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好京津冀协同发展“试验田”── 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履行重大使命融入国家战略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 作者:日报万红 摄影王涛 编辑:孙畅 2021-07-01 09:58:02

内容提要:走进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一座座鳞次栉比的红砖小楼分外惹眼。

  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天津(滨海)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是我市重要的引才引智渠道,为更广泛吸引海内外人才、集聚高新技术项目,结合当下流行传播方式,日前开通了网上“直播间”,宣传招商引资政策,拉近滨海—中关村同世界的距离。

  天津北方网讯:走进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一座座鳞次栉比的红砖小楼分外惹眼。作为京津两市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共同体示范园区和重要举措,揭牌运营4年多以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协同创新积极融入国家战略,一马当先种好京津冀协同发展“试验田”,全力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瓣瓣同心、砥砺前行,攻坚克难、全力以赴,立足京津各自比较优势,一曲曲产业协同、自主创新的乐章,正在这片热土轰然奏响。

  位于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深之蓝水下新视界展厅,一台机器人正在水池里漫游,旁边的电视上播放着水下画面。据介绍,双目水下机器人白鲨pro可采集3D影像并实时传送给地面佩戴VR眼镜的人,让人“身临其境”。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扭住产业协同“牛鼻子”

  见到科芯(天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胡建龙时,他正带领技术工程师在大棚里为企业自主研发的小雪水肥机进行系统升级测试。放眼望去,绿油油的枝丫上结满了西红柿、黄瓜、茄子、辣椒,硕果累累。

  “这个智慧大棚里采用的是我们自主研发的‘AIPA’系统,也就是智慧决策型精准农业技术体系。比如,西红柿生长所需的温、光、水、气、肥等,旁边的传感器都会检测,以此来反向指导设备浇水施肥,形成生态闭环。”胡建龙说。

  在他看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是协同发展的沃土,是创新创业的福地。“企业从北京搬迁过来的这几年,我们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紧密结合,还筹建了自主创新技术研究院,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到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视察时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关心,更让我们坚定了以自主创新助力产业协同的目标和信心。”胡建龙说,“目前,科芯‘AIPA’智能农业还在山西投产运营了太谷区西曲河旱垣温室群、吕梁市拱棚设施果树栽培等5个基地,在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也有10个基地正式投产,还有多个农业种植生产基地正在建设,可以说是用实实在在的创新技术帮助农民增收。”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扭住产业协同“牛鼻子”,自2016年11月揭牌以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以“机制、政策、产业、服务”四个协同创新,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首先要做的就是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天津中关村科技园运营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毅说,“机制上,共建共管共运营;政策上,探索把中关村与滨海新区先行先试政策在园区交叉叠加覆盖;产业上,将北京高精尖产业研发优势、高端人才集聚优势与天津尤其是滨海新区的先进制造业、可开发空间承载、海空两港、成本等优势联合互补;服务上,做好延伸、拓展与优化。”

  牵手虽短,磨合很快。今年一季度,园区新增注册企业235家,同比增长221.9%;注册资本金83.75亿元,同比增长873.2%。自挂牌以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累计注册企业2400余家,注册资本金近900亿元,京蓝星清洗、威努特、卡雷尔机器人、英中石墨烯、科芯科技、百度等240余家优质项目相继落地,有效承接了高新技术企业转移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与滨海新区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产业协同优势逐步显现。

  落户滨海—中关村的卡雷尔机器人公司生产的用于展馆、展厅的导览米卡系列机器人。

  创新之火燎原

  创新基因持续迸发

  “中关村”是高科技的代名词。植入中关村基因,打造类中关村生态,经过多年发展,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创新之火早已燎原。

  “创造良好氛围,营造优质环境。”“让有创新梦想的人能够心无旁骛、有信心又有激情地投入到创新事业中。”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为这里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两年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不断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基因持续迸发,创新成果转化能力持续增强。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已拥有3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7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园区拥有5家市级众创空间,6家市级以上双创载体,26个离岸人才基地落地海外项目,吸引各类人才1500余人。

  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加快推进京津冀自主创新“策源地”建设。这几年,在创新精神驱动下,不少园区企业都在拥抱前沿科技,新突破、新成果层出不穷──

  飞图同辉的网数集群对讲机技术在武汉火神山医院实现应用,菲尔茨智能科技公司被评为2020中国建材服务业100强,天津赛优天然药物中阿联合研究中心项目入选2020年天津市“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认定清单,卡雷尔机器人实现了在滨海新区文旅、公安、疫情防控等多个场景的智能化应用……

  与此同时,还有园区不断提升的创新服务能力。

  今年年初,滨海新区发布了新一轮支持滨海—中关村科技园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现有政策支持体系,加快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天津样板。天津经开区也为支持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发展,成立了泰达产业引导基金,设立了泰达科技金融中心,重点支持符合产业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产业,市金融局还正式授权经开区在园区打造“天津商业保理创新发展基地”。

  随后,以企业为主体的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共同缔造理事会成立,在“企业一吹哨、政府马上到”的服务理念下,已顺利解决企业问题诉求59件,促成了政务服务工作站、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进驻园区。

  “我们将按照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以协同创新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党建引领,共同缔造,全力将园区10.3平方公里的土地打造成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示范区。”郑毅说。

  产业资源加速集聚

  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前不久,高济互联网医院、泛生子互联网医院、零氪科技互联网医院、太平洋互联网医院以及智云健康互联网医院等首批5家互联网医院领军企业集体签约落户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这一总投资规模约30亿元的集体落户,将成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数字医疗产业的新标杆。

  这样的集体签约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已不是第一次。

  今年年初,天津联汇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智能机器人研发总部项目、法施达(天津)技术有限公司、中电云脑健康医疗大数据运营平台与研究院项目等12个项目也集体签约,为区域产业阵容发展升级再添助力。

  围绕智能科技、生命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这三大主导产业以及科技服务业这一支撑,近几年,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全力打造“3+1”产业体系,产业定位日趋明确,产业资源加速集聚,产业集群规模初现,形成了以卡雷尔机器人、致导科技等为代表的智能科技产业,以赛优医药、仁合益康等为代表的生命大健康产业,以蓝星清洗、达因建材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以中国(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天津(滨海)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等为代表的科技服务产业。

  “园区将在服务好落户项目的前提下,持续发力招商引资,加快创新创业生态建设,吸引更多的优质项目落户,带动产业不断升级,全力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天津经开区党委常委、管委会副主任李涛表示。

  不仅仅是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据统计,2020年,滨海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项目1160个,协议投资额超过3147.39亿元。1月至5月,滨海新区承接非首都功能落地项目800个,投资额约970亿元。今年,滨海新区将重点打造京津冀配套完善“产业区”,调整完善载体功能和布局,形成一批新的承接载体主阵地,推进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项目全年达到1000个。

  引项目、搭平台、强服务、做示范,如今,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正在加速实现统一规划建设、统一产业布局、统一招商引智、统一运营管理、统一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产业规划和项目布局统筹,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

  到2025年,这里将初步构建成类中关村科技创新生态;到2030年,形成成熟的类中关村科技创新生态;到2035年,将全面建成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的引领区、吸引聚集全球创新资源的高地、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示范区。

  产业协同优势逐步显现

  今年一季度,园区新增注册企业235家,同比增长221.9%;注册资本金83.75亿元,同比增长873.2%。自挂牌以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累计注册企业2400余家,注册资本金近900亿元。

  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

  2020年,滨海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项目1160个,协议投资额超过3147.39亿元。1月至5月,滨海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落地项目800个,投资额约970亿元。(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