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注重增强内生动力——代表委员热议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作者: 编辑:张麒麟 2021-03-05 10:25:39

内容提要:“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表示,我国人口众多,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粮食生产,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把着力点放在种子和耕地上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郭静原 徐 胥

全国人大代表魏后凯: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表示,我国人口众多,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粮食生产,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魏后凯代表表示,当前我国粮食供应相对充裕,能够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但从长远发展看,我国粮食安全仍存在诸多潜在风险因素,如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耕地撂荒现象严重,耕地“非农化”屡禁不止等。“随着粮食需求总量的不断增加,粮食总量供需缺口将会长期存在,供需结构性矛盾将日益凸显,未来保障粮食安全的任务将更为繁重。”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关键在于积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魏后凯代表认为,“十四五”时期,要把着力点放在种子和耕地上。就种子而言,关键是抓好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和种业产业化,要把良种联合攻关作为农业科技攻关的重中之重,加快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多措并举推进种业产业化,全面打好种业翻身仗;就耕地而言,重点是按照更高标准和质量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加大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治理力度,确保有限的耕地优先用于粮食生产,多途径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李云才: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副主委李云才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均突出强调,要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耕地问题事关全国粮食生产安全,这根弦要时刻紧绷。保护耕地,不仅要保护好耕地数量,更要提升耕地质量,提高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一是规范耕地占补平衡,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李云才委员表示,耕地占补平衡要做到“三个防止”。一是防止以次充好,严禁占优质土地、补劣质土地。二是防止以少充多,有些地方耕地占得多但补得少,没有严格按规定补齐。三是防止“寅吃卯粮”、只占不补。

二是改善耕地生产能力。要进一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对基本农田标准的要求,增加对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保障农业生产供给。

三是提高耕地质量。随着我国农业生产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提高耕地质量,防止生态污染、面源污染,做好耕地生态保护,加强土壤污染治理力度,特别是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要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保障轮作休耕面积。

李云才委员表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底线,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数字经济时代应强化反垄断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 景 李万祥

全国政协委员周世虹:

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平台经济快速壮大,虽然解决了不少消费痛点,但“大数据杀熟”“二选一”等问题日益凸显,出现了限制竞争、价格歧视等一系列垄断行为,损害了市场主体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此,国家部署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周世虹认为,国家对平台经济实施反垄断调查,一方面将规范和保护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重要手段。

周世虹委员表示,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反垄断,与平台经济发展迅速密切相关。“事实上,法律具有滞后性,立法者也很难预测到平台经济会成为反垄断法的执法重点。因此,需要进一步强化反垄断法律法规在平台经济领域的运用和监管。”周世虹委员表示,有关部门已经看到平台经济监管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日前,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制定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就是对平台经济反垄断执法行为的进一步规范。

鉴于平台经济是通过收集、运用数据资源形成竞争优势,周世虹委员建议下一步还应继续健全法律法规,严格规范数据收集行为,有效保护数据,有针对性地细化监管思路,增强执法针对性,提升监管科学性,保护市场公平竞争和消费者利益。

全国人大代表杨松:

“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刻改变着生产生活方式,数字经济时代已经到来,需要我们作出积极回应。”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学副校长杨松说。

杨松代表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对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提出了系统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对平台经济中算法共谋、数据滥用等各种不规范行为作出有效监管和制约,促进平台经济积极健康发展。”

“我国2008年开始实施的反垄断法,是规范竞争秩序、保护市场主体、完善市场结构的基本法。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和新问题。”杨松代表认为,在平台经济下,由于平台、数据、算法等因素的介入,潜在市场、竞争者及未来市场竞争存在高度不确定性。特别是数据算法可以为协同定价创造条件,形成共谋隐患,增加了滥用市场力量侵害消费者利益的风险。

“数据权利性质、边界、运行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反垄断法及其相关配套法规予以回应。例如,反垄断执法能力的建设、反垄断合规管理机制的建立,都需要尽快解决。”杨松代表说,“一部高质量的反垄断法,才能提升反垄断监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的市场经济体系,从根本上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国际竞争秩序提供中国方案。”

