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品质 挖掘历史文化激发城市新活力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 作者:董立景 吴宏 编辑:曲璐琳 2019-03-09 10:00:44

内容提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新型城镇化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核心,提高柔性化治理、精细化服务水平,让城市更加宜居,更具包容和人文关怀。”天津的代表委员高度关注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纷纷表示,在城市的“更新”中,应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体现城市特色,激发城市活力。

  天津北方网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新型城镇化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核心,提高柔性化治理、精细化服务水平,让城市更加宜居,更具包容和人文关怀。”天津的代表委员高度关注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纷纷表示,在城市的“更新”中,应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体现城市特色,激发城市活力。

  挖掘历史文化 保持城市基底

  全国政协委员刘朝霞非常关注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弘扬,她与全国政协委员孙昌隆联名带来了关于挖掘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兴旅,推动京津冀三地文化旅游的协同发展的提案。她认为:“天津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应注重爱国主义、历史资源的挖掘,比如天津五大道拥有深厚的文化背景,一座小洋楼一段历史故事,它所释放的爱国主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等精神需要弘扬,通过一段段历史的串联。以文兴旅、以旅彰文,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通过京津冀文旅资源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彰显三省市文化共融互通的底蕴,提升京津冀旅游品位,唤醒城市记忆,让历史说话。”

  关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全国政协委员卢永琇提出,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卢永琇认为:“在城市进行基础建设过程中,应重视文化保护。通过健全文物保护利用法律制度和标准规范,划定文物保护利用的红线和底线,落实文物保护属地管理要求和地方各级政府主体责任,提升全社会文物保护法治意识,保留城市的文化基底。”

  增加创新元素 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品质

  天津近年来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尊重城市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城市的“微更新”,并将绿色建筑、海绵城市建设等先进的城市建设理念融入到城市发展中,在保留天津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品质。

  2017年天津市入选“全国第二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旨在“通过城市设计,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协调城市景观风貌,体现城市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目前,天津市鞍山道片区、中心花园片区、五大道片区、解放北路片区等均在本次城市设计范围之内。天津市建筑设计院科技质量部部长巩志涛表示:“与原来城市发展的‘大拆大建’不同,现在的城市发展更多以‘绣花’方式进行微更新,把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建筑设计,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目前巩志涛正在参与鞍山道片区、中心花园片区的前期城市设计,他说:“以鞍山道片区为例,该片区有很多历史文化资源,比如静园、段祺瑞故居等已经对外开放,但是还有很多历史风貌建筑并没有对外开放,我们会对该片区的建筑进行全面梳理。属于风貌建筑的进行修缮维护、完善基础设施、进行旅游线路的改造提升、建设绿色出行系统等,把现有的历史资源进行深度挖掘;而对不属于风貌建筑的对危房进行拆除重建,老旧建筑进行外观改造提升。此外,还将完善旅游线路规划,增加‘互联网+’内容,融入绿色建筑、海绵城市建设的最新建设理念,同时,增加绿色开放空间,拆除违章建筑,还城市绿地、公园、广场,让市民有休息的场所。在城市设计中将完善步行系统,打通街巷,通过自行车道、步行道将历史建筑进行串联。”

  据了解,目前天津有14个历史片区、近10平方公里的文物和历史建筑,天津将通过城市设计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度挖掘,提升城市的文化魅力。在今年的天津市住建工作大会上,天津市住建委主任蔡云鹏表示:“天津将着力精细精准,不断提升管理水平,确保历史风貌建筑查勘维修及时到位,整理筹集100幢小洋楼,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招商,基本形成创新型产业和知名企业家聚集区。围绕建筑产业现代化、绿色低碳等重点,利用3到5年时间实现现有标准整体提升。”(津云新闻记者董立景 吴宏)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