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的演出、文化范的天津礼物、生动的天津故事——这些都是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天津各大文博场馆吸引游客的亮点,众多游客融入到文旅场景中,感受到天津城市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来听交通广播记者郑毅的报道:
(演出现场音:哟,时候不早了,我先带大伙转转咱们天津的西关街鬼市,这个地方都是凌晨开张,天亮收摊……)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里,沉浸式演绎展《津门往事》每天都会在张园纪念馆上演,演出突破了“展板+展品+解说员”的传统形式,融入演艺、氛围营造、科技及互动的手段,展现了“帝国的黄昏、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天津解放、百项第一”五个部分,让历史鲜活的呈现在游客面前。沉浸式演绎展《津门往事》导演李浩铭说:
(录音:演出打造天津市文旅一个沉浸式城市故事会的国家试点,因为讲的是津门往事,或多或少会有跟张园有联系的故事,包括在张园原有的历史故事的背景下,会有一些演绎的部分,不完全是戏剧的方式,还有一部分是讲解。)
在这场沉浸式演绎中,游客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全程跟随五名演员,以小人物的视角,从主楼到副楼移步换景,重回100多年前风云变幻的历史岁月,辽宁游客刘先生说:
(录音:我从辽宁铁岭来的。张学良旧居,五大道,开开眼界,还有庆王府,感觉挺很好,有既有现代化的建筑,又有早些年代的一些古迹,感觉受益匪浅。还会来。)
假期期间,走进文博场馆的游客增多,为满足游客参观游览需求,张园博物馆增加了演出场次,每天都有多场《津门往事》沉浸式演出上演,北方对外演艺交流公司宣传运营部负责人王晶说:
(录音:游客和观众朋友,对于内容的观览的模式已经有了一些新的要求,以前一些比较传统的博物馆,观众在空间里停留和他愿意去了解沟通的欲望渐渐在降低,反而倒是一些能够为大家提供美感或者是能够让大家更身临其境的实一些比较实物实景化的布置,越来越受到游客观众朋友的欢迎。所以说我们往这个方面稍微多努力了一些。)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期间,李叔同故居纪念馆推出“叔同之夜”主题活动,国庆当天参观人数超过1500人,刷新建馆以来的最高记录。听歌曲《送别》,参观“海河之子李叔同”展览,园林小憩,与“叔同先生的猫”嬉戏……游客们在故居里领略着别样的参观体验。为了增添节日喜庆气氛,纪念馆工作人员为游客赠送“福”字;还增加了讲解场次。同时,纪念馆还以李叔同的《断食日志》为创意,推出了特色茶饮等具有文化范的天津礼物,天津博物馆副馆长、李叔同故居纪念馆馆长沈岩说:
(录音:用文创产品讲好大师的故事,让文物活起来是我们博物馆的在新时代的一个使命,我觉得城市礼物应该是能够最能代表城市底蕴的人或事,那么李叔同先生他是中国近代第一位由天津出生而走向世界的人,他也是在国际上海内外享誉盛名的人,应该说是我们天津闪亮的名片。我们在研究大师的这些史料的过程当中,发现了他《断食日志》是一篇非常重要的一个代表作,对于健康也是十分的关注,我们就和天津百年老字号来合作,我们希望能够感受到大师文化的魅力,也能够体会和接纳大师的养生的一些常识跟理念。)
除此之外,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本市各大文博场馆活动同样异彩纷呈,天津博物馆推出《德化白瓷精品展》等新展览和晋国《青铜器中的动物森林》等新活动,天津美术馆推出 “图灵花园——沉浸交互MR数字艺术大展”等22项展览及文化活动,让观众在假期里不但能欣赏到珍贵的文物,还能在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中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据统计,国庆当天,天津博物馆、天津美术馆、李叔同故居纪念馆参观人数突破3.1万人,三馆票务预约系统全都约满,刷新了三馆建馆以来的历史记录。(记者郑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