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做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 推动全会精神在天津落地生根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 作者:霍艳华 蒲永河 编辑:付勇钧 2024-08-03 08:53:25

内容提要:8月1日,天津市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工作动员会召开,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落实中央和市委关于宣讲工作的部署要求,对我市宣讲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编者按:8月1日,天津市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工作动员会召开,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落实中央和市委关于宣讲工作的部署要求,对我市宣讲工作进行动员部署。会上,静海区、津云新媒体集团和基层宣讲员田源、王博文、成卫东作交流发言。我们现将发言摘编如下,以便大家学习共享。

静海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颖

“点”“线”“面”齐发力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静海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郭颖

近年来,静海区理论宣讲工作形成了点上聚焦、线上发力、多面开花的多维格局,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点”上深挖,让特色宣讲资源串珠成链。面对宣讲资源分散的现实问题,我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以“时代静海”宣讲团成立为契机,搭建百名宣讲人才库,成立5个特色宣讲小组,形成专家讲理论、骨干讲政策、模范讲故事、基层讲实践、文艺传党音的队伍层次。在“理润津沽”宣讲品牌带动下,我们依托“我的宣讲故事”“基层宣讲员风采展播”等活动,培养出“五色花”宣讲团、“静海青年说”、蒲公英宣讲团、草根宣讲团等10支特色队伍,遴选出杨俊林等35个宣讲典型、《东风之行 圆梦之旅》等15个精品课程。2022年以来,宣讲3600余场,覆盖受众14万人次。微宣讲视频《“一红一绿”的乡村振兴图》《芦花情》等在党建网、津云等平台广泛展播。

“线”上发力,让创新宣讲机制引来活水。为了最大程度激发宣讲活力,我们不断在理念、模式、形式上进行创新,不断为宣讲注入源头活水。我们厘清三重理念:一是坚持让群众讲给群众听,挑选政治觉悟高、表达能力强的宣讲员,解决“谁来讲”的问题;二是坚持把党“想说的”和人民群众“想听的”结合起来,形成6大类65项宣讲菜单,解决“讲什么”的问题;三是坚持群众在哪里,宣讲的流动课堂就开到哪里,把“你讲我听”变成炕头唠家常、地里解难题,解决“怎么讲”的问题。我们优化“领导干部带头讲、专家学者辅导讲、‘时代静海’巡回讲、研学活动互动讲、宣讲专栏线上讲”的“五讲”宣讲模式,坚持“一镇一特色”,举办系列基层宣讲会、专题备课会及“七讲七进”活动,形成广泛热烈的宣讲声势。我们探索文艺化的形式,尝试用“诗词”诉说静海故事、用京剧讲述身边故事,积极适应广大农村社区受众特点,创作快板、三句半、情景剧等体裁丰富、脍炙人口的宣讲作品,将“高大上”的宣讲内容变得更加“接地气”,让听众坐得住、听得进、记得牢。

“面”上拓展,让基层宣讲阵地充满活力。始终坚持“群众聚在哪、阵地就设在哪、宣讲就讲到哪”。壮大群众自发阵地,深化“板凳讲堂”“墙根宣讲”“围炉夜话”“大槐树下宣讲”“凉亭课堂”等各类载体实效,在时间、听众、形式上因地制宜,引导群众自发唠家常、话发展、说振兴,带动全域掀起热潮。盘活流动阵地,广泛调动党组织书记、道德模范、志愿者、“五美宣讲员”等,化身行走的宣讲队,进田间、礼堂、工坊、家门,用乡音传党音。打造云端阵地,利用“报、台、网、微、端、屏”等平台,开设“党员干部说忠诚”“青言青语”等专栏,让宣讲由“一时一地”拓展为“随时随地”,打造理论宣讲的“指尖课堂”。

接下来,静海区将继续坚持守正创新,聚焦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组建区委宣讲团,用好各级各类宣讲队伍,整合宣讲资源、创新宣讲形式,深入基层开展一系列面对面、互动化、分众化宣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实现党的理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为天津奋力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局面贡献静海力量。

天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田源

用好理论宣讲步工作法 争当全会精神宣讲排头兵

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师团成员

天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田源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近年来,我积极投身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用青春“理响”激扬奋进之力,矢志在讲好党的创新理论中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于是,我坚持“天线”“地气”一起接,把党的创新理论与群众普遍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力求用易于接受的方式把理论讲深、讲透、讲活。通过宣讲,我总结出基层理论宣讲工作五步法

