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连日来,面对新形势下诸多困难挑战,保持战略定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始终是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在新时代的新定位、新要求下,滨海新区如何调整产业发展?如何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滨海新区区长杨茂荣接受了记者采访。
“滨海新区当前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节点上,我们主动调速换挡,适度放缓经济增速,把战略重点转到拼质量、拼效益、拼结构、拼绿色度上来。”杨茂荣介绍,今年滨海新区努力构筑现代产业集聚新优势,为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提供产业支撑。尤其要在自主可控基础软硬件、航天装备、新能源和大健康“四大产业”上聚焦发力,到2020年,新兴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0%。
首先,滨海新区今年将加快发展自主可控基础软硬件产业,继续延伸自主可控信息、大数据等人工智能产业链,做强无人机、语音语义识别等领域领军企业,培育智能装备、工业控制软件等细分领域龙头,提升集成电路、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原始创新能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可控产业基地。其次,滨海新区将加快发展航空航天产业,在本市已经形成以大飞机、直升机、无人机、大火箭、卫星为核心的产业聚集地的基础之上,做大做强航空装备产业,促进飞机大部件配套本土化,努力扩大中航民用直升机研发生产。再次,滨海新区将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将以动力电池为重点,推动力神百亿瓦时动力电池、巴莫科技正极材料项目开工建设,打造动力电池研发、制造和应用全产业链。此外,滨海新区还将加快发展大健康产业。
谈及市政府印发通知,决定向滨海新区下放625项市级权力事项,杨茂荣表示:“这次一次性下放625条,是以前4次的2.8倍。这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视、支持和期望,更是我们必须回答好的一道重要考题。”杨茂荣告诉记者,625项权力事项中涉及140余项行政审批权限、160余项执法权限,从制度上充分放权赋能,助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