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国兴(左一)到村民家中走访
天津北方网讯:冬天的清晨寒风刺骨。天刚蒙蒙亮,宁河区俵口镇自由村党总支书记于国兴早已将全村街道里巷巡视了一遍。“每天转转看看,我心里踏实。”于国兴说。这一习惯他已保持多年了。
“我已步入花甲之年,但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参选村书记的初心和使命。‘全国劳动模范’这个称号于我而言,更多的是一份责任,激励我要为老百姓多办好事、多做实事。”于国兴坦诚地表示。
从2002年开始,于国兴一直担任村党总支书记。他把村里的事业挂在心上,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工作上。一方面鼓励、引导村民外出做工,发展劳务业,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投资建二、三产业,先后成立管道安装公司等8家企业,使全村400多人就业,人均年纯收入都在五万元以上。
自由村与附近的民主、解放、幸福、安全4个行政村,俗称“西五村”,人口众多,相互杂居,村级事务管理难度大。于国兴联合五村创新成立了“五联办”,自己作为牵头人协调统筹重要村务,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得到了群众广泛拥护。
自由村原有村级活动场所狭小,于国兴组织村集体班子成功流转土地4200平方米,筹集资金200余万元,建成集便民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人大代表工作站等于一体的村级活动场所,以及室外4000多平方米的健身广场,为五村村民的休闲娱乐提供了活动场所。他积极争取“一事一议”项目,多方筹集资金,硬化村内道路2万多平方米;铺设排污管网,使村内的主干道全部实现了硬化。
为保护七里海湿地生态环境,2018年,于国兴挨家挨户做工作,最终仅用15天就完成流转土地418亩和迁坟64座的硬任务,为全镇开了一个好头。今年以来,在于国兴带领下,自由村加大对村内的环境整治和拆违工作,使全村真正实现了垃圾的日产日清,基本实现了不见垃圾、没有死角、道路整洁、坑塘干净的良好环境。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路上,于国兴从未停下脚步。目前,自由村老年日间照料项目场所已完成装修;计划启动桶装水项目、污水管网改造工程、美化村庄环境工程;依托七里海优势,发展“稻蟹混养”项目,为村民开辟增收渠道。
说起为村里付出的辛苦,于国兴憨厚地笑着说:“大家选我当村书记是信任我,没有什么比大伙儿一句肯定的话更让我心甜的了!”(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