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蚊子”战斗力爆表!皮肤科专家提醒:夏末初秋防“虫咬皮炎”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 作者:赵颖妍 编辑:李松达 2021-08-27 23:17:43

内容提要:好不容易熬过了夏天,却栽倒在“秋蚊子”面前。

天津北方网讯:好不容易熬过了夏天,却栽倒在“秋蚊子”面前。立秋后,蚊子不但没消失,反而更加卖力,在皮肤上留下一个个经久不退的痕迹,红点肿包难以消退。立秋以来,市中研院接诊的“虫咬皮炎”患者明显增多。市中研附院皮肤二科主任医师聂振华提醒,夏末秋初依旧是蚊虫的活跃季节,更应该做好自我防护。

聂振华医生介绍,丘疹性荨麻疹又称“虫咬皮炎”,是指皮肤被昆虫叮咬后发生的局部皮肤过敏和炎症反应。往往分批发生于臂部、腰部及四肢,也可出现于颈部及躯干。突然发生的豌豆到指头大小的风团性红斑,呈纺锤形,皮损的长轴多与皮肤纹路平行;皮损顶端可有水疱、脓疱或结痂。有的患者可出现含清凉液体的大疱,有的为出血性水疱或风团;皮损常成批发生,数目不定,一般是 10 个左右,三五成群或零星散布;皮损处可见针尖大小的咬痕;皮损往往季节性复发,也常在晚间出现或加重,引起剧痒。经过 2-3 天或 1-2 周,皮损即消失,可遗留暂时的色素沉着。剧烈搔抓可引起皮抓破、血痂或继发性感染,有时引起湿疹化或苔藓样变,有的患者成年累月的不愈而转变成痒疹。

“大多数病例的发生与昆虫叮咬有关,常见的如跳蚤、虱子、螨、蚊、臭虫、蠓虫、蜂、蜱等,昆虫叮咬时注入皮肤的唾液可能导致人体出现过敏反应。由于昆虫种类不同和机体反应性的差异,可引起叮咬处不同的皮肤反应。丘疹性荨麻疹为多发疾病,部分虫类叮咬后伴随症状较严重,所以不要忽视小小的虫类叮咬。”聂振华建议,市民外出郊游时要扎好袖口、裤腿,室内要及时采取灭虫措施。晾晒衣被时最好不在树下晾晒,以免昆虫留在衣被子里。若因蚊虫叮咬患“虫咬皮炎”,皮损较轻者,可使用外用药物;皮损严重者可内服抗组胺药物,若皮损非常严重甚至出现系统症状如乏力、头晕、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津云新闻记者赵颖妍)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