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两个“老张”梦幻联动!确实,次元壁破了→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 作者:王晓明 编辑:李松达 2021-03-09 21:27:06

内容提要:从大年初三开始,讲述张伯礼院士战疫故事的定格动画作品《邻居老张这一年》在网上热播。片中的“老张”,是由“泥人张”演绎的。作为一项国家级非遗技艺,泥人张彩塑已经有近两百年的历史。近年,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下大力气进行红色主题和现实题材创作,用泥人张彩塑艺术的形式来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标志着泥人张彩塑新的高峰。

天津北方网讯:从大年初三开始,讲述张伯礼院士战疫故事的定格动画作品《邻居老张这一年》在网上热播。片中的“老张”,是由“泥人张”演绎的。作为一项国家级非遗技艺,泥人张彩塑已经有近两百年的历史。近年,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下大力气进行红色主题和现实题材创作,用泥人张彩塑艺术的形式来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标志着泥人张彩塑新的高峰。

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展厅

创新技艺打造“双张合璧”

用“天津泥人张”演绎“天津老张”,这样新奇的组合,被网友们称赞为天津的“双张合璧”。但是,用传统彩塑制作定格动画,对津云新媒体和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来说还是头一回。几分钟的短片背后,两个创作团队付出了一个多月的努力。

“泥人张有天津特色,而且也‘姓张’,同样是特别平民化的一种形象,在性格上跟老张也非常契合。”津云新媒体要闻中心策划人王聪告诉记者,人民英雄授勋后的转天,张伯礼院士就直接到医院给病人问诊看病,这让大家觉得他是一个既平凡又伟大的人。这样的触动让大家萌生一个想法,就是用泥人张彩塑制作一个网友们“耐看”又有天津元素的定格动画,用新媒体的方式把天津老张的故事讲给更多人。

“老张”第一时间回到工作岗位

按照设想,这套作品将通过“平凡的老张、逆行的老张、医者老张、教师老张、受人尊敬的老张、人民英雄老张”6个主题,塑造出邻居老张的形象。用泥人讲故事,本身就是泥人张的绝技,更何况张伯礼院士还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这个任务一下子让大家兴奋了起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当即组织4位骨干参加创作。但是,得知这套作品要做成动画片,这群工艺美术大师也挠了头。

几轮讨论之后,两个团队决定,借鉴木偶动画的经验,先制作出一组可以换装的活动泥人。活动人穿上量身定制的便装、正装、白大褂、防护服,戴上用无纺布制作的微型口罩,搭配上传神的头像,解决了让泥人动起来的难题。不同场景、前后工序同步穿插推进,节省时间。

用于拍摄的“活动人”

泥人版“邻居老张”

但即便如此,传统的彩塑工艺仍然难以赶上制作的时间节点。“我们做一个塑像,最快得一个月。而且做出来之后,津云后期制作也至少需要一个月。”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创作部负责人夏青告诉记者,泥塑做完之后需要晾干、烧制,然后才能彩绘,这就很难赶上成片上线发布的时间节点。

工作室大胆尝试,利用3D打印技术为彩塑工艺提速。完成一个全身泥稿,大概需要用时一个星期,定稿之后马上就可以扫描,算上处理数据、打印、修整等工序,完成一套作品只需要半个月。而且,3D打印规避了干燥、烧制工序可能出现的意外,可以确保成品率100%。

一些技术细节上的差异,也可以用现有的经验解决。比如树脂材料不吸水,大家就一边上色一边用吹风机吹。这样,彩绘之后的3D打印泥人,仍然能够完美呈现泥人张彩塑的艺术风格。

有了新的技术思路,时效难题解决了。而作品本身要讲好张伯礼故事、成功塑造邻居老张的英雄形象,还是要靠真实、生动的生活细节。

短片中买煎饼果子的片段,出自泥人张彩塑工作室高级工艺美术师、天津市工艺美术大师孙永升之手。从整体构思到细节处理,都是来自对生活的观察。“卖煎饼的姐姐,干活热了就把帽子摘了。虽然很辛苦,可还是染着头发,是很追求美的。张伯礼的手势,可以是来两个鸡蛋,也可以理解成两套。”孙永升说,自己就是要把张伯礼塑造成一个亲切、真实、来自百姓的老张。

买早点的“邻居老张”

