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周潮洪:再为“一盆水”发声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天津日报 作者:刘雅丽 编辑:曲璐琳 2019-03-06 08:25:00

内容提要:6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周潮洪多次为“一盆水”发声。她连续两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从事水利科研和水生态保护25年。近年来,通过这位水利人的“代言”,津冀两地人民关注的潘大水库(潘家口水库和大黑汀水库合称)水生态逐步好转。

  天津北方网讯:6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周潮洪多次为“一盆水”发声。

  她连续两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从事水利科研和水生态保护25年。近年来,通过这位水利人的“代言”,津冀两地人民关注的潘大水库(潘家口水库和大黑汀水库合称)水生态逐步好转。

  时光回溯至1983年,引滦入津工程通水,天津市民彻底告别了“自来水腌咸菜”的窘境。但30多年后,滦河水带给天津的不再只是甘甜的记忆,“引滦入津工程的源头潘大水库位于河北省境内,是天津和唐山两市的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曾经由于网箱养鱼密度暴增,饵料和粪便严重污染水体,水质急剧恶化。”

  两次调研经历烙在了周潮洪记忆里。

  有一年,监测人员发现,潘大水库放出来的水居然是臭的,“发现问题,我们立即赶过去。赶到那儿就发现,水库一提闸,水哗哗往外流,又黑又臭,鱼都死了。”工作人员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通知水库闭闸、打捞死鱼……站在出水口,周潮洪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水能喝吗?绝不能!”

  另一次调研之行仿佛“西天取经”。

  那年春节过后,全国两会召开之前,周潮洪再赴潘大水库。

  从市区出发,经尔王庄水库,抵于桥水库,继续沿引滦入津工程引水线驾车向上游行驶。每到一个调研点,一行4人便下车,走走停停,采样、拍实景、向岸上的人了解情况。

  从天津到河北,她记不清共走了多少公里,只记得往返用了4天,艰难调研带出“藏”着的问题,一段57.6公里长的输水河道两岸建起小铁厂,矿渣堆到河边,到处都是……

  2013年,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时任天津市水务局副总工程师的周潮洪,第一次向大会提出关于保护潘大水库的建议,“以后又连续提了几次,每个建议都有回音有着落。”

  水质好了,问题少了,周潮洪仍有担忧。今年参加全国两会,她再提引滦水源地保护。

  “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生态补偿协议涉及年限截止到2018年,未来怎么办?需要有关方坐下来接着谈。”

  “防治污染,不是上游一家的事,也不是下游一家的事,整个流域该统筹考虑,这需要国家层面协调,需要上下游相互配合。”

  “水库很大,保护区没划定,还存在水污染风险。养殖网箱是撤了,水底残余的饲料、粪便仍待处理。”

  ……

  周潮洪表示,加强引滦水源保护工作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一盆水’守住了,千家万户的水龙头就守住了,作为人大代表,自己有责任多推动一些问题解决。”(津云新闻编辑曲璐琳)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