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政绩观 干事创业造福人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天津日报 作者:钟彬 周成 编辑:刘颖 2020-09-28 13:58:21

内容提要: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绩观的重要论述,切实做到“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天津北方网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我们深入系统全面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纲领性文献之一。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的《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准确把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目标要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三篇文献中,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了党员干部的政绩观建设,指出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自觉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绩观的重要论述,切实做到“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首要的是回答好“政绩为谁而树”的问题。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和政权性质的试金石。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为多数人谋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同其他一切政党最显著的区别。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把为多数人谋利益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开展轰轰烈烈的建设运动,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转移工作重心,狠抓经济建设,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这是党永远不变的初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新时代,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和新要求,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医疗等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差异化、个性化的需要。兑现对人民的承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重点要回答好“树什么样的政绩”的问题。政绩是干部主政的成绩,是干部工作能力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和体现,也是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参照。在“树什么样的政绩”这个问题上,我们曾经有过片面的认识,一度把政绩和GDP等同起来,一段时间内“唯GDP论英雄”盛行。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只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忽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带来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在政绩考核时,“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明确了领导干部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政绩。需要指出的是,破除唯GDP论英雄不是不要GDP,而是政绩考核的指标更加多元化、更加合理。尽管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也没有变,我国发展还面临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只能在发展中解决。因此,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也不应改变。同时,在经济发展中我们要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的诉求,补齐民生短板,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等方面下功夫。

  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关键要回答好“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体现在各个方面,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生产关系的变革者。“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并非个人历史活动的简单堆积,而是个人社会作用的合力、总和,“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群众“是我们党不断战胜困难和风险,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坚信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自觉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依靠群众创造历史伟业,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发挥人民群众的无穷潜能;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虚心向群众学习,在群众面前甘当小学生,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深入群众、组织群众、帮助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凝聚起亿万人民的磅礴力量。

  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核心是要回答好“政绩由谁来评”的问题。党执政成效怎么样,领导干部政绩好不好,归根结底是要人民群众来评判,人民群众是检验我们党的工作成败得失的裁判员和最高评价者。毛泽东同志指出:共产党“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决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旨。”邓小平同志强调,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评判标准始终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个问题作出了一系列真知灼见的论述,反复指出“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人民群众是阅卷人,是检验党的工作成效的一把尺子,决不能用自我感觉代替群众评价。新时代,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不搞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创造出实实在在的、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业绩,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足感。

  [作者均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工业大学基地研究员,本文为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培养项目、天津市教委社科重大项目(2017JWZD29)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领航学者项目的研究成果]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