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工作者深入学习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天津日报 作者: 编辑:刘颖 2019-02-26 08:34:41

内容提要: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天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隆重纪念京津冀协同发展“2·26”重要讲话五周年,2月22日,天津社会科学院举办理论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的新阶段、新问题,探寻区域发展的新动能、新路径进行了研讨。现将部分发言摘要刊发,以飨读者。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天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隆重纪念京津冀协同发展“2·26”重要讲话五周年,2月22日,天津社会科学院举办理论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的新阶段、新问题,探寻区域发展的新动能、新路径进行了研讨。现将部分发言摘要刊发,以飨读者。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研究的深化和转化上下功夫做文章

  靳方华

  习近平总书记对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亲自调查研究、谋划推动、深入论述,形成了深刻、丰富的思想,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树立了理论联系实际、用发展的理论指导实践和以发展的实践丰富理论的光辉典范。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具有指导实践、引领时代、影响世界的重大意义。理论工作者一定要在深化和转化上下功夫做文章,促进思想认识提高和社会实践发展。

  深化主要是加强学术阐释工作,着力学理化、体系化和原理化研究。要深入阐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指导下的中国发展方式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区域协同发展论和城市治理发展论等,深入阐明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所蕴含的方法论,深入阐明破解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难题的指导思想、创新思维、工作理念、工作思路,提炼概括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相关世界难题的中国思想、中国方案、中国经验。

  转化主要是加强应用研究,着力大众化普及宣传和对策化咨政服务。要大力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入到相关工作各级各层和千家万户,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要大力开展对策研究,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实践,深入一线,深入研究区域协同发展的新动能、新路径、新举措,提出科学管用的对策建议,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在新阶段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对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深化和转化研究工作,必须打牢理论功底,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要义、思想精髓、理论体系,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理论,阐释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学理性、真理性;必须拓宽观察视野,从历史和世界的广度,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高度,领会阐述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深刻性、时代性;必须秉持实践观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表现表达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人民性、实践性;必须贯彻创新理念,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方向,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着力点,论述论证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理论性、系统性;必须发扬奋斗精神,立志做大学问,切实下硬功夫,妙手著好文章,演绎展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原理性、品质性;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正确政治立场、政治道路、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彰显宣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科学性、指导性。

  深入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是天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政治责任、历史使命和重大机遇。我们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和职责担当意识,珍惜历史机遇,切实增强“四力”,勇于善于攻坚克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研究的深化和转化、献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天津高质量发展中下真功夫、做好文章。

  (本文作者系天津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

  京津冀协同发展更需发挥好政府与市场两种作用

  钟会兵

  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相比,京津冀地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具有独特性和典型性。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到新的关键阶段,核心任务之一是要“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好两种作用。

  区域协同需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逐步深化,十八届三中全会突破性地明确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不一定都是此消彼长的对立,关键是要划出清晰的行为边界,使它们既能各司其职又能协同运作。

  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必须稳妥深入协同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等为契机,加快形成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推进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市场一体化,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企业、资源等要素进入并合理流动。

  推动协同发展需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实践表明,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非全部作用,还要发挥好政府引导作用。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特别明显、尤其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6个方面的要求”,都涉及市场失灵方面的内容,需要政府通过发展战略规划和财政、货币、产业、价格政策等手段,发挥好调控引导作用。

  京津冀地区政府必须切实转变、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以此轮党政机构改革为契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加强党的领导,深化改革推动制度创新。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重大国家战略,从根本上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处理好其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强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要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尊重发展规律,大胆改革创新,坚决破除制约政府和市场作用发挥的体制机制弊端;处理好三地政府及其中央政府的关系,积极探索促进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有效结合的区域治理协调机制,增强区域协同发展的内生动力。

  (本文作者系天津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苗伟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推动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伟大实践,形成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区域治理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是立足国家战略全局、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理论创新。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以大历史观来谋划京津冀未来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是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之举。从提出要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京津“双城记”,到明确提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再到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从提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7点要求,到研究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再到关键阶段提出6个方面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和地区协调发展等关系全局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形成了一套系统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治理体系。

