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罗老汉“拽”挡板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王明浩 翟永冠 编辑:曲璐琳 2019-11-19 15:01:10

内容提要:11月9日下午4点半,天色阴暗。一听预报晚上有雨,70多岁的罗学发猛地从沙发上站了起来,习惯性四下找挡板。

 

  天津北方网讯:11月9日下午4点半,天色阴暗。一听预报晚上有雨,70多岁的罗学发猛地从沙发上站了起来,习惯性四下找挡板。

  “看我这脑子,怎么还想着挡板?搬了新家,已经‘拽’了。”回过味儿来,罗老汉长出一口气。当晚,秋雨淋漓,大风直刮,他一夜安眠。

  “拽”,在天津方言里是“扔”的意思。搁在一年多前,罗老汉可不敢“拽”挡板,一听要下雨,先要找挡板,更别想睡安稳觉。

  原来,罗学发住的地方叫同义庄,是天津市红桥区一处较大的棚户区。九河下梢天津卫,地势低洼,棚户区地势更低,遇雨便淹。为了阻挡水进屋,不知谁“发明”了挡板——和自家的门一样宽,快有门的一半高,上面有凹槽,能和门框铆在一块,边缘再塞上布或毛巾,保证“严丝合缝”。

  在同义庄,1917个棚户连成片,不管是民国时期建的青砖房,还是新中国刚成立时建的红砖房,或者唐山大地震后用炉灰渣砖搭建的临时安置房,挡板成了家家户户的“标配”。在有的人家,一块挡板用上好多年,父亲传儿子,母亲给闺女,成了“传家宝”。

  罗老汉的挡板,是上辈传下来的。1966年,20岁出头的罗学发成家,从父亲手里接过老木板。从此,“老物件”成了下雨时最大的“安全阀”。

  有一次下暴雨,水直往屋里灌。罗老汉着急忙慌,找不到挡板,抱了两袋面粉挡在门前,这才止住了水流。此后,未雨绸缪变成未雨“找板”。一见天阴欲雨,罗老汉先找挡板。

  堵脚下的雨水靠挡板,防头上的雨水就只能靠忍耐。

  “有段相声说,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有时候屋里雨太大,全家跑到街上避雨。这事儿并不夸张。”罗老汉说,“雨下得太大,怕房子塌了,可不得去街上避避?”

  下雨难捱,不下雨也难捱。

  棚户房里没有厕所,想方便只能去公共卫生间。头顶是错综复杂的电缆电线,脚边是杂七杂八的大小物件。临时小棚连成片,公共空间挤得满满当当,最窄的过道仅容一人侧身通过。赶上有人突发疾病,连担架都得斜着抬。

  外面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棚户区却像疮疤,长年累月依附于城市肌体。

  “但凡有法子,早搬走了!”罗学发说,一个月1000多元的收入,只够糊口,哪有钱搬新家?脚下的棚户区,就像一片泥淖地,裹住他的双脚,如果没人拉一把,真的爬不出来。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指出,棚户区改造事关千千万万群众安居乐业。我们的城市不能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脏乱差的棚户区。

  罗老汉的苦日子终于熬到了头。

  天津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17年到2019年实施市区棚户区改造“三年清零”计划,其中近一半任务在红桥。

  动迁干部上门来,帮助罗学发“量身定制”搬迁、补偿方案,还在周边帮助他购置了一套房子。房间宽敞明亮,小区配套齐全。

  搬家那天,罗老汉舍不得陪了自己大半辈子的挡板。他几次拿起,又几次放下。

  一旁的老伴儿嗔怪:“咱都住楼房了,你要这玩意儿干啥?赶紧拽了!”

  谁想一辈子窝在棚户区?谁想要这“祖传”的挡板?“都拽了!拽得越远越好!”罗学发说。

  今年11月1日,红桥区宣布,棚户区改造“三年清零”任务全面完成。和罗学发一样,红桥区3.33万户、超15万棚户区居民搬进新家。

  在全国范围内,截至2018年底,上亿名居民“出棚进楼”。随之而来的,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等加速推进,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住有所居”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津云新闻编辑曲璐琳)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