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妹纸、小宅男 他们是90后 更是白衣天使 抗疫一线的“青春成长日记”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 作者:霍艳华 编辑:付勇钧 2020-02-12 23:15:23

内容提要:60后、70后、80后会说,不懂现在的90后,在他们看来“工作并不是90后生命的一切”,90后却说“你们不懂我们90后的生活”。在天津支援武汉医疗队第一批和第二批共276名队员中,共有整整50名90后的医护人员,在亲友长辈们还对他们“一百个不放心”的时候,他们已经在疫情救治一线勇挑重担、独挡一面,虽然做着最危险工作,但是他们也在用阳光和正能量照耀着、感染着他人。

60后、70后、80后会说,不懂现在的90后,在他们看来“工作并不是90后生命的一切”,90后却说“你们不懂我们90后的生活”。在天津支援武汉医疗队第一批和第二批共276名队员中,共有整整50名90后的医护人员,在亲友长辈们还对他们“一百个不放心”的时候,他们已经在疫情救治一线勇挑重担、独挡一面,虽然做着最危险工作,但是他们也在用阳光和正能量照耀着、感染着他人。

内向妹子练出大嗓门

牛彦娥是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ICU的护士,作为天津市第一批支援武汉医疗队成员,她大年初二就抵达了武汉。回忆第一天工作时的情景,牛彦娥历历在目,她告诉记者,由于病区是一座废弃楼宇改建的,第一天很多办公设施设备还没有完全到位,办公区连纸都没有,医生的医嘱都是口头上开的。后来随着各种支援的到位后,医嘱才从手写、再到机打,一点点规范起来。

“这个还好”,牛彦娥说,“当时最着急的是药品种类不多,后面随着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地帮助武汉,口服药、输液药也都有了。”现在一些患者病情开始好转,牛彦娥心里特别高兴。

说到去湖北半个月的收获,牛彦娥兴奋地告诉记者认识了很多业界的“大咖”,学到了很多知识。别的不说,牛彦娥说跟她同班次的姐姐,说话办事就是两个字“利索”。

“比如回答患者的问题,我可能要说好几句,才能给患者解释清楚,而小姐姐很简洁的就能说的非常清楚,非常好理解,这是我需要学习的。”牛彦娥说。

“我以前挺内向的,沟通能力不是特别强,有问题也不敢问,说活也含含糊糊的,说话声音也小。”牛彦娥说。

这回到了湖北,牛彦娥可是练出来了,她说,在那说话声音小了不行啊,隔着防护服听不见啊,现在就得大声说,而且不沟通也不行了,每一个细节都要确定好,这次“逼得”牛彦娥倒是健谈了不少。

牛彦娥说,自己以前在单位的时候不是特别自信,有点胆小,有点自卑,当时报名去武汉的时候,她就先问护士长,对“年资”有要求吗,生怕自己帮不上,去了添麻烦。

而且牛彦娥瘦瘦小小的,很多同事就担心她,出发之前跟她说了现在疫情很严重的情况,有的甚至还哭着跟她说,她跟同事们说:“你们别跟我说了,再说我就要害怕了。”

而在湖北历练了半个月之后,再问牛彦娥现在感觉有自信了吗。

“一点都不害怕!感觉特别安全!我没问题!”干干脆脆的回答,让人感受不到以前她是那种怯生生的小姑娘。


当时怎么跟家里说报名去湖北的,牛彦娥略有得意地笑了起来,说自己“骗了”老公:“报名的时候我就象征性地和他‘商量’了一下,其实我心里打定主意了,我肯定报名。”

“他比较担心我,我继续‘骗’他说,我们护士长也报名了,肯定是护士长去,但是,我心里知道,肯定是我去,护士长是一个科室的大管家,家里这边少了她可是不行的。”牛彦娥说。

后来,要出发的消息来了,牛彦娥才淡定地告诉老公“我选上了。”

“我跟他说,能选上证明我很优秀啊。”虽然牛彦娥的老公觉得被骗了,但是也理解了爱人的决定,逗她说“没想到我媳妇觉悟还挺高。”于是就忙着帮牛彦娥准备东西。

当然,远在甘肃的爸爸妈妈牛彦娥不敢告诉。一直到了武汉开始工作,牛彦娥的大学同学才把事情告诉了她的大姐。长姐如母,问她不去行吗?

