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回声筒|以法律利剑惩处网络暴力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 作者:津云·津云观察工作室 编辑:付勇钧 2022-03-07 14:13:43

内容提要: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屡屡发生,少年刘学州不堪忍受网友的辱骂选择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德阳某女医生因恶意剪辑遭受网络暴力,因承受不了巨大的舆论压力而自杀。这些因网络暴力而产生的悲剧引发了全社会的热议和惋惜。如何进一步以法律途径有效规制网络暴力问题被提上议程。

天津北方网讯:在2022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李东生建议从三个方面完善网络暴力治理问题,即针对打击网络暴力进行专门立法,加大网暴事件中对施暴者的惩治力度以及落实网络平台主体责任。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屡屡发生,少年刘学州不堪忍受网友的辱骂选择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德阳某女医生因恶意剪辑遭受网络暴力,因承受不了巨大的舆论压力而自杀。这些因网络暴力而产生的悲剧引发了全社会的热议和惋惜。如何进一步以法律途径有效规制网络暴力问题被提上议程。

网络暴力通过借助互联网平台,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对受害人进行人肉搜索、辱骂、污蔑,与此同时,网络暴力背后的隐形“幕后推手”以及网络黑产对其他网民进行恶意引导,从而对受害者造成比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攻击更为严重的伤害,并且这种影响很难消除,甚至造成当事人“社会性死亡”。目前网络暴力呈现出攻击对象平民化、语言谩骂泛滥化等趋势。另外,过去的网络暴力多为偶发事件,但近年来网络暴力正越来越形成某种有组织、有策划的黑色产业链,一些从事网络暴力的个人和团体长期在海外从事此类非法活动。

网络治理是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已经出台了规范互联网活动的若干法律法规,但散见于民法典、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规范当中,尚未形成有效衔接的法律体系。网络暴力惩处也一直存在很多难点,例如定性难、取证难,启动维权的程序存在障碍等。随着网络暴力的花样翻新,“弹幕刷屏”“恶意剪辑”“词条侮辱”“私信轰炸”等新型网络暴力形式给监管带来了新难度。

要彻底切除网络暴力这一毒瘤,有效保护公众的隐私权、名誉权等权利,最终要走到法治的轨道上来。目前多位专家学者建议以反网络暴力专项立法的形式就预防和惩处网络暴力作出具体化、明确化的规定。制定统一的反网络暴力专项立法,就网络暴力的定性、类型,违法主体的确定及需承担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网络平台的审查、监督义务等进行明确规定,有助于提高法律的适用性和衔接性,明确各部门的监督职责,使对网络空间的治理更具体系性,形成合力。

对于网络空间综合治理来说,仅靠惩罚网络暴力是不够的,网络暴力的根源之一在于网民对虚假信息的判断能力,对网络情绪宣泄的控制能力、深度思考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的欠缺,需要通过更深入、广泛的宣传教育提升公众的互联网行为规范性,提高全社会反网络暴力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观念。(作者:天津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赵希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