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扎根拔穷根 拳拳真心现真情──武清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纪实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天津日报 作者: 编辑:孙畅 2021-01-15 07:46:00

内容提要: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小康,饱含着中华民族对幸福的憧憬和期盼。实现全面小康,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初心使命。

  武清帮扶围场县共建成村级光伏扶贫电站154个,实现159个贫困村全覆盖。

  武清区与围场县开展“津承百万只肉羊全产业链项目”,帮助围场县改良品种、升级产业、打通销路。

  天津北方网讯: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小康,饱含着中华民族对幸福的憧憬和期盼。实现全面小康,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初心使命。为让全国人民一道迈入高质量小康社会,绘就先富帮后富、携手奔小康的伟大图景,武清区积极响应中央、市委号召,秉承“一家人一条心、一家人真情意、一家人同发力”理念,与受援地区广大干部群众一道,补短板、强弱项、打基础,共同书写了“拔穷根”“脱真贫”的奋斗故事。

  贫困户在泾川县扶贫车间制作服装

  静宁县三合乡光华村的村民(贫困户)在扶贫车间内,为电商平台生产的莜面装袋打包。

  激发动力摘穷帽 不等不靠真脱贫

  走进“平凉红牛”泾川鼎康肉牛育肥场,一头头健壮的枣红色的牛,一边咀嚼着含有燕麦、益生菌的营养餐,一边听着旋律优美的轻音乐,还能悠闲地在全自动牛体按摩刷上“按摩”身体。

  育肥场厂长李晓伟介绍,这里推行日本和牛全程饲养管理模式,达到科学喂养的目的。“现在我们饲喂所培育出的平凉红牛高端牛肉的品质可以和日本和牛的品质相媲美。”李晓伟骄傲地说。

  同在现场的泾川县旭康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程强补充道:“自从精准扶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武清区不仅带来了好干部,为我们的养殖发展提供了技术和交流机会,还带来了好项目,帮助我们提高平凉红牛的市场认知度。目前,天津市民在‘武清味道’电商平台和线下大型超市里都能买到平凉红牛相关产品,相信不远的将来我们平凉红牛一定会成为中国红牛。”

  如今“平凉红牛”已经创立了它的“纯种化”养殖品牌,这个带有浓郁黄土高原色彩的种群,也已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特色支柱产业。在同样属于平凉市的静宁县,一条围绕着“牛产业”打造的循环农业致富路也已铺就。

  在静宁县312国道沿线的草畜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拉牧草的车辆络绎不绝,界石铺镇陇上草牧业公司的张红霞介绍,她之前在家务农收入很不稳定,现在通过劳务培训学会了装载机驾驶技术,到公司上班后不仅有了固定收入,家中还种上了牧草养了牛,日子越来越好。张红霞装载的牧草,主要供应界石铺镇的平凉红牛供港养殖及创汇基地,牧草作为红牛的饲料,牛粪还能作为牧草的肥料,界石铺镇以供港肉牛养殖及出口创汇基地为核心,从不同角度切入饲草种植、肉牛养殖、畜肥生产还田等各个环节,走出了一条以畜带草、以草兴畜、畜肥还田的种养循环农业发展路子。

  谈及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果,界石铺镇镇长李高强喜笑颜开,他说在武清区项目技术资金等各个方面的扶持下,该镇因势利导,大力发展草畜产业,形成了一个草畜产业带动一二三产业循环发展的模式,促进了老百姓脱贫攻坚,推动了乡村振兴。

  产业扶贫成为激发受援地内生动力的强大力量,自2017年武清区与泾川县、静宁县开展多领域扶贫协作以来,统筹落实财政帮扶资金2.3亿余元,实施帮扶项目190余个,初步形成了“牛”“果”“菜”的三大特色产业。资金和项目到位以后,武清区积极帮助两县探索市场化合作机制,借助武清电商平台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搭建更加广泛的市场销售渠道,同时强化“造血”功能,把扶贫与扶志、扶智、扶技能、扶产业紧密结合起来,通过龙头企业对接市场、合作社组织生产,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主动全环节地参与到产业链条中,持续巩固扶贫成果。

  河北围场县牌楼乡东岔村,一排排海蓝色的光伏板在阴雨初霁的阳光下熠熠生辉,连绵近千米。村民刘万财介绍,那电表上跳跃的数字不仅显示的是发电量,更是大伙儿的“阳光收入”。刘万财和妻子李桂芹是居住在东岔村的一对70多岁的老夫妻,由于年老多病,二人已经丧失劳动能力,如今只有刚满20岁的孙子与他们一同生活,经济状况十分困难,正是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让这个家庭重燃了生活的希望。刘万财算了一笔账,电站租地收益每年2000多元,孙子在电站打工每月收入2000元,效益分红每年到手3000元,光伏电站项目每年可以给家里带来近3万元收入,大大改善了家庭的经济状况。更让刘万财欣喜的是,该项目与当地居民签订合同20年,这让全家持续稳定增收吃了一颗定心丸。