疫情期间,孙永升也一直通过新闻关注着逆行武汉的张伯礼,最让他感动的,就是张伯礼自己签字做手术的故事。通过这次创作,他也用自己的手艺定格了这个瞬间。

3D打印的加入,让古老的非遗技艺和现代科技融合在一起。现代的桌椅、电脑、病床,以及许多细小物件,原本不适合用泥表现,却正是新材料的长项。老手艺和新技术,在创作者的精准把握下各展所长,塑造出了形神兼备的老张故事。小到煎饼摊上葱花、调料,蛋清蛋黄的碰撞融合,每个鸡蛋的色泽差别,甚至油条上不规则的坑坑洼洼,都真实细腻地呈现出来。

只用了半个月时间,7组张伯礼彩塑作品送到了津云新媒体的拍摄现场。这些带着温度和匠心的老张形象,超出了制作团队的想象。“没想到泥人张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出这么多组,而且完成度特别高。尤其是勋章,每一个细节都特别逼真,熠熠生辉的那种感觉。”王聪说。

彩塑人物和场景备齐了,接下来需要在绿幕前拍摄下所有的人物动作,再利用后期制作技术将人物、道具跟虚拟画面融合在一起。为了让活动人做出各种动作后仍然能够站立,制作团队就在鞋底上镶嵌磁铁;为了让举手投足更加自然,他们还引入提线木偶的技术进行辅助,终于让泥人老张在画面里动了起来。

“人民英雄”张伯礼

“邻居老张”逆行武汉

“邻居老张”载誉归来

“老少爷们儿们好,我是‘灌肠’……”短片中,著名相声演员周炜,用一口纯正天津味儿的配音,把老张的故事串联下来,让彩塑的形象更加亲切。

“周炜是天津人,在天津人心目中是很有地位的。请他配音,他非常开心地同意了。”王聪说,泥人张为故事塑了一个型,周炜声音的表达是给故事灌了一个魂,这样呈现出来的就是一个有人情味儿、有天津味儿的人民英雄形象。

周炜配音

大年初三,是张伯礼出征整一年的日子。短片一上线,就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广泛转载。满满的正能量加上新颖的呈现方式,让故事整体阅读量达到了206万,展示量达到1.3亿。

看到自己的作品动起来,而且收获这样的反响,泥人张彩塑工作室的创作团队为之振奋。“感觉很激动,自己做的作品走起来了,也算是开了先河了。”夏青告诉记者。塑造“人民英雄张伯礼”形象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毅谦则表示,这组作品既是对英雄的敬意,也是向所有抗疫一线人员致敬。

写实传神 历久弥新

“这个作品主要是表现青年人的朝气,木墩儿既是一个底座,又是作品的一部分。”泥人张彩塑工作室高级工艺美术师、天津市工艺美术大师张玉生,正在工作室创作自己的“木墩系列”作品。彩绘后的人物,身形、肤色、神情,都活灵活现。

张玉生和“木墩系列”作品

马上退休的张玉生已经跟泥巴打了43年交道,16岁那年中专恢复招生,他把“彩塑”理解成了“彩色塑料”,稀里糊涂考进了天津彩塑工作室。这也让他有机会师从第四代“泥人张”张铭等老一辈彩塑大师学习最传统的工艺。

纯净的胶泥,经过打浆、过滤、砸揉等一系列处理后,不仅质地细腻、可塑性强,而且不易变形、断裂。这样的泥料,使得泥人张彩塑技艺可以在方寸之间塑造出逼真的细节。自制的矿物颜料附着在泥塑上不够牢固,老“泥人张”就在颜料中加入蛋清。在张玉生看来,从创立之初“泥人张”就在材料和工艺上进行了众多创新,而这都是服务于创作的题材。

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使用的泥料

“做人物,咱能看见的东西,人物是最难表现的,尤其写实人物。所以它的所有的这些工艺,都是为了更便于表现人。泥里加入棉花,就像水泥里的钢筋一样,做手指、探出去的胳膊,没有这个拉力就容易断。”张玉生告诉记者。

泥人张的绝技,就是写实、传神的人物。徐悲鸿先生曾在《过津购泥人记》一文中称赞泥人张的作品“色雅而简、比例精确、骨格肯定、传神微妙”。在一百多年的传承和演进中,后人又引入了烧制工序和现代颜料,使泥塑作品更加耐久。写实、传神的风格,被完好的延续了下来。

如今,最为人熟知的泥人张彩塑形象非“梦娃”莫属。这个萌动可爱的红衣女孩,从2013年开始,通过中国梦系列公益广告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红遍了大江南北。这个泥娃娃,其实是个“八零后”。当时,工艺美术师林钢在河北省兴隆县半壁山采风,老乡家二妮坐在炕上向外张望的情景一下子印在了他的脑海,也成就了这个眼神中充满了憧憬的梦娃形象。

