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返自然七里海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天津日报 作者:张立平 耿堃 刘雅丽 周志强 李艳辉 编辑:刘颖 2019-06-27 08:15:00

内容提要:夏之初,国家级古海岸与湿地自然保护区──七里海,进入一年当中最美的季节。

“河蟹之乡”与“候鸟家园”共同绘就的美丽画卷在七里海铺展开来。 记者 钱进 摄

  天津北方网讯:绵延无际的苇荡,满目葱绿;纵横交错的水塘,清波荡漾。蔚蓝的天空下,群群水鸟翩翩起舞。

  夏之初,国家级古海岸与湿地自然保护区──七里海,进入一年当中最美的季节。

  从2015年9月实施湿地生态保护以来,它把这份美丽留给了自己。它谢绝游客、卸下妆容,从网红旅游打卡之地,回归到本属于自己的寂静。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七里海变了。它远离昔日的喧嚣,安静下来。这片大自然馈赠的“京津肺叶”,于茫茫天地间,彰显出辽阔与壮美。

  “再也不能走过去的老路了!七里海是块美玉,是玉就不能当石用。这关系着七里海的现在,更关系着它的未来!”在宁河区,从区级领导到各级党员干部,再到普通村民,这样的思路一以贯之。

  绿色决定生死。七里海之变,源于战略之变、思维之变。留白、留绿、留朴,最大限度保留自然风貌,重树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一个宁静、质朴、复返自然之“海”款款而来。

  “求生存”到“求生态”的战略之变

  早在1992年,七里海就被国务院批准为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人用9个和平区的面积来形容它的广阔。七里海之美,美在自然,牡蛎滩、贝壳堤和湿地,于岁月流淌中静默了几千年。

  然而,近几十年,七里海被一份不安搅动,它“热闹”“繁华”起来了。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七里海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开发。修公路、建公园,湿地内有了游乐场、小木屋、观景廊道,制作精美的景区宣传广告,吸引着全国各地游客接踵而至。

  七里海的名气越来越大。每年大约有近40万人次进入核心区。靠“海”吃“海”,中秋时节,到核心区、缓冲区来钓蟹的游客,更是人山人海。湿地公园周边的农家院也火了起来。七里海在市场经济的浪潮里,得到了真金白银的“回报”。

  与此同时,七里海也在一点点丧失。不仅鸟、鱼、虾、蟹少了,更让人痛心的是,历史形成的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沼泽逐渐呈现萎缩之势,野生动植物群落日渐衰落。由此,一连串连锁反应相继产生。

  七里海拉响了警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没有了绿水青山,失掉的何止金山银山?

  中央环保督察之后,宁河区有了深深的思考,全区上下对生态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相互依存的关系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于是调转船头,把绿色生态作为战略发展方向,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七里海的保护与修复上升到全区头等大事。在生态文明的大格局中,京津绿肺七里海承担起更为重要的使命和责任。

  以整改落实反馈问题为动力,针对七里海的保护与修复,宁河区委、区政府成立了专项整改、保护修复工作两个领导小组,先后研究制定了多个实施方案,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统筹保护修复工作。

  全区上下行动起来。《七里海湿地生态保护修复规划(2017—2025)》出台了,计划利用3年到5年,使七里海湿地生态环境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将七里海打造成全国湿地保护修复的样板,建成生物多样性示范基地。以此为统领,启动10大工程,原七里海湿地公园停止运营,清理历史遗留问题、土地流转、生态移民、引水调蓄、生态系统修复,严格落实“战区制”,明确环七里海各镇、区级责任部门权责,形成完整责任体系闭环。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从过去的“盼温饱”到现在的“盼环保”,从过去的“求生存”到现在的“求生态”,宁河区在探索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亲手建”到“亲手拆”的行为之变

  2017年5月下旬开始,一场大规模的联合拆除行动,让七里海湿地公园彻底成为历史。

  8公里景观带、4公里水上木栈道、108处木屋,还有码头、吊桥……七里海西海内的这些公园设施被一一拆走,地面砖石、混凝土基础全面清理。覆土、培绿、还湿,七里海又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

  “公园的建设和拆除,我们都是亲身见证者。可以说,补了一堂教训深刻的生态文明课。”刘乐乐在七里海管委会工作多年,如今负责保护修复管理工作。回想走过来的这一路,很是感慨。

  “以前我们叫‘建设管理委员会’,现在就叫‘管理委员会’,名称变了,思想理念上更是脱胎换骨。”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陈力坦言,这是一场“环保革命”。

  今年63岁的马树发是俵口镇兴家坨村人,当了22年村支书,退休后自愿到七里海管委会帮忙,任顾问。“我是土生土长的七里海人,又是老党员。保护七里海,我有感情,也有责任。”

  关公园、拆公园,有些周围的老百姓想不通,闹意见。马树发就去做工作。“我地头熟,脸皮子厚,一次说不通就两次、三次。”

  “大伙儿的心思我懂。以前就着公园的人气,搞个农家乐、垂钓,是笔收入;有的村民还在公园上班,拿着工资。这个弯一下子不好转过来。但咱得顾大局,看长远不是?”

