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张水波:为中国企业“走出去”鼓与呼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天津日报 作者:刘雅丽 许凯 编辑:张瑜 2019-03-08 09:15:33

内容提要:张水波,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国际工程管理学院院长,在国际工程领域深耕30多年,是我国国际工程管理学科奠基人何伯森的弟子。

  天津北方网讯:张水波,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国际工程管理学院院长,在国际工程领域深耕30多年,是我国国际工程管理学科奠基人何伯森的弟子。

  全国两会前夕,他在办公室里忙得连轴转,一边整理资料、完善提案,一边“远程”回答各种提问──微信中的1000多名学生、学员,时不时向老师“取经”。象牙塔里的博导也是合同采购行家,这位在苏丹、伊朗、沙特阿拉伯等国直接服务过项目建设的教授,常给学生们带来书本之外的惊喜。

  为了提出有质量的“金点子”,去年,张水波调研了京津等地的29家企业,赴沙特阿拉伯、斯里兰卡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走出去”的中资企业开展业务培训,在课堂内外听呼声。

  “许多老板向我‘诉苦’:在海外做工程,人才奇缺。有人听了纳闷,我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里程均位居世界第一,铺路、架桥、盖楼,技术杠杠的,人才济济,哪里缺人?”张水波调研发现,企业“喊渴”,“渴”的是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外部环境复杂多变,项目建设哪个环节没想到都不行,有理论有经验能通盘考虑的人才少之又少。”

  张水波介绍,自2016年起,市商务委联合天大连续开展对外工程承包业务培训,为企业培养国际化高端人才,助力企业“走出去”。为企业培训期间,张水波深切体会到企业的“渴”,“在国外的几十个业务骨干、项目经理,回国一趟仅往返机票就要花几十万元,即使成本这么高,他们依然飞回来‘充电’。”

  围绕上述问题如何建言?张水波“备好了课”,他呼吁高等院校设置服务“一带一路”相关专业和课程,以解决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国际型人才存量不足问题,“迈步新时代,高等教育需要进行‘供给侧改革’,例如适当开设相关‘小语种’本科专业、注重培养复合型国际管理人才等,为中资企业‘走出去’打造人才库,为‘一带一路’建设作贡献。”(津云新闻编辑张瑜)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