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线医疗用户规模达2.98亿 线上诊疗如何扬长避短?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 作者:日报韩爱青 王倩 编辑:孙畅 2022-08-06 09:08:47

内容提要:82岁的刘铁臣老人患有慢性病,以前去医院看病开药,从挂号、问诊到取药,环节众多,劳心费力。后来,在子女的帮助下,刘大爷不仅学会了在天津微医互联网医院挂号、与医生线上交流,还学会在平台上通过打电话、拍照片、视频连线等方式问诊。他说,互联网医疗平台让他和家人、周围的邻居们都感受到便捷,无论是看慢性病还是日常买药都十分方便,还能享受医保,足不出户就可以解决大部分的医疗问题。

  天津北方网讯:82岁的刘铁臣老人患有慢性病,以前去医院看病开药,从挂号、问诊到取药,环节众多,劳心费力。后来,在子女的帮助下,刘大爷不仅学会了在天津微医互联网医院挂号、与医生线上交流,还学会在平台上通过打电话、拍照片、视频连线等方式问诊。他说,互联网医疗平台让他和家人、周围的邻居们都感受到便捷,无论是看慢性病还是日常买药都十分方便,还能享受医保,足不出户就可以解决大部分的医疗问题。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今年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21年12月,我国在线医疗用户规模达2.98亿,同比增长38.7%。记者从我市卫生健康委获悉,截至2021年底,全市已经审批设立的互联网医院共80家,其中三级医疗机构设立的互联网医院共16家。全市三级医疗机构互联网医院日均诊疗量达3600余人次。

  迅速发展的线上诊疗在方便市民看病的同时,也因不同原因而出现问题,对此,市卫生健康委将互联网诊疗纳入全市医疗质量控制体系,组织各专业市级质量控制中心,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确保互联网诊疗的质量和医疗安全。

  优势 特别适合需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 

  65岁的张丽珠大娘患有高血压,老伴儿有多年的糖尿病病史,两人要长期看病吃药。家住南开区的她,以前只能乘坐公交车,几经辗转到河西区的一家三甲医院看病,很不方便。从2020年开始,他们在天津微医互联网医院看病开药。“病情稳定的时候3个月去线下医院检查一次就行,剩下看病、开药都不用出门,在手机上和医生交流,大夫给开完药,第二天药就送上门了,手机上买药还能使用医保,太方便了。”张丽珠大娘说,给他们线上诊疗的医生还建立了患者群,有问题医生随时解答。不久前一天半夜,老伴儿突然低血糖,可把她吓坏了,赶紧在微信群里求助医生,医生问清状况后,有针对性地教她应急的方法,很快,她老伴儿的血糖就恢复了正常。

  张丽珠说的这位医生名叫宋淑萍,2年前,她还是天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这位有着30多年临床经验的三甲医院的医生,如今成了一名即能线下坐诊,又能线上为患者服务的全能医生。提起“转型经历”,宋淑萍说,刚接触互联网医疗服务时,她也曾经打过问号,但当了解到天津微医互联网医院这一平台的服务能力、保障能力,特别是疫情期间,她亲身体会到互联网医疗服务对患者发挥的不可替代作用后,她成为了这里的一名全职医生。“在我看来,在线诊疗适合很多种类的问诊服务,尤其适合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

  有过到医院看病经历的患者想必都不会陌生:每次去看病都得带着病历本、各种检查证明等,但在线上问诊就不用这么麻烦。正如本报此前的报道所说,天津微医互联网医院“四朵云”服务中,“云管理”平台通过打通患者各种公卫健康相关数据等手段,实现“个人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全联全通,在这个平台上问诊,医生能看到系统内患者各项检查检验数据。更重要的是,这些患者档案、信息等,都由专门的机构监管,不会存在患者隐私泄露等风险。

  宋淑萍举例说,比如慢病患者通常都在线下医院进行过详细检查,获得明确诊断,且治疗方案明确。微医互联网医院会在系统中储存线上问诊患者的就诊信息等,所以患者在平台进行线上问诊时,她能够看到患者之前的问诊记录、诊断报告等详细信息,这时再根据患者问诊时的状况,就可以有针对性的适当调整治疗方案、用药方案,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这是互联网医疗服务的一项巨大优势。

