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传媒中心蹲点调研组记者走进宁河区潘庄镇齐心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政策创新才有乡村振兴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 作者:海河传媒中心蹲点调研组记者 伊健 编辑:刘颖 2019-04-11 08:56:00

内容提要:海河传媒中心蹲点调研组记者走进我市唯一的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宁河区潘庄镇齐心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扎进田间地头调研采访。

  海河传媒中心蹲点调研组记者走进我市唯一的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宁河区潘庄镇齐心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扎进田间地头调研采访

政策创新才有乡村振兴

杏鲍菇被装在泡沫箱里运往城市销售。
村民正在给西红柿新品种“贼不偷”修剪枝蔓。 海河传媒中心蹲点调研组记者 庞剑 摄

  天津北方网讯:“三农”向好,全局主动。

  早春时节,记者扎进田间地头调研采访,寻根探源,温故知新。我们始终牢记党同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无法忘记改革开放之初,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打破旧观念,对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中国农村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我们观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个五年里,农民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可喜的变化。

  在我市唯一的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天津市宁河区潘庄镇齐心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记者正在找寻答案。

  (一)

  一场春雨滋润着津沽大地,清晨站在户外还能感受到丝丝凉意,但在宁河区潘庄镇齐心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里,却是一番热气腾腾的景象。15吨杏鲍菇正在从这里运送出去,送往城里的零售终端。园区总经理纪振江告诉记者:“每天15吨杏鲍菇供应市场,一年365天,即使过年也如此。”

  齐心园区以食用菌生产销售为龙头,带动蔬菜、水果、加工、冷藏等产业同步发展,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国家级星创基地、市级特色小镇、市级田园综合体……一系列荣誉,让它成为了我市乃至全国农业园区中的标杆企业。但在10年前,纪振江跟随董事长李子兴接手园区时,可不是这番光景。

  “我们潘庄镇农民一直以种高粱、玉米、小麦等旱地作物为主。在很长一段时间,完全是靠天吃饭。”纪振江一一述说,“后来兴起种棉花,村民们纷纷转行,一家种水稻赚了钱,大家跟着种水稻。”他风趣地说:“过年看街坊,你干啥我就干啥。而土壤墒情、科学灌溉、种苗培育……所有跟农业科技沾边的事都被忽略掉了。”再后来,听说种西瓜收成好,村民们又一窝蜂地改种西瓜,“第一年大丰收,第二年就欠点意思,第三年状况堪忧,应了那句俏皮话: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村民们忽略掉了重茬的问题,土地不能用得这么苦啊。”

  接下来,更让人揪心的问题出现了,在土地上耕作的壮劳力越来越少,站在田间地头放眼望去,除了老人就是妇女。有的年轻人就说,“我宁可在城里当保安,也不回来种地。种地赚的钱哪有城里打工赚得快、赚得多?”话说得很现实,也透着些许无奈。

  种地没有科学规划,种地的人纷纷退出耕作,在这样的背景下,2008年村民们组成合作社种食用菌。仅靠农民手中的资金难以取得长足发展,而且农民的抗风险能力差,稍有不慎,致富不成反致贫,这可就得不偿失了。社会资本的注入,无疑解决了长久以来困扰农民的这一难题,村民将土地流转给园区统一经营,按年收取租赁费,考虑到村民们外出打工的需求,便主动吸纳他们来园区工作,既免除了外出打工的奔波劳碌,也有了更多时间照顾老人和孩子,解决了农民的就业问题。如此看来,这一步棋可谓一箭双雕。

  (二)

  村民王大嫂过去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如今她工作的地点从田地搬进大棚。走进大棚,暖意融融,王大嫂站在一旁,指导着城里人如何采摘到可口的“贼不偷”。

  说起这“贼不偷”,王大嫂可是行家。“这是从国外进口的西红柿品种。为啥叫‘贼不偷’?它成熟了也是绿里透着些黄,就像没成熟的西红柿一样,贼看见恐怕都不会偷吃,就落了这么一个小名。”王大嫂和采摘客这样解释。

  滚圆的“贼不偷”咬上一口,酸甜可口,人们都说找到了西红柿最初的味道。这份怀旧的情怀的确不便宜,采摘价50元/公斤,比起传统西红柿要贵上好几倍。城里人希望找回童年的味道,村里人因为科学种植钱包鼓了,这也算“双赢”吧。

  如今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提升了,园区也从过去靠产量转变为靠质量取胜,纪振江很清楚:只有质量有保证,价格才有保证。但在他们的蓝图中,如果仅仅依靠一产,投入与产出永远无法平衡。若要农民增收,必须拓展二产、进军三产。所谓二产,他们要做工厂,将蘑菇深加工这篇大文章做足;所谓三产,要不断开发、拓展、延伸休闲旅游产业链条,把齐心园区打造成为远近闻名的休闲旅游生态园。

  “这就要求我们做优一产、做精二产、做活三产,真正实现产业融合,让农业火起来、农村活起来、农民富起来。”纪振江坚定地说。

  【记者手记】

  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振兴,也是生态的振兴,社会的振兴,文化、教育、科技的振兴,以及农民素质的提升。产业兴旺就是要紧紧围绕促进产业发展,引导和推动更多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旺盛活力。

  记者在调研中也发现,土地性质难以变更的问题,制约着这家企业向着纵深融合。市区两级主管部门也在为此奔波协调,这需要政策创新,也唯有政策创新,乡村振兴才能真正落实。(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