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区“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作品:难忘的小院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 作者:武歆 编辑:李冰 2019-01-02 11:20:29

内容提要:每次路过坐落在和平区新华路上的和平文化宫旧址,我总会下意识地驻足停留,久久地凝望。这个逼仄的小小院落,有着我文学的梦呓,有着我留恋的文学时光,更有着我永远难以忘怀的青春记忆。

天津北方网讯:每次路过坐落在和平区新华路上的和平文化宫旧址,我总会下意识地驻足停留,久久地凝望。这个逼仄的小小院落,有着我文学的梦呓,有着我留恋的文学时光,更有着我永远难以忘怀的青春记忆。这个小小的院落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经是天津市的文学中心之一,也是全市文学青年热烈向往的神圣之地之一。那时候这里活跃着抱有文学梦想的一群“文青”,而能把这些文学青年聚拢到一起的则是和平文化馆的文学组。

大约是1980年或是1981年,我第一次走进这个小院。那时候我不知道,这个小院将会给我带来命运的转变。那时候,因为高考落榜我进入工厂,当了一名抡大锤的学徒工。在感觉前途渺茫、想要急切抒发心中感想之时,从小爱读书的我开始萌发了写作的冲动。可是去哪里学习写作?我身边的人没有一个写作的人,也根本找不到任何一个能够交流的人。也就是这时,我认识了天津日报社政法部记者董建津,他告诉我,和平文化馆(和平文化宫前身)有个文学社,文学社分为两个小组,一个普及班,一个提高班。每个班不到二十人。你可以去文化馆,对你创作肯定大有帮助。当然你肯定要先去普及班,先听听大课吧。

我至今还记得那是一个秋季的晚上,我拿着董建津写的介绍信,来到了和平文化馆。在这个小院里,我见到了负责人王琴老师(几年前已经去世)。当时,王老师已经从文化馆退休,但她继续热心文学事业。在满天的星光下,老太太热情地向我大致介绍了普及班的情况。就是从那年开始,新华路上的这个小院落,成了我每天想念之地,几乎每天我都在盼望星期五快点到来。文学活动的日子,对于我来说,犹如一个信徒去朝圣一样。

文化馆地处和平区繁华地段,劝业场是当时全市商业最繁华所在,不仅是和平区的地标,也是天津商业的标志。街道上每天都是车水马龙,大街上永远没有清净的时候。处在市中心的文化馆小院却成为闹市中最为安静的地方。小院子灯光有些暗淡,小楼的楼梯非常狭窄,木楼梯,踩上去吱吱作响。这么多年过去了,木楼梯的吱吱声似乎还能记起来,闭上眼睛想象那个样子就像是昨天一样。

当时要想成为和平文学社的一员,除了户籍必须在本区之外,在本区上班的文学爱好者也能成为文学社员。我记得,当时文学社员有苏书堂(已去世)、扈其震、李玉林、王松、尤德汉、吕舒怀、王富杰(已去世)等,普通班的辅导老师是天津商业大学教授写作的李凯源、提高班辅导老师是《新港》编辑部的小说编辑李兴桥(已去世)。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不,至今在我记忆里,和平文化馆就像劝业场、和平路一样,是我心中的“和平地标”。她是那样坚固、那样永远,不可更改。

我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现在想起来,还是历历在目。记得有一年夏季的晚上,我从家里出来时,大雨还在下,父母不让我出门,但我想去,一个星期只有一次,因为下雨不去,该是多么遗憾。我固执地打着伞冒雨前往。雨越下越大,几乎变成了瓢泼大雨。和平文化馆地势低洼,等我走到文化馆门口时,雨水已经到膝盖处了。深黑色的雨水,在路灯照射下,闪烁着暗幽的目光。但我还是看见了几位文友已经站在文化馆的大门前,路灯下他们衣服完全湿透了,一个个就像落汤鸡一样。因为雨太大,晚上的文学活动临时取消了,那时候李凯源李老师大概也已经五十多岁吧。我们几个人没有走,打着伞、站在雨水里,依旧热情地讨论创作。那样的情境怎会忘记?至今三十多年过去了,只要想起来雨中的那一幕,还会激动,还会无限畅想。

和平文化馆除了两个文学班,还办了一份报纸,叫《百草园》,一份对折的油印小报。当时能在这张小报上发文章,也是一件幸福的事。后来文化馆出资,出了一本和平区的作者作品集,很厚,好像叫《草露集》吧,我的一篇小小说选登在上面,已经成为我文学之路上特别的标记,也可以说是“和平标记”吧。

再后来,我从普通班去了提高班,两年以后的1983年,我的第一篇小说在《新港》发表,以后逐渐走上专业创作之路。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会讲和平文化馆是我的文学福地,那里有我美好的记忆,是我文学之路的起点。

这种美好的“和平记忆”,始终是在延伸的。

1986年的时候,我又一次来到和平文化馆,但不是因为文学元素,而是成为财务组的一名出纳。我在和平文化馆干了两年,那时年轻,无论领导还是普通干部,对我都特别好。本来我是有机会调进文化馆的,但是后来阴错阳差,我离开了文化馆,去了市作协。

在文化馆当会计的那两年,依旧是我难忘的两年,那时候我25岁左右,我走时他们还都劝我留下来,说是再等等,肯定能正式调进来的。最后虽然我走了,但是留下的都是美好的记忆。再后来,文化馆不断发展壮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文化馆也在不断变化,再后来在新兴路又修建了新馆,条件、场地都大有改观,各种群众文化活动也是不断丰富。

回首往昔,感慨不已。

一座城市应该有坐标,一个地区也应该有坐标。有的城市、地区用高楼大厦作为地标;有的城市、地区用繁华的商业做地标,有的则是用文化名人故居做地标。这些都无妨。必须承认,和平区拥有这些所有的地标元素,但是和平区在表述这些地标的同时,还把“文化”包容进来,时刻不忘文化内涵。

和平区大气、舒展,有着独特的气质。作为有着很多年户籍的和平人,作为与“和平文化”曾经紧密相关的人,时刻关注着和平区的发展、建设。

和平区拥有文化,拥有文化的关键,在于和平区重视文化,始终没有忘记文化才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关键所在。我这样讲,当然是有感受的,曾经在和平文学社的经历,就是最好的证明。

祝福和平永远充满朝气、活力。仅从文化馆的发展变化,就能看出来改革开放四十年代和平区的前进路程。而这种前进路程中,又能始终看见文化的旗帜高高飘扬。而这一切,又都来自亲身感受。没有感受,怎么能拥有情感?(津云新闻编辑李冰)

(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天津作协副主席、文学院院长。)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