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有“大叙事” 也要抓住“小故事”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天津日报 作者: 编辑:刘颖 2021-04-07 10:11:52

内容提要:“‘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思政课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一课,而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提高思政课育人成效,要把学党史与学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引导青年学生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对话人:

  张  健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朱绍岳   本报评论员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思政课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一课,而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提高思政课育人成效,要把学党史与学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引导青年学生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朱绍岳: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更能教育、激励、启迪学生。目前,许多高校都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大思政课”的重点内容,探索生动新颖的方式方法,让党史学习教育在大学里“活起来”“火起来”,成为一门必修课。

  张健:我们党走过的这一百年,是一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历史,青年学子应当从中汲取力量、接续奋斗。这一百年,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创造的历史,对于青年学子来说,同样需要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历史是教科书也是清醒剂,同时也是营养剂,党史里的资源太丰富了,无论从哪个角度说,党史学习教育都是一门了解当代中国、升华思想境界的“必修课”。

  朱绍岳:理解“大思政课”的丰富内涵,重点在于理解“大”之意蕴。譬如在天津中医药大学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上,“人民英雄”张伯礼用亲身经历为学生讲“开学第一课”,全民抗疫作为鲜活的案例教材走进了课堂。优秀共产党员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最鲜活的“教材”,同样也拓宽了思政课的视野和内涵。您认为,我们应从哪些方面解读这个“大”字?

  张健:张伯礼教授虽非思政课专业老师,却讲出了令人为之动容的“思政第一课”。作为一名中医药专家,他以专业知识,讲述了中医药在抗疫斗争中的作用;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他以亲身经历讲述了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除了张伯礼,钟南山、张定宇、陈薇等抗疫英雄都参与了央视《开学第一课》的讲授。为什么他们能讲出一堂鲜活的思政课?关键在于视野宽广,能够从广阔的社会现实出发,以全民抗疫作为大课堂、大背景;还在于胸怀博大,把人民群众放在首位。从大背景到大主题,从大视野到大胸怀,这个“大”字,归根到底,就是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朱绍岳:迎接建党百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思政课承载的历史责任越来越大。走出教室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将鲜活事例贯穿于教学之中,就会在循循善诱中启迪学生心智,在润物无声中引导学生树立理想信念。

  张健:把思政课讲到学生心坎上,既要有“大叙事”,也要抓住“小故事”。疫情期间,一些谣言和负面声音在社会上传播,张伯礼院士在天津市大中小学生抗疫思政课上,就及时结合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用所见所闻和医学规范,澄清了事实真相,有力地回应了社会关切、疏导了社会情绪。同样,我们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旗帜鲜明抵制错误思想,靠的是摆事实讲道理,从小切口引出大背景,用小故事讲出大道理,这样,学生接受起来自然就入脑入心。

  朱绍岳:既要让课堂变得“活”起来,也要让学生 “动”起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将社会实践纳入思政课,比如,由思政课教师带队开展“红色社会实践”,重走红色路线、深入了解党的历史。在您看来,如何将党史学习教育、社会实践与思政课教学有机结合?

  张健:中国传统教育中讲究“知行合一”,对于思政课来说,既要在课堂上讲理论、讲故事,又要在这个主阵地之外,让学生们更多地走入社会实践,实现课堂的向外延伸。天津就有丰富的红色资源,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起来,比如盘山烈士陵园,从冀东抗战到解放战争,再到抗美援朝,这里安葬了3000多名革命先烈,参观的时候,让人感受到的心灵震撼非常之大,是书本上体会不到的。只有真正将思政课上到学生心坎里,让学生听出新收获,才能早日成长为堪当时代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