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善祥:为群众排忧解难是终身事业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新华网 作者:陈国洲 编辑:付勇钧 2018-12-23 13:51:46

马善祥(右)在位于重庆的老马工作室内给居民做调解工作(2017年6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王全超 摄

“起立迎接,请坐倒水,倾听记录,交流引导,解决问题,出门相送。”这是马善祥给自己定的接待群众24字规矩。简单的6句话,他恪守了30年,成功调解矛盾纠纷2000多起,撰写了500多万字的工作笔记。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老马工作法”,已经成为全国调解员的学习范本。

马善祥,人称“老马”,重庆江北区观音桥街道办事处原调研员,也是“老马工作室”的创始人。1988年从部队转业后,老马来到观音桥街道当了一名调解员。

今年初,一对夫妻因为闹离婚找到老马。“两口子穷日子过得好好的,这两年挣到钱了,都觉得日子不对味,彼此看着不顺眼。”马善祥说,这看似普通矛盾,其实反映了时代发展中矛盾种类的变化。以前都是衣食住行、低保医疗等,现在多是富裕后出现的矛盾。

“要解决矛盾,一定要找到根源。”马善祥说,比如,有些是生活中的基本矛盾,如家庭财产、邻里纠纷,这些小矛盾要随时处理。有一些是特殊的矛盾,比如企业改制、环保搬迁。人民调解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落地落实落小。经过老马耐心细致地分析调解后,夫妻俩手牵手走出了老马的办公室。

马善祥在位于重庆的老马工作室内整理自己的工作笔记本(2017年6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王全超 摄

作为有丰富经验的矛盾纠纷调解员,马善祥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他的66种群众工作方法,成为许多地区党政干部的学习教材。“有事找老马”,也成为观音桥街道群众的共识。他还给工作室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将其作为网上群众工作平台,每周都会结合自身工作经历撰写三篇文章,内容涵盖社会热点纠纷,并提出调解建议。

每次接待来访群众,马善祥总是关注地认真倾听群众讲述,而不是一来就讲大道理。遇到农民工工资被拖欠,他总是第一时间走访调查,抓住问题不放,直至达成协议,兑现工资。遇到丢了钱包的学生,他就自掏腰包资助路费。

没有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就干不好调解工作。“我干的事就像是解疙瘩,解起来确实头痛。我解了30年,最大的心得就是只要心中真的装着老百姓,真的用心,就一定有解。”马善祥说。

   原标题:马善祥:为群众排忧解难是终身事业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