牛彦娥告诉大姐,她已经在这里了,千万不要告诉爸妈。后来牛彦娥的弟弟也知道了,爸爸妈妈这边才瞒不过去了。牛彦娥只好一边安慰,一边每天报平安。

有一天,牛彦娥告诉爸妈自己上凌晨4-8的班,但是他们不是知道,下了班之后,牛彦娥要脱防护服,进行消毒、洗澡的,需要9-10点才能回住地。结果回到住地一看手机,爸爸妈妈早上打了4个视频、好几通电话和发了好多条微信,牛彦娥赶紧回过去,那时候妈妈已经哭得满脸是泪。

“我就担心告诉他们出现这种情况。”牛彦娥无奈的说,“我跟他们说了,就算感染被隔离了,也能用手机,不要瞎担心。”

嘴上说着有些不耐烦,但是,牛彦娥还是留了同事的电话,找不到她,可以问问同事,让爸妈放心。

(亲戚给牛彦娥发来的鼓励微信)

在湖北期间,牛彦娥被当地百姓的热情感动了,她们医院所在社区的叔叔阿姨照顾周到体贴:“给我们好多水果,连洗衣液都帮我们准备好了,特别周到。”牛彦娥说,一开始她可是做了“环境艰苦”的准备了,“我还以为到这里要住帐篷呢。”

不过,在“红区”一天都带着口罩,脸和耳朵都磨破了,用牛彦娥的话说“大家的美貌都没了。”


前几天,牛彦娥在武汉度过了自己的29岁生日,生日当天她自己都不记得了,没想到医疗队里面的老师给了她一个惊喜,准备了生日蛋糕,当地社区的工作人员还用口琴给她吹奏了生日快乐歌。留在天津这边的同事,也开了视频给她“云”庆祝了生日。

“太意外了,没想到这辈子还能有这待遇,这绝对是我这辈子最难忘的生日了,太感动了。”牛彦娥说。

我报名,因为我是男生

车禹石是南开医院一位93年出生的男护士,这一次他作为第一批医疗队员去到了湖北。说到车禹石去武汉,南开医院急诊科的护士长苗茜真是忘不了当天报名时的情形,大年三十,前往湖北的消息一出,该院的护士们纷纷报名,没想到车禹石发给护士长的信息,让苗茜感动坏了,他说:“我虽然是一个护士,但是我是一个男人,我不让姐姐们、妹妹们挡在我前面。”

苗茜说,急诊的患者很多都是“急茬”,医生护士干脆利落、风风火火的感觉,但是车禹石不一样,说话柔声细语、稳稳当当、干活有条不紊,对谁都是客客气气的,爷爷奶奶的叫着,非常有礼貌,在急诊三年做到零投诉。

这次报名能用这样的话语抢着报名,苗茜说车禹石这次给她们的感觉很不一样,感觉挺“MAN”的。正是这种平时是暖男,关键时刻才显出男子汉本色的“反差萌”,让苗茜特别骄傲,有一种自家的孩子“BOY TO MAN”的自豪感。

其实车禹石去年10月份刚结婚,最近正准备要小孩,他跟护士长说“正是因为我还没有孩子,没有负担,一点负担没有。”

车禹石的这个决定也得到了全家支持,他的爱人也是护士,爱人也在单位里面报名去武汉了。

“我告诉我妈妈的时候,我以为她可能会哭,没想到我妈妈特别支持,为我感到骄傲。”车禹石说。

在湖北工作期间,车禹石也正像跟护士长报名时说的那样,尽量照顾着其他同事,像换氧气瓶这种力气活他都抢着干。

(车禹石在红区工作)

在湖北工作半个多月,车禹石说自己学到了很多,感控把关、感染防治等业务知识不断充实,而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工作,隔着护目镜里凝结的水汽扎针,车禹石说自己的技术也越来越熟练。对于患者,他也是多交流,尽量缓解患者的焦虑、恐慌情绪,小车的细致让病人们感到特别安心。

“16床的患者,特别温柔,每次都跟我说谢谢。”一声“感谢”就让小车感到开心。

车禹石说,现在前方各方面的工作已经理顺,护士们4个小时一个班,其中就包括凌晨0:00-4:00和4:00-8:00两个班次。

当记者问到他“半夜起得来吗?”时,车禹石说:“我擅长熬夜,没问题的。我身体底子好,平时没事骑车回家,好多年都没生病了。”

说车禹石的适应力强,那还真是不差,湖北那边天气比较湿冷,给队员们加了被子,小车说一床被子他也不觉得冷。吃的东西也很适应,他说这边饭做得很好吃,自己还胖了几斤呢。

随着工作步入正轨,护士们也轮换着开始休息,在休息日,车禹石就显出了比较“宅”的一面了。

“首先是关注新闻对疫情的报道,通过新闻我知道后面工作的压力还是挺大的,不过我有信心。”车禹石说。

除此之外,他也会看看电影,最近看了《囧妈》《宠爱》,也会和同伴们玩玩斗地主、王者荣耀。

“最近运气不错,以前每天3000欢乐豆都会输光了,最近赢了10000。”车禹石笑着说,他希望把游戏中的好运气带到工作中,能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康复,能越来越快地战胜疫情!

