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不能正常浏览请选用IE浏览器
天津北方网讯:撬动民营企业发展不仅要靠银行的贷款资金,更依赖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位于河西区的东文高压是一家智能制造业企业,建厂20多年,从当初被下逐客令到今年拿到了园区的邀约函。从出走到回归,这里到底有哪些故事?是什么让企业搭上了民营经济壮大发展这趟开往春天的地铁呢?
像放鞭炮一样的啪啪声,是高压电源和铜丝碰撞发出的,成果就是这种纳米粉末,用于喷涂航天航空产品。生产高科技粉末,最关键的就是眼前这些电源模块,它的体积越小越好。最近,新落户河西区的“东文高压”,他们生产的机柜,体积只有传统产品的十分之一。说是新落户,其实是回归。“东文高压”1995年建厂时,就落户在当时的陈塘工业园。
东文高压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东鲁:就在一个阳台上干,测试设备摆个桌子就能够干的。
产能落后,小打小闹了10年,随着工业园的升级,企业被下了逐客令。这一下子泼醒了企业负责人周东鲁,他开始找专家,反复试验,用了2年时间,寻找新设备升级产品。2008年,“东文高压”首批电源模块下线上市,新产品让企业起死回生。老周意识到,是创新给了企业第二次生命,只有在这条路上坚持走下去,企业才有未来。几年后,老周的儿子周思齐博士毕业,学的就是电源设计专业,他又把目前国际前沿的电源技术带到公司,再次升级产品。
周东鲁儿子、企业产品总监周思齐: 现有我们全套产品的专利应该是在111项,一个小模块的系列有80多项。
今年,天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设立重大创新项目资金,“东文高压”获得了30万元补贴;同时,河西区和陈塘管委会也向企业抛出了回家邀约,承诺减免租金,还帮他们对接了园区里上下游企业。
天津陈塘园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常青:它的产品附加值非常高,像这样的企业是一支潜力股,一定要把它吸引到我们园区来。
今年,天津制定出台多项措施,给民营企业营造“好生态”。63岁的周东鲁也觉得是时候放手,把儿子小周继续奋斗了。
东文高压产品总监周思齐:区里给我们一个定位叫做“高定”,慢慢的减少或者弱化我们的大路货的产品,把更多的科研精力,包括我们科研团队的精力放到给客户量身定制上,就像是坐上了开往春天的地铁。(津云新闻编辑李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