  宋淑萍告诉记者,我市对线上诊疗的质控管理非常严格。比如,以前她在线下医院给患者看病开药,药方只要药师审核即可。但现在她给患者开具处方后,要经过药师审方合格后,处方才会流转到药房,药房工作人员才能给患者拿药。此外,天津微医互联网医院还有用药指导服务团队,会通过电话回访患者进行用药指导服务,这会让患者的就医体验感和信任感大大提升,而这项服务,在传统医院是难以实现的。“对于患者来说,看起来只是得到了一盒药,一个处方,但很多患者不知道的是,这是我们审核、质控等几个团队在后台默默地服务。”

  于莹也曾是一家三级医院的医生,目前是天津微医互联网医院的专职医生。她说线上诊疗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等限制,随时为患者服务。比如疫情期间,她曾经被封控在家20多天,但这丝毫不影响她在互联网医院出诊,她每天都要在医院接诊七八十例患者和咨询者,最多的一天接诊了120多例。“一般来说,在线诊疗的患者,大多是复诊购药的慢病患者。通过线上问诊,以及我们的送药到家服务,患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寻医取药,减少了疫情外出风险,也避免了短时间无法看病、取药的焦虑。”

  截至2021年12月,天津微医互联网医院线上线下一体化日门诊量已超过1万人次。

  发展 我市已审批设立80家互联网医院 

  市卫生健康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着力解决群众普遍关注的“挂号难”问题,切实提升患者就医感受,该委持续推进各相关医疗机构整合线上线下医疗资源,将互联网医院作为解决群众“挂号难”的有力手段。“2019年,天津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和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根据各自专科医院特点,率先建设启用了互联网医院。两家医院不断完善组织保障和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运行,均实现了平台预约、挂号、在线问诊、线上处方、智能缴费并可在线医保结算、药品物流配送(包括冷链药品)、用药咨询等服务。”

  另外,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市卫生健康委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和互联网诊疗优势,着力推进我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互联网诊疗工作发展,互联网医院建设工作进入快车道。2020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互联网医院、市肿瘤医院互联网医院等相继审批设立启用,通过线上诊疗减少患者交叉感染风险,为解决疫情期间群众正常就医难题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互联网医院,备案了17项互联网诊疗科目,组织1127名医生取得互联网诊疗资质,上线42个科室,日诊疗量达2000多人次,占该院门诊日均总诊疗量的20%左右。在疫情期间有力地为群众提供了良好的医疗资源,让群众在家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工作人员说,为此该委还组织召开专门会议,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互联网医院建设管理经验向我市大型综合医院和重点专科医院推广。2021年,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市第五中心医院等医疗机构相继设立启用了互联网医院,市人民医院、市第三中心医院、市胸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武清区人民医院和北辰医院等医院纷纷启动了互联网医院建设。

  问题 虽然方便但也存在不规范 

  不久前,杨女士的父亲脚踝突然肿起来还伴随着疼痛,因为家距离医院比较远,杨女士想先线上咨询一下医生。她先在一个平台上选择了一位线上诊疗量比较高的医生,上传图文信息后,对方表示可能是深静脉血栓,要去线下医院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抗凝。一听这个,可把老爷子吓坏了。杨女士赶紧安慰父亲,又在其他平台找医生图文问诊,结果却得出了不同的诊断结果,有的说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有的说可能是药物副作用、有的认为是滑膜炎。最后杨女士带着父亲去线下医院就诊,最终判定是因为其活动过量导致的滑膜炎。在医生指导下对症治疗,症状很快缓解。杨女士说:“线上诊疗方便,但有时不太靠谱。”

  我市一位三甲医院的医生告诉记者,线上诊疗原本的定位就是常见病、慢性病的复诊。这种方式虽然方便,但对于患者突然出现的病症,因为没有办法线上做检查,医生仅能依靠患者提供的一些图片和文字来判断,很难真实还原病情,因此无法作出准确的判断。

