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在天津代表委员中引起热烈反响──
乡村振兴:既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
天津北方网讯:“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
“要树牢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
“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选好配强农村党组织书记,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加强村级权力有效监督。”
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正在出席全国两会的天津代表委员倍感振奋,更添信心和干劲。大家表示,市委、市政府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着力促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紧密结合天津实际,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齐心协力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优先保障投入
推动财政支持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全国人大代表、市财政局局长苑广睿表示,去年,市财政局围绕产业发展、生态保护、脱贫攻坚、乡风文明、公共服务建设、村级组织运转等方面,累计投入资金135亿元,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取得实效。
苑广睿表示,今年,市财政局将研究制定《天津市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完善农业农村投入优先保障机制,统筹推动财政支持乡村振兴工作,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宜。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天津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天津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强财政支持乡村振兴各项资金和政策的统筹和衔接,坚持既要创新,也要守住红线,支持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为了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我们还将推动全面实施涉农资金绩效管理逐步涵盖所有财政涉农资金项目,推进绩效管理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有机结合,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苑广睿说。
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
带领村民实现致富梦
“市委、市政府一直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靠什么?我感觉,一是靠党的好政策,二是靠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好,把领导班子建设强。” 全国人大代表杨宝玲提起乡村振兴很是兴奋。
“原来我们村特别穷,曾经还有句顺口溜,‘芦苇荡、盐碱地、土坯房,有女不嫁胡张庄’。现在不光摘掉了‘穷帽子’,还过上了好日子。”杨宝玲说,去年胡张庄村集体收入达到了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9万元,每个股东享受到各种福利近5000元,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全覆盖,日子比玫瑰香葡萄还甜。
“我们村但凡遇到大事难事,都是党员干部冲在前面。”杨宝玲告诉记者,去年,她带领党员干部干成了三件实事,一是统筹规划利用零散不均的集体建设用地干成了,完成140余亩土地的指标置换,为后续发展积蓄了力量;二是在市区两级部门的财政扶持下,村里筹建了43个葡萄温室大棚,给村民创收增加了一条致富渠道;三是村里运用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政策,修复了3万余平方米的破损路面,疏通了沟渠维修了泵站,建设了76栋闸涵,30万平方米裸铝电线换成了绝缘胶皮线。这样村里农田排灌条件改善了,耕地质量得到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大增强了。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干劲儿更足了,”杨宝玲动情地说,“回去后,我们将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同时,继续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带动作用,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改善民计民生等方面作出更大贡献。”
实施品牌战略
建设高档菜篮子供给区
全国人大代表、宁河区委书记王洪海表示:“宁河是传统涉农区,生态禀赋独特,特色农产品享誉全国。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紧密结合七里海生态保护修复,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以建设京津冀绿色精品高档菜篮子产品供给区为目标,大力实施品牌农业战略,依托种稻、种苗、种猪、种鱼、种蟹等‘国’字号种业基地,实施小站稻振兴计划、七里海河蟹推广计划,做大做强百利种苗、天祥水产、金世神农等农业自主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王洪海说,要紧盯农产品需求侧,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发展设施农业、种源农业、智慧农业,调减传统低效作物,增加蔬菜林果等经济作物。实施农业基础工程提标改造,全年建成高标准农田5.5万亩、节水农业4万亩,提升换新渔场、宁河原种猪场等农业龙头企业联农带农能力,建设一批标准化养殖场、设施农业示范区。
“目前,我们正在对造甲镇等实施人居环境整治示范项目,将建成人居环境示范镇2个、示范村10个,特别是将引进德国先进技术对农村厕所进行改造,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王洪海说,宁河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突出“干净、健康、宜居”,推动农村环境连方成片整治、“四好农村路”、污水处理设施、燃气入户全覆盖工程建设,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建成106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并投入使用,改造农村户厕2900个,计划创建国家级卫生镇4个、美丽乡村20个。我们将对七里海湿地实验区内33个村全部按照美丽乡村标准进行改造提升,建设“湿地水乡”。
增强农民凝聚力
孕育社会好风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市委会主委、天津中华职业教育社主任李文海认为,优秀乡村文化能够提振农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如火如荼地开展,我国的农村地区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乡村文化也面临一些问题,诸如乡村文化功能弱化、传承主体削弱、趋同化和缺乏自信等。
“因此,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既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又是一项薪火相传乡村文明的战略任务。”李文海建议,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村文化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新风尚;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的文化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让农民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有发言权和决定权;要完善乡村优秀文化的理论基础,增强乡村文化自信;要坚定文化根脉,抓好乡村优秀文化遗产的挖掘和整理,让它们充分发挥在文化传承中的载体作用,留住乡愁。(津云新闻编辑曲璐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