关注生活、见证时代,也正是泥人张彩塑能够引起人们共鸣的原因。在工作室的展厅里,从市井民俗到社会新风,从收音机到智能手机,时代的脚步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进入新时代,反映现实题材和主旋律的作品更加丰富了。

抗击疫情,“艺”不容辞。去年,泥人张彩塑工作室的工艺美术师们克服居家工作的种种不便,创作出了十余套抗疫人物作品。从人民英雄、医护人员、军人到快递小哥、社区工作者、普通居民,都成了他们创作的对象。

“这是一个符号化的形象,我并没有特指他的年龄、性别,他就是万千战疫英雄的一个代表。”《致敬白衣战士》的作者宋晓梅说,无论是军人、医生、教授还是小护士、普通人,穿上防护服走向一线的时候,都已经模糊了自己所有的身份,自己的作品就是要向这些“大白”致敬。

致敬白衣战士

钟南山

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抗击疫情题材作品

创新彩塑语言 讲述红色故事

通过“邻居老张”这样的创新,泥人张彩塑工作室也对3D打印的应用进行了很多思考。比如树脂材料光洁、细腻,表现皮肤质感有优势,也更容易塑造“细长腿”的现代人物形象。但是往“老张”面前的煎饼摊儿上一瞧,还是泥做的果子更质朴、更真实。正是这种传承与创新的统一,让泥人张彩塑在历史长河中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不变的,是泥土中写实、传神的魂。

近年来,作为本市的公益性创作单位,泥人张彩塑工作室更加专注红色主题和现实题材,推出了《启航·中共一大》《遵义会议》《近代百年看天津》《焦裕禄》《袁隆平》《杨善洲》等作品,用泥人张彩塑艺术来弘扬主旋律,让这门非遗手艺在新时代走向新的高峰。

遵义会议

“泥人是老百姓肯定能看懂的,它更符合老百姓的审美。”在泥人张彩塑工作室工艺美术师赵阳看来,泥人本身就贴近群众,泥人张写实传神、以小见大的特点使它尤其适合讲述红色故事。

现在,泥人张彩塑工作室正在积极创作《古田会议》《百年觉悟》两组彩塑作品,为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礼。融入了更多青年骨干的创作团队,力图从立意、形式上创新、提升,进一步借鉴雕塑的表现语言,让彩塑艺术与时俱进。

古田会议开创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先河,明确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要创作出形神兼备的作品,就必须塑造出这种信仰的力量。

创作团队决定,突破以往情节定格式的表现手法,以毛泽东、朱德和陈毅的群像为主,辅以红军战士的背景,通过人物的前后排列、高低错落,从人物表情等细节来反映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革命者们不同的性格、样貌和气质,用对信念的传神表达,把人物形象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我设计的青年毛泽东形象是非常坚定的,但是稍微紧缩眉头,因为前面的路还有很长。他习惯有个叉腰的动作,昂首挺胸眺望远方。我觉得这种精神就是《古田会议》要表现出来的。”赵阳告诉记者。宋晓梅根据历史照片创作出了一个挺立的朱德形象,照片中背在身后的手,被塑造成紧握的拳头。“要回到那个时代,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去感受他的性格,这个拳头就表现坚定的信心。”她说。

另一组作品《百年觉悟》,则更加突出了天津的地域特色。

泥人张彩塑工作室工艺美术师李佳告诉记者,创作团队多次前往觉悟社、周邓纪念馆实地学习、收集资料,走访专家学者。最终,他们没有选择社员们在觉悟社内开展活动的场景,而是选取周恩来、邓颖超、马骏、郭隆真、谌志笃、郑季清6位成员作为代表,用他们朝气蓬勃走出觉悟社的形象,展现奔向理想的动态。

“每个人物都大步往前走,表现对理想的这种追求。在他们眼里前方是光明的,他们看到了社会需要朝哪走,从年轻时代他们就有了这种理想和信念。”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工艺美术师栾光荣告诉记者,创作团队在场景中加入了皮箱、文件等点题的小物件,将主人公思想上的觉悟、行动上的觉悟,巧妙地融合在作品当中。

“我觉得泥人张彩塑的发展和传承不仅是技艺上的,还是思想、立意上的。努力创作出更多符合当下具有时代意义的彩塑作品,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彰显民族精神,才能把泥人张彩塑艺术传承和发展好。”赵阳说。

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作品

津云新闻记者 王晓明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