  保护生态环境,不能态度模糊。拆除公园是保护修复的新起点,更是与过往错误的彻底诀别。2017年6月,宁河区成立七里海湿地保护区专项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以坚定的决心全面推进保护修复工作。除七里海湿地公园外,保护区内其他违建项目也被摸清底数,全面拆除。

  2018年1月,宁河区通过市整改办检查组的整改工作验收。回顾整改全程,因在保护区内违规开展旅游活动和整改不及时问题,13名干部被严肃追责问责。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七里海拆除公园,告别喧嚣归于宁静自然,正是如此,湿地的保护修复工作也因“知止”而去伪存真,心无旁骛,收获成效。

  在这场大整改中,生态文明思想鲜明地树立起来,深入干部群众心中。

  “河蟹之乡”到“候鸟家园”的融合之变

  过去一提养殖户,北淮淀镇副镇长董卫军就犯怵,“七里海核心区封闭管理,鱼塘不能经营了,但动员农户退出,难!”他主抓生产经营活动清退工作,可这块“烫手山芋”拿起来着实不易。

  “南有阳澄湖,北有七里海。”七里海河蟹远近闻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头几年,核心区水面由一道道堤埝隔开,水面下都养着鱼虾蟹。”在北淮淀镇工作了十几年的董卫军对昔日景象记忆犹新,“中秋节到国庆节这段时间,河蟹最肥,游客争相来钓蟹,人山人海。”

  为保护好湿地资源,减少人为因素对湿地的干扰,在北淮淀镇,随着2017年垂钓园、农家乐等建筑的拆除整改,“割据经营”的养殖方式也于2018年开启退场模式。

  宁河区辖14个镇,北淮淀镇与七里海最“贴心”,“全镇三村,一个建在缓冲区,两个在实验区,核心区还有不少鱼塘、垂钓园、农家乐等。经营活动开展多年,要想动员养殖户退出,光讲大道理恐怕行不通。”工作一开始,董卫军即表达了担忧。

  动员工作不仅要晓之以理,更要动之以情。工作人员分组入户讲政策做思想工作,一趟做不通,两趟;两趟不行,三趟。次数多的,跑了四五十趟。

  当时,北淮淀村的农户老李承包了3000多亩鱼塘,刚听说不让经营时,他十分不解,“他们最初来家里,我不接待,不理睬!”

  接触久了,老李“敌意”渐消,不仅拆了自家鱼塘,还帮忙做其他养殖户工作,“处出感情了,咱明白,他们不是为自己!”

  相似情况出现在俵口镇。俵口村是俵口镇的民主、解放、安全、自由、幸福五村“伙着过”的大村,于国兴是自由村党总支书记,也是大村“当家人”。

  在大村,也有些大户承包七里海核心区、缓冲区鱼塘。村干部入户动员养殖户退出时没少被怼。于国兴想得明白,“农村人讲究个‘情’字,养殖户也琢磨:这事儿,‘公家事儿’,人家总这么跑……咱们也讲理,保护区封闭管理,为的是子孙后代,再者说,不允许进出,也经营不了啊!”

  硬着头皮,磨破嘴皮,踏破脚皮,动员工作终见效果。如今,核心区连片鱼塘消失了,水面活络起来,水更清,鸟更多,鸟类增加到235种,震旦鸦雀、文须雀等全球性濒危物种重返湿地。

  连日来,护鸟志愿者王建民还在七里海观测到遗鸥、中华秋沙鸭、白琵鹭、东方白鹳、白头鹤、白鹤等珍稀鸟类,他观鸟十几年,对候鸟习性了如指掌。

  “鸟儿记忆力强,如果这儿生态好,吃得饱,它们转年还回来。”

  过去,鱼塘捞剩的小鱼小虾为涉禽补给了能量,现在,王建民有些担心:以后不准养殖了,鸟儿会不会饿着?

