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好一粒种 守护中国粮──记市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水稻研究所)研究员时晓伟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 作者:日报杜洋洋 编辑:孙畅 2022-10-15 09:59:58

内容提要:温婉和气、脚穿一双陈旧的运动鞋,裤腿儿和鞋子上时常沾着泥土……在津郊的麦田里,总是活跃着这样一位奔波忙碌的女性身影。她就是市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水稻研究所)研究员时晓伟。

  天津北方网讯: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怀有多少真情。

  温婉和气、脚穿一双陈旧的运动鞋,裤腿儿和鞋子上时常沾着泥土……在津郊的麦田里,总是活跃着这样一位奔波忙碌的女性身影。她就是市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水稻研究所)研究员时晓伟。

  2000年7月,时晓伟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来到天津研发小麦育种。小麦根据品质不同,分为弱筋小麦、中筋小麦和强筋小麦。当时,我国强筋小麦主要依靠进口。作为一名党员的时晓伟深知,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事关农民增产增收,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于是,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快育成强筋高产小麦品种,努力解决这一问题。

  针对天津都市型农业特点和华北地区气候生态条件,时晓伟与科研团队一起制定了强筋小麦育种方向。他们广泛收集国内外资源,进行本地鉴定筛选,选育出强筋春小麦津强1号,于2001年以特用品种通过市级审定。为进一步改良津强1号的不良农艺性状,她与课题组人员利用津强1号与辽春10号正反交陆续选育出津强2号、3号、4号、5号、6号,其中津强5号和津强6号在2009年荣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做麦田守护者,让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时晓伟还首创了由南繁加代、穿梭育种、品质综合评价和试验示范同步进行的小麦高效育种技术方法,将小麦从组配杂交组合到品系稳定的六年6代缩短为三年8代,显著提高了育种进程和新品种选育质量。

  与田野为伴、以小麦为友。到今年,时晓伟从事强筋小麦育种工作已有22年。作为主要育成者,她共选育出14个强筋、高产春小麦品种,7个优质高产冬小麦品种,育成的强筋小麦品种累计推广1000万亩以上,品质可与进口强筋小麦媲美。如今,河北、内蒙古等全国多地,都种上了天津的“明星”小麦品种,小麦产业正沿着高质量发展之路阔步前进。

  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时晓伟倍感光荣,也深感责任重大。她激动地说:“今后,我将继续和团队同事一起,胸怀‘国之大者’,发扬只争朝夕精神,以攻破‘卡脖子’技术为己任,继续在小麦育种上下功夫、深钻研,让中国碗装满中国粮。”(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