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已获批组建17家全国重点实验室 去年围绕12条重点产业链组建20家创新联合体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 作者:日报胡萌伟 编辑:刘颖 2024-04-29 09:21:27

内容提要:京津冀创新协同是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着力点,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应有之义。

  天津北方网讯:京津冀创新协同是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着力点,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应有之义。在昨天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科技创新协同”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市科技局局长朱玉兵介绍了我市持续推动京津冀创新协同走深走实的进展情况。

  建立多层面合作机制方面,我市与科技部召开了部市工作会商会议,与中国工程院、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立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科技创新协同专题工作组,组建了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联盟。

  打造科技协同创新平台方面,获批组建17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实现历史性突破,其中联合京、冀单位共同建设6家。积极推进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天津中心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差异化共建8家技术创新平台。中国医学科学院天津医学健康研究院、北京纳通骨科生产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促成科技成果来津转化方面,天开园、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等协同创新载体加快建设,截至目前,天开园已入驻北京来源企业128家、河北来源企业78家。京津冀三地成果网实现融通汇聚,近9000项成果对我市企业开放共享,2023年我市吸纳来自北京的技术合同额151.6亿元,同比增长了84.7%以上。

  推动科研协同攻关和资源开放共享方面,去年三地联合组织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40项,组织协同创新项目、院市合作项目68项。建成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平台,全市3766台(套)大型仪器与京、冀地区实现共享,京、冀地区2.18万台(套)大型仪器向我市开放服务。

  我市将以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为新的起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持续拓展创新协同的深度和广度,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奋勇争先、善作善成。

  全力争取战略科技力量在津布局。把主动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作为京津冀创新协同的发力方向,持续深化部市、院市、校市、企市合作,大力引进重点平台、重大项目、高端人才等创新资源。聚焦元素有机化学、化学工程等领域创建全国重点实验室,争取全市总量突破20家。发挥好中国医学科学院天津医学健康研究院的“桥头堡”作用,争取中国医学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病原研究所、药物研究所等创新资源在津布局。

  强化关键技术协同攻关。一方面,强化基础研究合作。坚持从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中凝练基础科学问题,吸引和集聚高水平科研力量联合攻关,促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与产业发展相互融通。另一方面,强化关键技术攻关。去年,围绕12条重点产业链,组建了20家创新联合体,其中,联合京、冀两地资源共建的有16家。

  大力推进区域内科技成果转化。一方面,依托天津科技资源和制造业配套优势,聚力打造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持续拓展成果转化的机制和渠道,探索“北京研发、天津转化”协作模式。另一方面,发挥市场化的科技服务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独特作用,通过政策的支持和市场化的机制,持续导入京冀地区的概念验证、检验检测、知识产权服务、成果孵化等方面的科创资源,强化科技服务业“大协同”。同时,加强天开园、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等科创载体建设,全力打造“类中关村”创新生态。

  协同推进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近期,三地正在研究制定协同推进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提质增效的行动方案,按照“目标一致、平台共建、机制统一、协同发展”的原则,聚焦区域差异化平台打造、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重点内容,建体系、提能力、聚资源、出成效,努力将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打造成为京津冀协同创新的战略节点和重要动力源。(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