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传媒中心柔性新闻生产线“两会”开工 “斜杠记者”多稿多投相“加”相“融”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 作者: 编辑:刘颖 2019-03-07 10:17:54

内容提要:3月6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主题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记者会。天津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记者杨子春争取到向全国政协委员周鸿祎的提问机会,此番采访与以往意义不同,他代表的不仅仅是天津电视台,举起话筒的那一刻,他代表了整个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在将近7分钟的时间里,周鸿祎就杨子春提出的问题——数字经济如何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认真作答,给出了很多鲜明的观点。

  天津北方网讯:3月6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主题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记者会。天津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记者杨子春争取到向全国政协委员周鸿祎的提问机会,此番采访与以往意义不同,他代表的不仅仅是天津电视台,举起话筒的那一刻,他代表了整个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在将近7分钟的时间里,周鸿祎就杨子春提出的问题——数字经济如何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认真作答,给出了很多鲜明的观点。

  就在这场记者会结束时,天津海河传媒中心设在北京的新闻“移动总装线”上,柔性新闻生产正式开工。报、声、屏、网,各种形态的媒体开始向其约稿。作为此次任务的唯一内容提供者,杨子春虽然隶属电视新闻中心,但他立刻化身“斜杠记者”,给海河传媒中心旗下的各家媒体提供定制新闻。与当天5点档天津新闻广播连线,详细介绍记者会直播外观众没有听到的内容;完成与电视新闻和津云新媒体的视频输送;回到融媒体工作区后,他又开始为天津日报、今晚报、每日新报、城市快报、老年时报,分别撰写新闻稿。天津日报要求提供一篇消息——天津坚持高质量发展,政协委员出良策打造“智能名片”;今晚报要求定制一篇通讯,侧重描述会场细节,突出周鸿祎作为天津的“老朋友”,对天津发展的关心关注,体现人情味;每日新报、城市快报和老年时报,分别定制新闻特写和新闻花絮,讲述记者如何争取到这次提问机会、为提问做了哪些准备等新闻背后故事。

  一场记者会、一名记者,为5份报纸撰写5篇稿件,为新媒体、广播、电视同步供稿,8家媒体近10篇不同形态的新闻产品,出自一名记者之手。媒体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此次柔性新闻生产成功完成,成为海河传媒中心从相“加”到相“融”的最好例证。(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