  牌楼乡东岔村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是武清帮扶围场县建设村级光伏扶贫电站项目中的一个。四年来,武清累计落实市、区两级帮扶资金1.4亿元,帮助围场县建成154座电站,覆盖全县159个贫困村。光伏电站收益用于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并实行收益“二次分配”,60%用于贫困户收益分配,40%用于发展村级小型公益事业。

  江达地理位置优越,是四川、青海、西藏三地的结合部,是国道317线进藏的第一县,也是藏东的门户。武清结合江达优势,提出在生态保护优先基础上提高产业扶贫的精准性,依托独特的交通、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旅游扶贫的举措。

  雪巴村祥水山庄项目投资1500万元,占地面积约 4000 平方米,是集休闲度假、餐饮、娱乐、住宿为一体旅游接待场所,建成后将为雪巴村全村参与旅游服务奠定基础。

  雪巴村祥水山庄项目只是多年来武清援助江达进行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近年,根据江达本地的实际需求,累计实施帮扶项目50个,除支持援建卡贡乡文化产业基地和雪巴村祥水山庄两个重点项目外,还涵盖配套当地异地搬迁居住点的超市、洗车场、汽修厂,以及协助当地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近就业的糌粑加工厂、菜籽油加工厂等带贫项目。

  泾川平凉红牛,静宁草畜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围场光伏电站,西藏祥水山庄……每一个产业项目都倾注了武清帮扶干部和当地干群的心血,凝结了他们的智慧。三年来,双方共克时艰,从产业立项、规划、实施,到最后开花结果,受援地区干部群众尝到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带来的甜头,更找到了不等不靠真脱贫的内生动力。

  泾川县朱家涧村村民李海玲种植的甜瓜

  静宁县城川镇红旗村阳光蔬菜大棚

   生活不愁有保障 民生福祉绘新篇

  “两不愁三保障”是脱贫攻坚的底线性任务,承载着民生期待,同时也是一块“试金石”,检验着脱贫工作的质量和成色。

  “通过大数据演示宏观的化学实验,令我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记住了实验现象和过程,不用再死记硬背结果了。”结束了化学实验课,静宁县甘沟中学高三一班的余盼盼,迫不及待分享喜悦。

  在崭新的实验室,黑板中央嵌着偌大的触控式电子教学设备,教室内实验器械一应俱全。据了解,武清帮助该校新建了数字化的化学实验室和物理实验室。武清对于静宁的教育扶贫,并不止于资金及硬件设施的投入。静宁县甘沟中学校长王天恩说:“我们学校有不少老师都去过武清的中学参观学习,这种互学互访是从2018年开始的。”

  几年来,武清累计投入教育资金233.52万元,为静宁贫困乡镇中心小学及初、高中配置教学多媒体设备,组织静宁教育领域人才到武清学习交流;先后援派26名武清教师到静宁挂职,覆盖小学至高中全部学年段。

  在脱贫攻坚奔小康的征程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绕不开的“硬骨头”。在围场县半截塔镇什八克村,从医12年的郝玉良讲述了村卫生室这些年的变化。“以前租民居给村民看病,几年换一个地方,空间不独立,没有能储存中草药的地方。现在我们这个卫生室是去年新建的,有专门的药品储备室,我的大药橱终于有地儿放了。”

  为解决围场县医疗卫生水平较差,诊疗服务能力不足,因病因残致贫率较高的难题,武清瞄准围场县基础设施短板,聚力基层群众医疗服务需求,全力支持围场基层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难题,2019年,筹措资金240万元,谋划实施涉及20个乡镇、38所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项目,惠及人口6353人。

  在静宁县甘沟镇雷黄村,崭新的卫生室矗立在村委会旁,卫生室内部布局规范,卫生室管理和工作制度也十分严格。“我们村离县城远,以前去看病,一趟要两个多小时。现在一般的病就在村里看,费用还能报销!”郜忠芳老人说,建标准化卫生室是武清给静宁贫困百姓办的一件大好事。

  为保证贫困户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更好防病,新卫生室建成后,村医与214户签约家庭医生协议,实行一户一档。“由医生定期进行跟踪服务,享受相关的医疗报销政策,最高能达70%。”卫生室坐诊村医黄高松介绍说。

  几年来,武清争取项目资金320万元,通过改建、新建、整合等多种方式,完成45个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维修,进一步增强了静宁县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为健康扶贫工作有序推进搭建阵地。 

  危房改造和道路、桥梁建设是一项情系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在威戎镇李沟村,50岁的李福牛,家中三口人,原来30多年一直住在破旧的土坯房里。“以前每逢下雨,尤其是遇上汛期,生怕房子随时会塌。”回忆之前的生活,李福牛眼含泪花。而现在,50平方米的新房内,客厅、卧室、厨房齐备,还通上了自来水。