  对此,陈力介绍,根据制定的《七里海湿地水生动物生物链恢复与构建实施方案(试行)》,七里海将通过分批次、分区域、分种类的增殖放流,实现水生动物生物链的恢复与构建,并通过定期间捕方式,保持物种平衡,候鸟将来“口粮”充足,七里海河蟹也不会消失。

  守护候鸟,也要守护农产品品牌。

  七里海河蟹推广计划是宁河区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内容。七里海河蟹节至今已举办九届,其中三届在潘庄镇齐心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开幕。

  园区总经理纪振江表示,宁河区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已就做强“七里海河蟹”品牌举行座谈,并就统一河蟹养殖标准、模拟河蟹野生环境、扩大养殖规模等达成初步共识。

  此外,在七里海实验区和外围区域,符合环保等相关要求的水产河蟹、稻田蟹养殖正发展壮大,“河蟹之乡”与“候鸟家园”共同绘就的美丽画卷将在宁河铺展开来。

  “故土难离”到“生态移民”的感情之变

  一想到明年就能住小高层,卫生间有抽水马桶,冬天有暖气,做饭用燃气,随时能洗澡,李山就有说不出的高兴。

  搬进示范镇新家园,李山所在的北淮淀镇乐善村村民们几年前就听说了。

  “其实,就是从潮白河这边儿搬到另一边,两公里的事,生活设施、教育、医疗配套都能明显改善,我们当然乐意!”乐善村村民郑全城说。

  “示范镇居民楼的建筑面积就达到100多万平方米,干起来才知道这么大面积需要的资金量。因为资金问题,项目一度接近停滞。”市规划和资源管理局宁河分局副局长、调研员杨昕力告诉记者,是市委、市政府对七里海湿地保护规划大力推动了宁河区的示范镇建设。

  为了加强对七里海湿地保护工作,保护区里核心区、缓冲区内的村落都要完成生态移民,实验区的生态移民计划也在制定中。

  “第一批生态移民工作将在2020年底前完成。区委、区政府将此项工作与淮淀示范镇的建设相结合,调整了示范镇建设方案。”在淮淀示范镇还迁房建设工地,杨昕力向记者展示了这里的规划建设图。

  “区委、区政府决定在淮淀示范镇西侧、与国家级产业园区‘天津未来科技城’之间的‘中央生态共享绿廊’建森林公园,将七里海湿地保护区与‘双城绿色生态屏障’连通,让落户未来科技城的高新企业在森林城市中办公生活。同时,在‘中央生态共享绿廊’开掘一条人工河,沟通北面的七里海与南面的永定新河。”

  “这一下子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好了!”郑全城对未来充满希望。

  蓝图美好,实现不易。资金不足,如何按时给到村民们梦想中的家?

  创新是解题的金钥匙。2018年10月11日,天津市政府发行了“七里海湿地生态保护专项债券”,以宁河的碳排放交易收入和七里海湿地保护区各镇土地腾退、出让收入等为收益保证,成为全国最早发行“生态债”的省市之一。

  截至2019年3月,共发行了4期,筹集资金数十亿元。接收生态移民的淮淀示范镇和潘庄示范镇建设以“生态债”带动,实施滚动开发,保证了潘庄示范镇一期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二期年内封顶,淮淀示范镇104万平方米还迁房开工建设。

  生我养我,故土难离。“从我太爷爷辈就在七里海边上住着了。”保护区内村落的很多居民,虽然对示范镇里将建成的新楼充满期待,可是根在故土,很多人家的先人埋骨处也在保护区内,得一起迁,接受自然不易。

  靠水吃水,水产养殖、收割芦苇,多少年来都是村民们的重要收入来源。搬迁之后,何为生计?

  “让村民们明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七里海不只是周围这几个村的,湿地是天津的‘绿肺’,作为世界上仅存的三处古海岸遗址还有考古上的重要意义。七里海保护好了,生态环境搞好了,长远自然会有经济效益,现在搬迁是为子孙后代着想。”

  但不是所有村民都像郑全城和李山那样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杨昕力说,她和同事们当时一个月的工作量顶好几年的,和村民们掰开揉碎地讲搬迁的意义。当然,最重要的是让村民们安心──搬入示范镇后,不但居住条件改善了,配套提升了,更重要的是依托一汽大众华北基地、未来科技城内的企业,村民们有机会加入现代企业,实现身份转变,就打开了个人发展之路的又一扇大门。

  党员干部们细致耐心的工作,换来了村民们的理解。

  “生活条件能更好,还能为子孙后代积福,为啥不搬?”又有郑全城、李山这样的党员拆迁户带头,杨昕力和同事们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宁河的七里海,更是中国的七里海,也是世界的七里海。时光将覆盖七里海人类聚居的痕迹。某个宁静的清晨,被候鸟长鸣唤醒的村民们会知道,无论“老家”“新家”,都在变得越来越好。(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