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北方网讯:“看,我做的竹编画,我要把它摆在书桌前!”家住北辰区泰来西里社区的青少年刘彤,正向奶奶展示着在社区夏令营中亲手制作的非遗手工。
泰来西里社区聚集青少年“文化传承+道德引领+志愿服务”,携手辰希青少年社工中心策划开展“古风国韵”青少年暑期夏令营,以互动集章形式吸引青少年“沉浸式”学习传承非遗文化,在丰富辖区青少年儿童暑期生活的同时,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学习有收获,成长有进步”的暑假。
日前,社区暑期国风夏令营开营仪式暨首场非遗主题活动在社区活动室成功举办。泰来西里社区书记为夏令营的17名首批学员颁发了“小小非遗传承人”集章卡,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夏令营的各项活动,多学习非遗知识,随后,首场非遗文化活动便正式开启。
活动中,青少年社工与来自浙江传媒学院的“扬帆计划”大学生志愿者于永佳一起,用风趣幽默的讲解,结合精美的PPT,为社区青少年讲解了关于竹编技艺的传说故事、历史和文化底蕴以及制作方法,并手把手教小朋友们制作一幅简易的竹编画。青少年们探着小脑袋,一步步地跟着社工和志愿者学习,不仅做到了学习非遗技艺,还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去发掘非遗技艺的无限可能。
竹编画课堂即将结束时,社工老师为每位小学员的学员证上都盖上了学习打卡印章。据了解,此次社区国风夏令营共包含五节课程,围绕非遗之声、非遗之味、非遗之美、非遗之自然、非遗之节气等主题,打造丰富多彩的国学体验,寓教于乐,寓学于趣,提高孩子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开展暑期国风夏令营系列活动,不仅是为了让青少年在学习和制作的过程中感受非遗的魅力,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学非遗、玩非遗、传非遗。更是引导社区青少年儿童度过安全、快乐、有意义的暑期。社区也将继续努力,用实际行动解决暑期孩童‘看护难’问题,关心关爱青少年儿童成长,营造和谐友善的社区文化氛围。为落实‘辰兴十干·五解五促’主题活动要求,聚焦群众需求贡献泰来西里社区的力量。”社区居委会主任表示。
(天津日报记者韩爱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