  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和空间结构指明前进方向。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不仅仅是解决北京、天津、河北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的需要,还是优化国家发展区域布局、优化社会生产力空间结构、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这对于增强区域发展协同性、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着直接带动作用,同时更有利于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进行产业的合理分工和优势互补,达到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提供根本遵循。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提出,就是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着力破除制约要素跨区域流动的制度瓶颈,加快建立有利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打破固有的利益藩篱,积极探索地方利益协调机制优化、政府管理科学化的有效实现形式,以及市场机制完善、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社会公共服务健全等配套改革的协调推进机制,既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也为全国其他区域创新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提供根本遵循。

  (本文作者系天津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阶段、新使命与新任务

  孙明华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提出五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1月16日至18日,用三天时间先后视察雄安新区、天津和北京,并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进行了丰富和升华,它标志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

  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去的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上处于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的阶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入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需要下更大气力推进工作。”“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所谓谋思路就是跳出原有城市扩容思路,建设具有示范意义的新城雄安新区,这是最大的思路,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进一步丰富和升华。深圳特区开创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深圳速度”,带动全国实现了高速发展;雄安新区则是我国进入发展的新阶段,用“雄安质量”树立高质量发展样板,带动全国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新标杆。雄安新区建设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质的飞跃,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升级版。

  京津冀协同发展被赋予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京津冀地区要发挥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作用,要集聚和利用高端创新资源,积极开展重大科技项目研发合作,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我国虽然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但区域之间发展并不平衡,东部地区的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和京津冀地区是引领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策源地。三个区域虽各有特点,但京津冀地区特别是北京是创新资源高度密集区域,理应成为“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从而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这些新思想、新论断,是对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已经明确。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新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紧紧抓住“牛鼻子”不放松,积极稳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高质量高标准推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高质量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破除制约协同发展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构建促进协同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强化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持之以恒推进京津冀地区生态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这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绘就了发展蓝图,指明了发展方向。

  (本文作者系天津社会科学院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京津冀区域协同治理理念的创新性与实践性

  张宝义

  五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京津冀协同发展形成了一套卓有价值的政策、规划、组织框架、推动机制等,丰富了京津冀区域治理理念的内涵,具有鲜明的创新性与实践性。

  确立区域治理目标,为区域治理明确了关键性指向。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京津冀区域合作一直是探寻的重要课题,但是由于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三地在区域合作范围及合作领域等方面未达成有效共识。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将京津冀协同发展升级为重大国家发展战略,并将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作为京津冀区域治理的目标,解决了久拖不决的系统性目标问题,为整合区域治理体系作出了卓越贡献,为京津冀区域治理理念的形成奠定了核心基础。

  创新跨行政区的区域治理机制,为区域治理探索出一种新的治理模式。中国2000多年省制历史中,政府对地方事务的治理都遵循闭合式的治理形态,而跨行政区的区域治理比较罕见。为促进区域治理,2014年8月国务院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对该区域治理的组织推动与机制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五年的实践表明,京津冀区域发展的各项重大政策制定以及重大规划设计、落实都是在领导小组的推动下进行的。与此同时,三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积极探寻合作治理的有效途径。这种历史性探索为我国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寻找到新的途径。

  以历史性工程为抓手,持续推进区域治理的深度融合。设立雄安新区和建设通州副中心,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是历史性工程。以历史性工程为抓手,推动“雄安质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样板,推动通州副中心疏解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这对提升和发展区域治理能力、水平,带动和推进京津冀区域治理向纵深发展,具有历史性意义。

  强化顶层设计,确保京津冀区域治理的体系化落实。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等顶层设计为依托,强化京津冀发展的战略定位。规划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这意味着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总体方针已经明确,为京津冀区域治理的体系化落实提供了坚实基础。

  (本文作者系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

  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协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样本

  牛桂敏

  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提出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强调绿色发展、生态环保协同理念,系统体现了总书记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与有效路径。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总书记的生态价值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生态价值观,自然生态是有价值的,生态系统蕴含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总书记在雄安新区考察时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雄安新区的重要价值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雄安新区就是要靠这样的生态环境来体现价值、增加吸引力。”

  “千年大计”就要从“千年秀林”开始──总书记的生态史学观。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总书记在雄安新区“千年秀林”考察时强调: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先植绿、后建城,是雄安新区建设的一个新理念。“千年大计”,就要从“千年秀林”开始,努力接续展开蓝绿交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画卷。

  将来生活的最高标准就是生态好──总书记的生态福祉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进而论之,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总书记在雄安新区考察调研时同当地护林员亲切交流:蓝天、碧水、绿树,蓝绿交织,将来生活的最高标准就是生态好。

