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我一生行善,每念及此,终觉欣慰之至,此生无憾。”这是“天津好人”王娅弥留之际写下的一段遗言。由此看到,行善信仰铸就了她的价值观,志愿精神支撑她忘我助人。
离开王娅世界,回到现实社会,不知什么时候,“善良”这个词被渐渐淡化。越来越多的人不敢行善了,有的人担心碰到骗子,更多的人是怕不被别人理解。在微信朋友圈里,总有人言:善良得有底线,不要施善遇嘲,预防助人遭殃,于是就出现了道德滑坡的争论。再回到王娅的世界,她的行善过程,一定遇到过不理解,甚至“冷嘲热讽”,可她坚守“有人作恶,我依然行善”,这就是人要有信仰的力量。
王娅的“善良”与“大爱”,正是崇高的志愿行动。有困者必有助困者,有群体必有志愿者,王娅把毕生有限力量献给社会和他人,离去分文不留,充分诠释了忘我的“志愿者精神”,这种精神与中华传统美德一脉相承,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来津考察时,为志愿者们点赞,称赞志愿者是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前行者、引领者。王娅是津城志愿者中的楷模,她的崇高精神值得我们所有市民学习与敬仰!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我们纪念王娅,追念王娅,感念王娅,是弘扬榜样的巨大正能量,倡导友爱互助、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社会风尚,把家乡建成文明幸福的温暖家园。(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