民的党员志愿者,已化身城市一景,向社会传递满满正能量,感染广大民众自觉提升个人素质,成为精神文明创建的主角。截至今年12月,全市注册志愿者达到222.67万,他们广泛地参与着社区巡逻、义诊、咨询等志愿服务,从扶贫助困、邻里守望到文明交通引导、生态环境保护……处处有奉献。这其中,党员们的义务奉献功不可没,是他们架起了党和群众之间沟通和联系的桥梁,密切了党群关系,促进了社区各项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津云新闻记者 李意 王晓羽 杨思捷)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