  静宁县威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永强介绍:“武清投资对贫困户进行了危房改造,全镇危房全部清零。同时,还开展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镇上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围场县南山咀村村民出行的真实写照。南山咀村道路养护员杨凤文说:“以前的路是破旧老路,一下雨路面积水严重,就得靠人工清理。现在路修好了,下雨再也不怕了,来这旅游的人也多了,农民的收入越来越好了。”

  一条条通村达户的农村路,一座座巍峨挺立的桥梁,方便了村民的日常出行,也方便了特色农产品外运,更方便了外来游客旅游观光。三年来,武清为围场县建设桥梁11座,板涵2座,修建防洪堤4500余米,治理山洪沟800余米,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项目为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方便和利益。

  泾川县朱家涧村设施蔬菜园区

  骑着蜗牛追宝马 携手奋斗奔小康

  抬头是山,低头是山。“夹”在山旮旯里的朱家涧是泾川县深度贫困村,也是今年国务院挂牌督战的贫困村。“山大沟深路不平,十年九旱地绝收。”这是朱家涧村的真实写照。直到2020年2月,朱家涧村贫困发生率仍超过18%。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天津市武清区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来到了这个偏远小村,他们用心用情为朱家涧村开辟了一条脱贫路,叩响了梦寐以求的小康之门。

  自然环境恶劣、扶贫投入巨大、就地脱贫困难、返贫率高,是朱家涧村脱贫致富的“拦路虎”。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当地政府决定,搬家!2019年6月,朱家涧村125户彻底告别土窑洞,整村搬迁到王村街道的移民新村。搬离了穷窝窝,住进了新楼房,但远离了过去的田地,种啥吃啥?钱从哪来?老一辈的致富经不够用了,粗放发展的农业举步维艰,下一步究竟要怎么走? 

  朱家涧人所有的难,武清区都想到了。

  武清聚智聚力为朱家涧村谋良策,因地制宜探索经济发展新路子:穷在“农”上,也要富在“农”上!

  小农经济,不成规模怎么办?

  武清区先后落实东西部扶贫资金700余万元,建成朱家涧村设施蔬菜园区,1座日光温室、300座钢架大棚,免费分给朱家涧村每家每户。武清区和王村镇大手拉小手,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精准扶贫生产方式,为朱家涧村趟出一条产业脱贫之路。兴涧养殖、绿帆蔬菜、山河苗木3个专业合作社发挥扶贫带贫作用。在设施蔬菜园区,通过贫困户自主经营、流转经营和专业合作社帮带经营3种方式,带动贫困户全覆盖发展蔬菜产业。

  疫情影响,没有订单怎么办?

  武清区委、区政府连夜启动消费扶贫应急响应机制,第二天就制定了《武清区受援地区扶贫产品“进机关、进食堂、进家庭”工作方案》,动员全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通过食堂用餐、工会会费等“以购代捐”的方式采购。6月5日,第一批2万斤甜瓜装车发往武清区,6月19日,总价值106万余元的18万斤甜瓜全部送达武清。甜瓜虽小,却践行着两地“一家人一条心、一家人真情意、一家人同发力”的扶贫初心。

  脱贫以后,后续发展怎么办?

  2020年5月10日,武清区引进的“天津黑马──朱家涧水培韭菜”项目首批产品喜获丰收,更多天津特色品种将在朱家涧落地生根;6月19日,泾川县肖建中名师工作室挂牌成立,武清农技专家要在当地带出一支懂技术、善经营的队伍;6月,全力克服疫情影响,武清通过输转到省外和蔬菜园区就地就业,使朱家涧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100%就业;8月,“武清小兔拔拔萝卜泾川种植基地”落成,青萝卜与甜瓜间种,向土地要更大效益……

  不仅如此,位于京滨工业园的天津大禹节水公司捐赠价值31.67万元的滴水灌溉设施,武清区泗村店镇仓上村援助帮扶资金10万元、购置饲草收割车,武清和平之君服务中心针对28户未脱贫群众开展微捐助……两地“村企、村村、村与社会组织”主动结对解难题,搭建致富桥。

  “还希望武清区帮些什么?”

  “够咧。”

  面对提问,朱家涧村的老书记朱存录只回答了两个字。后来他说,武清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接下来他们要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奋斗出美好生活。说这话时,他挺了挺胸前的党徽,“ 以前的日子苦,苦到不敢相信现在的甜。我时刻记着,是党的好政策让我们修了路、盖了房、过上了好日子。”

  小康承载初心、小康属于人民。全面小康,是一个个家庭梦想成真、笑颜绽放的鲜活故事,是千千万万中国人不懈追求、改变命运的奋斗历程……在这项伟大的行动中,有你,有我,也有他。(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