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进化”带来无限可能 为经济发展插翅添翼 让百姓生活便捷智能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天津日报 作者:万红 编辑:李松达 2019-09-21 09:05:32

内容提要:50多年前,王红伟还是20岁出头的姑娘,一人在津工作,用书信、电报与外地的亲人保持联系;30年前,已经“转型”为电报大楼营业员的她,家里装上了固定电话;20年前,她别上了传呼机、买了手机;最近,早就能用手机上网的王红伟正打算赶一回潮流尝鲜5G。70年来,无数王红伟们通信方式的“进化”,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与飞跃。

  天津北方网讯:前几天,2019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幕,已是72岁的“老通信”王红伟就拉着在天津移动工作的女儿叶园给她讲展会的见闻。当听到5G云VR体验、超清视频、高频骚扰电话治理、个人信息保护、家庭安防等各式各样的网络安全技术和5G应用时,王红伟感慨:“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也不敢想象的。”

  50多年前,王红伟还是20岁出头的姑娘,一人在津工作,用书信、电报与外地的亲人保持联系;30年前,已经“转型”为电报大楼营业员的她,家里装上了固定电话;20年前,她别上了传呼机、买了手机;最近,早就能用手机上网的王红伟正打算赶一回潮流尝鲜5G。70年来,无数王红伟们通信方式的“进化”,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与飞跃。

  通信

  从写信发电报到打长途

  53年前,刚刚从北京邮电学校毕业的王红伟和17名同学一起被分配到天津电信局,成为了长途台一名话务员。

  “那时可没有什么手机、互联网,长途电话都主要是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之间公对公使用,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通信主要还是靠书信和电报。”王红伟慢慢打开了话匣子,“那时,身穿绿色工服、骑自行车走街串巷送信的邮递员就是街头的一道风景。”

  王红伟回忆:“虽然个人也能打长途电话,但都得去邮局排队。当时是主叫方先把电话打到我们接线员所在的113长途台,告诉我们要打去哪里。挂断电话后,我们打电话找到被叫方,然后再给主叫方回拨电话,确认两边都接通在线,再把双方的长途电话线插到一起,这个过程少说也得1个小时,可不像现在直接拨号就打通了。”

  到上世纪80年代,我市设立了电报大楼,王红伟也转型成为了长途电话营业组的营业员。电报大楼一层营业大厅里,长途电话机前的“喂、喂”声和“滴滴、滴滴”的发报声,不停传递着亲人的消息和远方的问候。

  随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固定电话的普及,电报大楼的电报和长途电话业务逐渐由盛转衰,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电话

  从家庭固话到智能手机

  8月17日,我市首位5G用户诞生。听到女儿叶园回家说起此事,王红伟很高兴。“女儿女婿接了我的班,也进入了通信行业,都在天津移动上班,所以这些年行业的变化我是一清二楚。你看,现在外孙手把手教我用微信,虽然操作慢了点,但跟孩子们语音通话、视频聊天,甚至发个图片、表情包都没问题。”王红伟说得头头是道。

  然而,在上世纪80年代,即便对于王红伟这样的“业内人士”而言,家庭固定电话也依旧是个稀罕物,不仅初装费高,上门安装也得排上几个月的队。随着程控交换机大规模投入使用,上世纪90年代初,固定电话才“飞入寻常百姓家”。据统计,到1998年,全市固定电话装机量已突破200万台。

  同样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天津先后开通127寻呼台和移动电话903局、引入被称为1G网络的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传呼机和“大哥大”进入了大众视野,天津也迎来了移动通信时代。腰上别个传呼机、手里拿着大哥大成为了当时的潮流。

  “1998年,我刚上班就在天津市长途电信局负责维修摩托罗拉模拟基站设备。当时,全市的基站数量一共才五六十座,十几公里一座基站,跟现在间隔两三百米的密度根本比不了,经常听见有人拿着‘大哥大’在大街上‘喂喂喂’地喊。”叶园笑着回忆,“记得我们去现场维修基站设备至少得两个人,一个人提着电脑和可能更换的备板备件,另一个人拎着行李箱大小的测试仪表和工具包。基站哪里出了问题也全靠人工挨个排查,没个一天的工夫回不来。现在,我们天津移动网管中心可实时监测覆盖全市的几万个基站,以及光缆、传输、核心网设备,还有家庭宽带、集团客户业务等运行情况,一旦哪里出了故障,马上就能接到告警和电子工单。”

  1994年,2G网络“诞生”;2009年1月,3G牌照正式发放;2013年12月,4G牌照“落地”,再到今年6月5G牌照正式出炉。25年间,老百姓的手机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多、信号越来越好。从打电话、发短信到上网冲浪,再到如今移动支付等各种智能化应用,移动通信变得无所不能、无处不在。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末,我市4G基站数达到60831个,建成5G基站1300多个,并打造了全国里程最长、基站最多的5G业务精品路线,实现了国内首个通过连片覆盖5G网络进行的5G+8K+VR视频直播。

  上网

  从家有一只“猫”到光纤入户5G到来

  网购、在线支付、共享单车……如果说现代人生活、现代社会发展离不开什么,网络一定是答案之一。但实际上,“上网”这件事走进普通人的生活也不过20多年的时间。

  1996年5月,天津开通了互联网。“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都会通过电话线接上一台被称为“猫”的调制解调器,用以拨号上网。那“滋滋吱吱”的拨号声成为了一代人的时代记忆。尽管那时的理论网速只有56K,点开一个网页倒杯水再回来都不一定能够打开,还只能看看网页、发发邮件,但网络仍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门。随后,BBS、新闻门户网站不断涌现,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短短几年就赶上了世界水平。

  时任长途电信局工程师的吴海燕亲历了这场快速的技术迭代。“1998年我休完产假回来上班,几个月间,半个机房都换上了新设备,仿佛一夜间自己什么都不会了。”我市的互联网通信技术及服务水平也在这场迭代中突飞猛进。作为当时我市最主要的网络提供商,2007年,天津联通确定了以FTTH光纤到户为主的光纤化建设方向;2009年开始推动“光纤入户”工程;2015年,实现100%光纤覆盖。目前,天津联通全市FTTH端口累计达611.32万个,光纤入户端口占比超过91%,具备千兆接入能力。

  在有线网络大步发展的同时,移动宽带的出现也为通信行业的发展和百姓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2009年,3G时代到来,有线网络“一统江湖”的市场地位被彻底打破。4G时代,手机上网速度更是由每秒几兆提高到百兆,聊天、购物、学习、娱乐、支付……移动宽带的高速率让随时随地上网成为了可能。如今,三大运营商均在津建设了5G网络,其下行峰值理论速率可达20Gbit/s,比4G网络快20倍,为“人物相联、物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搭建好了信息高速公路。

  据统计,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我市移动宽带、固定宽带下载速率分别跃居全国第3位、第4位。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末,我市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已达2.08万G。  

  从无到有,从慢到快……70年来,我市通信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为天津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让百姓生活更便捷、更智能。(津云新闻编辑李松达)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