团队“老幺”变“前辈”

来自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ICU的王蕊是第一批、第二批医疗队中年纪最小的护士,1997年出生的她现在还不到23岁,不过,作为第二批援助湖北的医疗队队员,王蕊勇敢地战斗在“红区”一线。

(第一批第二批支援武汉医疗队年纪最小的王蕊)

一名97年出生的“小朋友”,王蕊跟很多参加过“非典”战斗的前辈相比,参与疫情防治还是第一次,她也坦言第一天的时候的确感到不安。

“非典的时候,我还上幼儿园呢。”王蕊笑着说,那时候她都不太懂什么是“非典”,只有放假在家被家长们逼着喝汤药的“悲惨”经历,“药太苦了,这个印象最深。”

17年间,王蕊憧憬着护士这个神圣的职业,一步步从幼儿园到护理一线,如今更是站在了“红区”抗疫,王蕊不但懂了什么是非典,也对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每天学习新的防疫知识,每天关注新的疫情信息,王蕊也从最初的不安,到了现在非常淡定了,她说只要做好防护,战胜疫情没问题!

“这段时间大学群里的同学知道我在湖北也都挺关心我的,她们也有比较紧张的,我就告诉说说这里的情况,让她们别害怕。”王蕊说来到“红区”工作一段时间后,说自己最大的变化就是承受能力变强了,她现在也可以“过来人”的身份劝慰同学们了。

不过,由于是在隔离区工作,护士们的工作还是要比以往繁重了不少,需要做发饭、收拾垃圾这些生活护理,同时,还得注意患者们的心理健康。虽然辛苦,但是王蕊说看着患者们康复,她就有力量了。

“我护理的一位患者是水利工程师,他在天津读的大学,现在由于工作原因也经常来天津,因此,对于天津特别有感情,说自己是半个天津人。一听我们是天津来的,觉得可亲切了。”说到自己印象深刻的事儿,王蕊想到还是病人。

由于得到了王蕊和同事们的精心护理,有一位准备出院的患者,特意回来看看她们,这让王蕊特别感动,也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成就感。

现在,王蕊在救治一线已经可以独挡一面了,可是在父母和前辈的眼中,她仍然是一个小姑娘。王蕊说,这里的姐姐们都很照顾她,每次下班都让她第一个出“红区”,不让她排队等着。

而王蕊的父母对她“自作主张”报名去湖北的决定虽然没有干涉,心里透着不舍,王蕊的爸爸在她临出发的那天,剥了三四个小时的榛子、核桃等坚果,让她带到湖北,一颗一粒都饱含深情。

而私下里,王蕊也是一个爱生活的活泼妹子,晒美食、打卡网红地……不仅如此,爱听相声上午王蕊还是一个“德云女孩”,最喜欢的“德云男神”是孟鹤堂,本来她已经和朋友们约好了春节去看德云社的演出,现在因为疫情,这个约定也只能延期了。不过王蕊坚信疫情很快就能过去,就像她说的那样“春天来了,希望如期而至!”

采访手记:

在与天津医疗救援队中的90后年轻医护人员交流时,记者能深深地感受到她们对于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心,也能感受到她们对于工作的那份纯真的责任感。

天津市第一批支援武汉医疗队副领队林春光对年轻医护人员在“红区”的表现给予了肯定,他说,天津医疗队的青年战士们生活上不惧艰苦,克服气候、饮食、言语等南北方差异;工作上听从指挥,规范操作、不畏风险,展现了坚毅、爽朗、豁达、果敢、扎实、肯干的海河儿女风采。他们在战“疫”一线严于律己、相互帮助、信心坚定、同舟共济,体现了青年医务工作者大无畏的使命与担当,其中38位年轻队员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火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他为这些年轻人“点赞”。

天津市第二批支援武汉医疗队联络员王伟作为一名80后的前辈,也为这些年轻人感到骄傲,他说:“都说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但在天津医疗队,90后队员们。珞珈山前,不堕凌云之志。千锤万凿在今日,烈火焚烧若等闲。多难兴邦,多难亦能炼人,愿武汉驰援之行,成为他们终身的财富。”(津云新闻记者霍艳华)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