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德:生命不息 治沙不止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新华网 作者:刘海 编辑:付勇钧 2018-12-23 13:49:41

内容提要:“获得这么高规格的荣誉,是对宁夏治沙事业的肯定;是荣誉,更是动力!”王有德说,“虽然已经退休了,我还要继续坚持防沙治沙,生命不息,治沙不止。”

刚从北京载誉归来,64岁的王有德来不及休整,直奔他心心念念的马鞍山荒滩整治现场查看作业情况。

“获得这么高规格的荣誉,是对宁夏治沙事业的肯定;是荣誉,更是动力!”王有德说,“虽然已经退休了,我还要继续坚持防沙治沙,生命不息,治沙不止。”

王有德与沙漠的抗争早在40多年前就开始了。

王有德的家乡在灵武市马家滩,毛乌素沙漠东南边缘。幼年时,他眼睁睁看着风沙一次又一次灌满了窑洞,十几年里,20多个村子、3万多人被迫迁移……

在宁夏灵武市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王有德在治沙一线扎草方格(2013年7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王鹏 摄

“从那时起我心里就跟沙漠较上劲了,一定要把被沙漠侵吞的土地夺回来。”王有德的语气和眼神同样坚定。

1976年,王有德进入林业系统工作;1985年,他出任白芨滩林场副场长,开始带领职工与沙漠展开一场艰苦卓绝的搏斗。

白天,他们顶着50多摄氏度的高温推沙平田、挖坑种树,晚上就住在帐篷里;寒冬腊月,为了抢抓树苗灌冬水的时机,他们日夜吃住在水渠边;风沙不停摧毁辛苦栽下的树苗,他们就不停补种,直到树木连成片,把流沙牢牢锁住……

“坚持科学治沙、综合治沙,才能实现治沙事业可持续发展。”王有德说。

通过多年改革创新,他带领职工成功推广了草方格治沙、乔灌草结合的精准造林技术,探索建立了“宽林带、多网络、多树种、高密度、乔灌混交”的防沙治沙模式,实现了“沙漠绿、场子活、职工富”的奋斗目标,为全国防沙治沙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人与自然的抗争中,王有德带领职工以“宁肯掉下十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的拼劲,营造防风固沙林60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筑起了一道东西长47公里、南北宽38公里的绿色屏障,有效阻止了毛乌素沙漠南移和西扩,实现了人进沙退的伟大壮举。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沙漠公园(2018年5月25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王鹏 摄

2014年,退休后的王有德发起成立了宁夏沙漠绿化与沙产业发展基金,在新的“主战场”继续拼搏。

“多栽一棵树,就是我的价值;多治理一片荒山,就是我的价值;让当地老百姓找到致富之路,就是我的价值!”王有德说。

   原标题:王有德:生命不息 治沙不止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