多方统筹规范城市住房市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彭 江 曾诗阳 贺浪莎 商 瑞

全国政协委员张少康: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高度重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加快完善长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张少康表示,要充分运用系统观念,将长租房发展、老旧小区改造、金融风险管控、房地产市场调控等各方面工作结合起来统筹考虑。

张少康委员建议,结合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多渠道筹集租赁住房房源。“我认为可以‘建一点、改一点、收一点’。‘建一点’是指在房源较为紧缺的地区,可以通过新增供应租赁住房用地,或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一批租赁住房。‘改一点’是指结合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和闲置非住宅(如商业办公用房等)改造等,盘活一批存量房屋,通过外部环境改造、内部功能优化等,新增改造筹集一批租赁房源。‘收一点’是指采用市场化手段,通过专业化企业运营的方式,将一批闲置的住房收集起来,统一服务标准后重新向市场出租,提高空置住房的利用效率。”

在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方面,张少康委员表示,可重点做好租赁房源工程建设改造标准的规范化、非住宅改造为租赁住房办事流程的规范化、企业资金监管的规范化、租赁双方权责的规范化等4个方面的规范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邱立成: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同时要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这对于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全国人大代表,民进中央委员、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邱立成表示。

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到2019年底已达到60.6%。“但城市在快速‘长大’过程中,暴露出一些短板、弱项,迫切需要统筹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解决‘城市病’问题。”邱立成代表说。

天津目前正构建“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力图以新发展理念来破解难题、优化完善城市布局。“‘津城’主要指天津城区,‘滨城’是滨海新区。打造双城格局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重大举措。”邱立成代表表示,双城发展就是要推动城市发展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形成“组团式”空间布局,避免城市发展“摊大饼”的弊病。

“双城发展要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高效,不能把新城又重复建设成另一个中心城区。”邱立成代表建议,要把新城真正打造为数字化、智能化的“未来城”“生态城”,要加快新城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双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这样才能实现城市发展“多中心化”。

以碳中和为目标推进转型升级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周 琳 王轶辰

全国政协委员朱定真: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学会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委员会委员朱定真表示,以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为导向,可以使各方更加坚定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产业转型和升级,走上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路径。

朱定真委员认为,如果碳排放量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气候风险将不断增大,并冲击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水资源安全等,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社会。“面对既要尽快减少排放,又要把对经济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的要求,应以碳中和为目标,多举措进行应对。”

朱定真委员表示,用碳中和来解决减排与发展的矛盾,要做到必要经济活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再增长。同时,还要积极发展碳捕集和封存等技术手段,“中和”掉已排放的部分,达到二氧化碳的人为移除与人为排放相抵消。

朱定真委员强调,碳中和之路不轻松,在加快技术创新的同时,要通过合理规划和政策引导实现碳中和。此外,还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的协同效应。“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这个目标,要减少化石能源消费量,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助力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全国人大代表孟庆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庆强表示,国家电网公司提出要积极服务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当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推动者”。为此,国网湖南电力积极服务能源转型,大力推动构建“新能源+储能”协同发展模式。

孟庆强代表说,国网湖南电力开展电池储能规划研究,重点研究储能规划、并网、运行、商业模式等关键问题;还成立了湖南省电机工程学会电力储能专业委员会,制定储能接入系统及并网相关规定,明确相关技术要求。

在示范工程方面,2019年国网湖南电力建成了长沙电池储能一期示范工程。孟庆强代表透露,长沙电池储能一期示范工程落地以来,已同多家公司签订了风电配套储能租赁服务合作合同,积极推动“新能源+储能租赁”商业模式广泛应用。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储能电站建设。

“国网湖南电力将着力破解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不足和新能源消纳困难等难题,确保湖南到‘十四五’末实现可再生能源消纳电量占比超过45%。”孟庆强代表说。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