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我答对了三道题,是所有人里最多的”“爷爷奶奶,这些月饼都是我们亲手做的,快尝尝,好吃不”……今天是中秋节。在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阿热勒乡夏玛勒巴格村天津云账户援建的“自习鸽”项目基地内,昨日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秋节主题活动,“自习鸽”员工和村里的孩子们在喜庆的氛围中,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现场制作冰皮月饼,感受中华民族大家庭传统文化的魅力。
普及传统文化
2021年,云账户在夏玛勒巴格村打造共同富裕实践基地,创新提出“自习+养鸽”的模式,即肉鸽养殖基地和自习室配套,兼顾盈利和学习。孩子们经常到基地开设的“梦想自习室”阅读、学习,参与多种课内外活动;当地村民则可以投身肉鸽养殖产业,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昨日下午,村里的30多名孩子结伴来到“自习鸽”基地参加中秋节主题活动。讲故事、猜谜语、填诗词、接成语,现场丰富的趣味活动,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大家边学边玩,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氛围当中。
“中秋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已经传承了千百年,有谁知道相关的故事吗?”孩子们聚精会神仔细地听着,认真地思考着答案。“我知道,我知道。”9岁的阿卜杜热合曼快速举起手,还没来得及放下就抢着说道:“嫦娥奔月。”阿卜杜热合曼的回答很正确,顺利赢得了奖品——一块香甜软糯的月饼。看到小伙伴们羡慕的表情,她那红扑扑的小脸儿上写满了骄傲。
传承中华美德
过中秋,吃月饼当然是不能少的。昨日一大早,“自习鸽”的工作人员就采购了面粉、白糖、奶油和模具,提前做好面团和馅料,等着孩子们的到来。
“这些都是什么?颜色好漂亮呀。”孩子们围成了一圈儿,好奇地盯着桌子上各式各样的食材。在现场制作冰皮月饼环节,孩子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和示范下,把面团压成薄薄的圆形,再把馅料揉成球状,最后把做成的椭圆形月饼坯子放到模具里轻轻地一按一推,一个个小巧精致的冰皮月饼就做好了。
“等一下,大家先别吃。咱们把月饼送到村里的养老院,让爷爷奶奶们先尝尝,好不好?”11岁的依布拉依木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不久前,他参加了“自习鸽”基地组织的敬老爱老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同老人们只相处了短短半天时间,但他心里一直挂念着爷爷奶奶们。
依布拉依木的提议立刻得到小伙伴们的赞同,大家兴冲冲地带上刚做好的月饼来到了村里的养老院。“爷爷奶奶,我们又来啦。”见孩子们托着一大盘月饼满头大汗地跑进院子,老人们的脸上笑开了花,欢声笑语伴着明媚的阳光,洒满了整个小院。养老院负责人笑着说,在中秋节这个举家团圆的特殊日子,孩子们为老人送来的不仅仅是香甜的月饼,更多的是带来了温暖和陪伴。孝亲敬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了。
助力乡村振兴
“村民们不仅掌握了养殖技术,获得了经济收入,也有了更主动的学习意识。”据“自习鸽”基地负责人连振隆介绍,两年多来,“自习鸽”基地养殖规模和产品销路逐步扩大,村民员工的月人均收入从原来的800多元涨到3200多元,基地开设的普通话培训班也很受大家欢迎。如今,员工们日常工作交流已经基本能用普通话完成。
此外,为了助力孩子们的学习和健康成长,“自习鸽”基地开辟了总计200多平方米的自习室,免费向员工和村里的孩子们开放。
连振隆表示,云账户将持续加大对“自习鸽”基地项目的扶持力度,继续做好肉鸽养殖产业,提升产品附加值,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同时,以“自习鸽”基地为依托,开展更加丰富的文化活动,陪伴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为当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进乡村振兴,助力村民们过上美好生活。(津云新闻编辑王舒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