  强化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总书记的生态系统观。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是统一的有机整体。必须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统筹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着力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总书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提出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化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的工作要求。京津冀山水相连,区域发展依托于共同的生态系统,维系于共同的生态肌体。因此,联手行动,协同作战,共筑生命共同体。

  京津冀既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基地,也被赋予了探索路径、打造样板的职责。五年来,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成效显著。面向未来,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协同仍任重道远,还需继续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勇气去攻坚克难。

  (本文作者系天津社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生态研究所所长)

  贯彻区域协同发展理念,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

  王双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决策和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总书记在新时代审时度势,准确把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机遇期,积极回应区域协调发展的现实需求,形成的一系列协同发展理念,是释放区域发展潜力、增强区域发展活力的理论渊源和根本指引。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是贯彻落实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推动京津冀发挥引领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的关键环节。

  世界级城市群更迭崛起集中体现了全球经济重心的转移和国际分工格局的重塑,其不仅是全球资源聚合、配置和创造的集点,更是全球创新的策源中心,直接决定着全球经济竞合格局乃至世界政治发展走向。因此,世界级城市群不仅是推动京津冀区域资源配置优化的最佳载体,更是京津冀发挥引领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的重要引擎。

  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是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时代需求的现实回应。京津冀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集中体现为区域内部发展差距引起的“马太效应”和长期体制机制创新滞后等深层制度安排差异累积形成的“资源诅咒”。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更加集约与高效,必然要求在承认区域内部差异基础上突出不同地区的要素禀赋、发展基础与特色,更加张扬区域“个性”、制度供给更加“精细化”,这种梯次化、有差异、渐进式的区域战略布局需要有效的空间载体,世界级城市群将担此重任。

  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是跨越京津冀区域发展的“鸿沟”的必然选择。从实践看,京津冀区域发展也遵循着类似于“库兹涅茨曲线”所呈现的基本规律。在经济未充分发展阶段,区域发展将随经济发展趋于不平衡不充分,随后经历一段调整与转型的阵痛期,随着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逐渐消弭,逐渐步入平衡与充分发展阶段,区域发展的“鸿沟”最终被跨越。

  借鉴其他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经验,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首要任务是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以雄安新区和北京副中心建设为牵引,在高度分工协同的基础上,真正形成差别化的区域竞合发展格局。其次,增强城市群核心城市的“赋能”效应,发挥其“能量核”的聚合作用,推动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三是构建多层次的城市群空间网络格局,提升城市群发展层次和水平。四是建设高度通达的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体系,打造城市群内部时空连接有效通道。五是秉承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实现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

  (本文作者系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所所长)

  以协同创新理念为引领,打造京津冀创新共同体

  余桂玲

  创新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协同创新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证。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创新资源最为集中、科技创新成果最为丰硕的区域。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为园区发展提出殷切希望,指出“要深化科技园区体制机制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在京科技服务资源到园区投资或业务延伸,促进京津两市真正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为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提供了发展范本,为打造创新共同体实现科技协同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要集聚和利用高端创新资源,积极开展重大科技项目研发合作,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要立足于推进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市场一体化,推动交通一体化。要破除制约协同发展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构建促进协同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这是总书记对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的六点要求之一,立足一体化、破除障碍、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思想灵魂,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精准施策所在。

  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一要打造高端人才聚集、流通工程。人才流通的首要前提是三地对人才的凝聚,以优化京津冀人才发展的大环境,为三地凝聚更多的海内外高端人才,以优化创新人才流动的小环境,促进京津冀三地人才高速流动。二要实施科技创新保障机制工程,推动科技项目在天津、河北落户。以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创建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科研体制,保障三地科技创新协同进步。在创新资源流动、市场主体接入、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加强行政协调,积极构建顶层设计,加强中观布局,推进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体制的建立。三要推进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促进科技创新金融中心建设、积极承接北京的教育和科研的功能等发展战略的落实。目前三地不少科技型中小企业,正面临着有专利、无资金的困境,通过知识产权交易,可以为他们提供融资服务和平台。天津滨海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已经渐渐成为国内首家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公司知识产权交易服务机构。天津要在现有的平台的基础上,将知识产权交易服务机构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技术交易市场,加速实现技术创新成果的商业化增值过程。

  (本文作者系天津社会科学院产业发展研究所所长)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