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经济”要摆脱传统夜市发展的惯性思维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 作者:杨善奇 编辑:李彤 2019-07-19 20:47:17

内容提要:7月16日,全市唯一一家突出天津古街主题的夜市街区北辰双街古街夜市正式开街。7月18日和19日,河北区旺海国际凯文汇文化夜市和意式风情街夜市也将开街纳客,再次掀起天津夜间经济“风潮”。

天津北方网讯:7月16日,全市唯一一家突出天津古街主题的夜市街区北辰双街古街夜市正式开街。7月18日和19日,河北区旺海国际凯文汇文化夜市和意式风情街夜市也将开街纳客,再次掀起天津夜间经济“风潮”。自去年11月,天津市公布《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分别围绕欧陆风情、狂欢不夜城、运河文化等不同主题,打造六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以来,运河新天地、和平区五大道、时代奥城等一大批市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已陆续开街。

目前,各大城市纷纷把推进夜间经济发展作为“激发新一轮消费升级潜力”的重要举措。夜间经济是现代城市休闲经济业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指从当日下午6点到次日早上6点所包含的经济文化活动,囊括了如购物、餐饮、旅游、娱乐、影视等众多第三产业,由此,夜间经济繁荣势必会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夜间经济的兴起背后有其深刻的社会和经济规律。

1、打造高质量夜间经济是顺应城市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现代城市生活方式已经日渐摆脱了往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时间段也悄然改变。现代人生活压力很大,白天拼命忙于工作只有到了夜间才是真正属于自己自由支配的休闲时光,夜间经济作为休闲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自然应运而生,并成为拉动消费的主要动力。商务部相关报告显示,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每天晚上18-22时消费额占比超过全天的一半。可以看出,打造夜间经济是顺应现代城市经济发展规律,释放新一轮消费活力,拉动经济增长的客观要求。

2、打造高质量夜间经济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

美好生活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享受,更体现在休闲时光的质量上。居民大部分时间的休闲时光都在夜间,打造夜间经济就成为一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利市惠民工程。现代夜间经济不同于一般的夜市,人们对于夜间经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括美食、美酒、美景,更是要与城市文化深度融合,展现城市特色,打造高端项目,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更高层次需求。

然而,天津夜间经济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潜力巨大,但也要看到一些问题。

首先,很多夜间经济并尚未形成自己的特色,质量不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夜市发展的惯性思维,大多数都是卖相似的小吃和纪念品,业态相似,同质化发展问题较为严重。相对于日渐火爆的旺盛需求,夜间经济业态并不丰富,夜间消费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升级。

其次,夜间经济发展不可避免的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如嘈杂的人群伴有一定程度的垃圾、噪音、光污染的问题可能对周边市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各种安全问题也需格外重视。各种特色小吃是夜间经济不可或缺元素,但从侧面也隐藏着食品卫生问题的重大隐患;人潮涌动还会伴有人身安全、消防安全等隐患。

面对这些问题,有关部门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一,发掘独具天津特色、富有历史文化底蕴、中西合璧的高质量夜间经济聚集区。天津曲艺文化、中西文化交融特色的夜生活能够让人民领略到不一样的城市魅力。以海河、运河文化为核心,将“夜游海河”“夜赏津曲”“夜购津货”等多元化夜间消费活动结合起来,为居民和游客提供差异化、多元化的夜间享受。

其次,科学规划城市功能片区,打造不同风情的夜间生活聚集区,形成具有地标性的品牌区域,避免不同街区的同质化,重视差异化,特色化。

再次,协同各相关部门,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如基础配套设施、公共服务业需要配合到位,更需要交通、消防、公安以及市场监管等各部门的联合推动。加大垃圾清运和分类力度,加强安全巡逻,严格监管食品安全等。

以夜间经济为抓手,将其打造成展现天津城市风采、激活居民消费潜力、推到高质量发展、扮靓“津彩”生活的舞台。夜晚亮起来,人气聚起来,商贸火起来,城市繁荣起来,高质量夜间经济正在实现!(津云新闻编辑李彤)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