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扎根基层奉献人民 推出精品讴歌时代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天津日报 作者:刘莉莉 编辑:曲璐琳 2019-10-15 07:56:00

内容提要:旗帜鲜明,铸造灵魂弘扬中国精神;奉献时代,凝心聚气鼓舞奋斗力量;笃定恒心,聚精会神打造文艺精品;扎根大地,情真意切服务人民群众。

如不能正常浏览请选用IE浏览器

  扎根基层奉献人民 推出精品讴歌时代

  ──写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之际

  天津北方网讯:旗帜鲜明,铸造灵魂弘扬中国精神;奉献时代,凝心聚气鼓舞奋斗力量;笃定恒心,聚精会神打造文艺精品;扎根大地,情真意切服务人民群众。

  五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文艺工作和文艺工作者寄予“不辜负时代召唤、不辜负人民期待,创造出更好更多的文艺精品,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的殷切希望。

  五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工作系列重要论述指引下,在市委高度重视、坚强领导下,全市文艺战线积极承担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鲜明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倾力扎根基层、倾心创作精品、倾情服务人民,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精准普惠的文化惠民让百姓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深入基层送文化、种文化……天津文艺事业呈现出百花齐放、蓬勃发展的生动景象。

  聚焦主题、拥抱时代,勇攀文艺高峰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8月19日,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结果揭晓,我市5部作品榜上有名,获奖作品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这是五年来我市文艺工作者凝心聚力、辛勤付出的回报,也是我市文艺创作繁荣发展的集中体现。

  2018年,我市出台实施《天津市促进影视剧繁荣发展扶持奖励办法》,设立专项资金对优秀影视剧作品给予实实在在的支持,一大批津产影视作品闪耀银幕荧屏。电视剧《换了人间》《永远的战友》、电影《周恩来回延安》等作品产生广泛影响,天津成为全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重要策源地。电视剧《啊,父老乡亲》《七日生》、电影《银河补习班》紧扣时代脉搏、聚焦百姓生活,推动我市现实题材创作再创佳绩。《有个学校叫南开》《小楼春秋》等电视纪录片传承城市历史文脉,挖掘讲述天津故事,引起热烈反响。

  五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走进实践深处,火热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扑下身子、沉下心去,把人民的冷暖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笔端,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潜心创作精品。在火热的创作氛围中,以“五个一工程”为龙头,围绕抗战胜利70周年、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建军90周年、党的十九大召开、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春天的故事》《康熙大帝》《钦差林则徐》《红高粱》《海棠红》《海河人家》《天津组曲》等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舞台作品不断涌现。小说《俗世奇人》《李海叔叔》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取得天津近年来文学创作重大突破。歌曲、广播剧、美术、书法、摄影、曲艺、杂技、民间文艺、文艺评论亦成果丰硕。

  精准入微、以文惠民,扮靓文化生活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抓好文化建设,增加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不断扎实深入的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构建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给海河儿女的幸福生活插上了“文化的翅膀”。

  全国首创“变补贴院团为直接补贴市民”的文化惠民卡,2015年首发6万张,今年增发至22.5万张,让越来越多的人花少钱、看好戏。逐年新增的郊区卡、学生卡、公益卡等“定制”服务,以及互动讲座、后台探班等丰富衍生活动,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剧场看演出,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农民点戏 戏进农家”工程自2016年启动,推出演出剧目“菜单”,把“什么时候看戏”“看什么戏”的选择权交给父老乡亲,保证每年向全市各乡镇免费送上一台好戏。近年来,工程精准对接基层需求,推出“手机扫码点戏”微信小程序,让服务更贴心、更便捷。同时坚持高标准,上演剧目必须是专业院团组织的精品剧目、保留剧目和获奖剧目,演出队伍必须由“名角”和国家一级演员带队。

  “名家经典惠民演出季”“戏曲进校园进乡村”“公益电影放映”等诸多品牌性惠民项目也都在持续实施。第六、第七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表彰中,我市基层文化单位受表彰数量连续名列前茅。与此同时,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标验收和农村基层文化供给不断提质增效,全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迈上新台阶。细致、精准的文化服务,扮靓了天津百姓的生活。

  深入基层、脚踏实地,轻骑兵驰骋津沽大地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

  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回信,勉励他们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同年12月1日,全市做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主题活动启动,各文艺单位和广大文艺工作者即刻积极响应。2018年11月,举办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授旗仪式,在一年来已经蔚然形成热潮的基础上,向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发出“再出发”倡议。

  春夏秋冬更迭变换,歌声墨香飘洒津门。由院团长、协会主席带队的40余支“红色文艺轻骑兵”活跃在津沽大地。他们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奔走在基层一线,活跃在津沽大地。仅2018年,就开展文艺演出和文化服务1000余场,参与演员达3000余人次,覆盖观众达30余万人。

  唱一曲皮黄韵悠扬,抖一个“包袱”笑满堂,歌一段旋律情真挚,演一篇故事多酣畅。在生产生活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小分队步伐轻快、精神抖擞,马不停蹄进乡村、到社区、下军营、入学校、走企业,在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精神食粮的同时,也收获灵感、砥砺品质,激发了为人民创作的热情。

  津腔津韵、唱响中国,展现天津魅力

  “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五年来,在我市举办的一系列对外人文交流和全国性、国际性重大活动中,广大文艺工作者勇挑大梁、不计名利、夙夜奔忙,展现出昂扬的精神风貌、高超的艺术水平。从中俄青少年冰球友谊赛、“一带一路”国家级访演,到第十三届全运会、第十届残运会开闭幕式文体展演、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彩车游行,“津腔”嘹亮、“津彩”汇聚,一次次向世界唱响中国之声、向全国展示天津之美。

  不论“戏曲大码头”“曲艺之乡”的美称,还是“歌唱家摇篮”“中国话剧摇篮”的佳誉,都述说着天津深厚的文化底蕴。五年来,我市充分发挥文艺资源优势,举办承办中国京剧节、中国曲艺节、全国大学生相声展演、“中国画卷”美术展、中国话剧诞辰110周年展演、中国·天津诗歌节等一系列活动,精心组织“中国京剧像音像集萃”工程剧目录制,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扩大了天津影响,彰显了天津文化魅力。(津云新闻编辑曲璐琳)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