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杨宝玲:履职足迹印在葡萄地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天津日报 作者:刘雅丽 编辑:刘颖 2019-03-14 08:12:05

内容提要:“这一年,忙得就像个旋转的陀螺!”北京全国两会,记者见到了杨宝玲,听她讲述履职一年来的故事。

  天津北方网讯:“这一年,忙得就像个旋转的陀螺!”北京全国两会,记者见到了杨宝玲,听她讲述履职一年来的故事。

  田间、厂房、会议室、机关办公室……从社区到田地,从东丽区到中心城区,不断地调研、座谈,这位全国人大代表的“里程表”连续朝上飙。去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杨宝玲就向大会提交了统筹规划农村零散集体建设用地的建议。一年来,这项建议落地有声,“我们这儿零散集体建设用地指标置换145亩连片建设用地已达成共识,如今正办理复垦相关手续。”

  胡张庄村地处东丽区华明街道,上世纪80年代流传一句话:芦苇荡、盐碱地、土坯房,有女不嫁胡张庄。杨宝玲却是在那个年代从山东嫁过来的。如今,这位“外来媳妇”的“身份”已变为522户、1501人的“领头雁”“当家人”。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胡张庄村逐渐利用盐碱地特性成片种植葡萄。2006年,杨宝玲当选村主任,在她的带领下,葡萄销路越走越宽,年年卖出好价钱,大伙儿对村“两委”班子越来越信任,致富路上和“当家人”抱成一团,如今日子越过越红火,除了葡萄收入,还可打工获“薪金”、入股领“分红金”、养老享“保障金”……

  “去年,2000亩葡萄地又获丰收,种植户仅此一项便收入上万元。大雨在路上的时候,我们就把所有的沟渠都清了,电线换了,泵站修了,真正做到‘涝能排旱能灌’‘出了葡萄园就是硬化路’。”杨宝玲发现,采摘季赶上连雨天,胡张庄村虽未受影响,但有些葡萄种植区却未能顺利走过“2018年的雨季”,地里受了灾。

  杨宝玲进一步调研后分析认为,由于集体资产“家底薄”等原因,很多村庄舍不得为基础设施“输血”,农作物种植“看天吃饭”,形成抗风险能力差与田地减产农民减收的恶性循环。为此,她将目光聚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杨宝玲把建议重点放在了进一步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上,期待希望的田野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