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升级 乐业安居(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编辑:邓坤伟 2021-03-31 10:13:23

内容提要:我的家乡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西历山村位于晋南沿黄台地,是一个有百余户、400多人的自然村,三面环沟、一面临坡,耕作条件差、耕地面积小。长期以来,恶劣的自然条件制约着村民依靠土地致富的步伐。随着各项富民政策落实到位,村民们埋头苦干,一步步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在农村,新房子对于村民来说,既是家底殷实的体现,也是生活水平提升的标志。

我的家乡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西历山村位于晋南沿黄台地,是一个有百余户、400多人的自然村,三面环沟、一面临坡,耕作条件差、耕地面积小。长期以来,恶劣的自然条件制约着村民依靠土地致富的步伐。随着各项富民政策落实到位,村民们埋头苦干,一步步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我高中毕业入伍参军,已有30多年不在村里生活,但一直关注着我们村的发展变化。回想起来,村里住房条件的改善是最明显的。

改革开放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激活了农村生产力。吃饱肚子、手有余钱的农民开始盖新房。他们推倒破旧的土坯房,建起一座座“土坯夹心”房。这种房以砖石打地基,前墙用砖砌至窗台,至顶多用土坯,后墙和侧墙面子用砖砌1米左右,里面则用夯土。门窗是新式的,门上平头锁,窗上花玻璃。内装修上,把墙刷得雪白,条件好的还要多留几个电插座,用来接电扇、录音机等家电。

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外出务工。有的开小饭馆,有的到建筑工地干活,还有的发挥一技之长办起企业,带领更多乡亲外出创业。村民腰包鼓了,在改善住房条件上花起了心思,一座座“一砖到顶”的房子在村里拔地而起,有的还做上了“地圈梁”。内装修变化最大,安装标准电路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许多人家里已是空调、冰箱、彩电等一应俱全。

近几年,“地圈梁”落后了。不少人家建起门房、厢房,而且全屋用混凝土浇筑,房屋更加安全。盖新房的村民们把城里楼房的配置当标配,排水设施也要齐备。有一些村民拾掇好村里的房子,还在镇上、县城购置了楼房。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们村的住房从土坯房到现浇混凝土房的变化,正是广大农村居民住房不断改善的缩影。

(作者秦相锋为山西省运城市慈善总会秘书长)

   原标题:村居升级 乐业安居(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