  网上购药也是“互联网+医疗”的一项内容。但在购药平台上购买处方药,却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情况。市民白女士曾经数次在网上为母亲购买控制血压的药品,因为是处方药,需要上传处方,由医师审核后才能购买,但是她每次只需选择线下确诊疾病是该药的适应症即可,根本不用上传处方便很快能通过验证买药,“我买处方药前,上网查询一下药品的适应症,按照这个填写就能买药,不需要处方。”

  还有的购药平台,声称专业医师审核,但其实医师每次都是问同样的问题“以前是否用过该药品”“是否出现过敏情况”等等,回答后同样不用上传处方,就能开出药品。“问的问题都一样,固定模式,感觉根本没有所谓的医师坐诊,就是AI机器自动回复,自动开处方。”

  对此,天津微医互联网医院的于莹医生告诉记者,正规的互联网医院,必须由有执业资格的医生开具电子处方,不能使用AI等代替,且处方应该有医生的签名、互联网医院电子章。”

  监管 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市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的工作人员介绍,我市将互联网诊疗纳入全市医疗质量控制体系,组织各专业市级质量控制中心,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我们要求各互联网医院设立专门部门管理互联网诊疗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药学服务、信息技术等。”同时要求各互联网医院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制度、互联网诊疗相关的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医务人员培训考核制度、患者知情同意制度、处方管理制度、电子病历管理制度、信息系统使用管理制度等,促进互联网诊疗健康发展,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近年来,我国不断出台多项政策,规范互联网诊疗。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旨在提升医疗卫生现代化管理水平。其后,又陆续出台了《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等规范性文件。

  今年,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制定的《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发布。针对互联网诊疗中处方审核、隐私保护、诊疗质控等社会关注点进行了详细规定。

  《细则》明确,上网能看什么病,必须符合复诊条件。要求患者就诊时应当提供具有明确诊断的病历资料,如门诊病历、住院病历、出院小结、诊断证明等,由接诊医师留存相关资料,并判断是否符合复诊条件。当患者病情出现变化、本次就诊经医师判断为首诊或存在其他不适宜互联网诊疗的情况时,接诊医师应当立即终止互联网诊疗活动,并引导患者到实体医疗机构就诊。

  严禁“先药后方”。《细则》规定,处方应由接诊医师本人开具,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处方药应当凭医师处方销售、调剂和使用。严禁在处方开具前向患者提供药品。医师接诊前需进行实名认证,确保由本人提供诊疗服务。其他人员、人工智能软件等不得冒用、替代医师本人提供诊疗服务。各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当负责对在该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的人员进行监管。

  监管诊疗质量,线上线下一体化。根据《细则》,互联网诊疗行为的过程及结果都必须进行完整记录,病历、处方等关键信息的流转应可追溯,以此确保互联网诊疗全过程都在法规的监控和保护范围内。

  隐私保护,明确权责关系。《细则》明确要求,医疗机构应建立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隐私保护等制度,并与相关合作方签订协议,明确各方权责关系。

  专家 新规可有效控制线上诊疗风险 

  天津大学法学院刘海安教授表示,互联网诊疗依托网络的便捷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患者的成本,但是也存在很大的隐患。比如医生资质、医生诊疗的规范性、获取患者病情信息的准确性、个人信息安全等方面都存在风险,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网络诊疗意向。如果不能有效控制诊疗风险就无法发挥互联网诊疗的积极作用。

  新颁布的《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从医疗机构监管、人员监管、业务监管、质量安全监管及监管责任等方面明确了监管措施及监管责任,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互联网诊疗的规范性、安全性。值得关注的一个细节是,该《细则》明确了诊疗的范围及医生针对不适合互联网诊疗病患的处理方式,将互联网诊疗限于复诊的范围内,对医生而言避免了其面对首次就诊没有检查结果可供判断的“困扰”,对患者而言降低了因误诊带来的风险。

  为保证在互联网医院的就医效果,他提出如下一些建议:首先,选择权威的、有品牌保证的医院就诊,比如选择三甲医院开设的互联网医院;其次,选择权威的、有口碑保证的医生就诊,有些好医生不一定在三甲医院工作,或者曾经在三甲医院工作,其能力和口碑都有保证,可以作为就诊的重要选择;最后,准备齐所涉病症的材料,以便医生准确问诊。(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