第一步顺势而为精选题。做好理论宣讲,首先要聚焦主题主线,只有紧跟和市委决策部署,让选题与中央精神同步、与市委要求契合、与基层群众需求同频,才能发挥好宣讲的“传声筒”作用。第二步是搜集资料广储备宣讲,需要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比如,宣讲全会精神,不仅要查阅全会决定、公报等政策文件,还应系统梳理总书记提出的与改革相关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我还经常深入一线调研,将鲜活数据、生动案例融入宣讲内容。第精益求精勤打磨。这需要精心编撰讲稿和课件,在内容上力求全面准确结构上力求层次分明形式上力求图文并茂,并结合受众需求等常态性打磨优化。重视反馈快调整我会依据听众抬头率、点头率、微表情迅速调整宣讲内容的详略、理论的深浅、节奏的快慢躬身入局真践行。我想宣讲不仅要讲,更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做好宣讲的后半篇文章。于是,我鼓励青年学生成为“学”的主角、“讲”的主力,带领他们深入企业、农村、校园、社区宣讲党的创新理论,看着一张张年轻的面庞、一双双聚精会神的眼睛,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理论的魅力。

当前,宣讲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基层理论宣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我将按照本次动员会部署要求,认真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充沛的情感、饱满的热情投入宣讲,着力提升三个方面的技巧和能力:一是理论联系实际讲的能力,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进一步讲明、讲深、讲活、讲透,特别要用大白话讲清、讲大道理。二是交流互动讲的能力通过更加灵活多样的设问式引导、活动式参与、沉浸式体验,让基层群众真正融进来、切实听进去。三是通俗易懂讲的能力,接地气、有温度更有穿透力的话语把党的理论成果原汁原味、有滋有味送到基层。我想,这样才能更好地增进与听众间的共情共鸣共振。

用宣讲滋养初心、淬炼灵魂。在新的征程上,我将与所有基层理论宣讲员一道,争当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坚定拥护者、积极推动者、忠实实践者努力将的党的创新理论成果遍撒津沽大地,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天津篇章贡献力量

红桥区“时代新人话新篇”宣讲团成员、外卖配送员王博文

“新”聚力 传递党的“好声音”

红桥区“时代新人话新篇”宣讲团成员、外卖配送员 王博文

我做外卖配送工作已经5年了,走街串巷中,我深切体会到外卖员是一份传递温暖和爱的职业,愈加感受到一名“城市摆渡人”的责任,也有了分享的冲动。一开始,我主要是在送餐之余,积极参加垃圾分类、反诈宣传等活动,在志愿服务中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后来,我从网上看到红桥区要举办“时代新人话新篇”宣讲比赛,便马上报名参加。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站在宣讲台上进行宣讲,虽然不尽完美,但依然获得了阵阵掌声。我想,大家之所以对我说的内容感兴趣,更多是被我所代表的千千万万热爱生活、勤劳奋斗的劳动者的故事所打动。那时,我告诉自己,以后有机会一定努力多讲、讲好,让更多的人了解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也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感受到大家对他们的关注和关心。幸运的是,通过比赛,我被选入了红桥区“时代新人话新篇”宣讲团,从此真正开启了我的宣讲之路。

一年来,我与其他“时代新人”宣讲员们组成小分队开展“七进”巡讲,深入街道社区,开设“职工课堂”,把自己和身边人劳动筑梦的故事分享给大家,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奋斗与成长经历走进大众视野,累计开展义务宣讲40余场次,受众数千余人次。每一次的宣讲经历,都让我更深切地体会到了宣讲的力量,同时也感受到自己肩上的压力,也更加增强了我继续前进的勇气、斗志和力量,更加坚定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我感觉,从理论学习到理解再到宣讲,全程要贯穿一个生动性。一场成功的宣讲不在于理论有多么深奥,而是在于大家愿不愿听,能不能接受,所以还是要从受众身边的事、最关心的事讲起。所以,和社区群众在一起时,我拉家常、说“方言”,讲清楚惠民政策、服务措施;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企业职工在一起时,我分享通过诚实劳动实现人生价值的故事;和青少年学生在一起时,我宣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激励展现青春作为,我将个人体验、人生感悟融入宣讲中,用身边的事影响身边人,让自己的宣讲更加“接地气”“冒热气”“有生气”。

不啻微芒,造炬成阳。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作为一名普通外卖员,我恰逢盛世,从全会精神中汲取精神滋养,倍感幸福;作为一名基层青年宣讲员,能够亲身参加全会精神宣讲工作,更是倍感光荣和自豪。我会发挥好青年人的优势,努力做基层理论宣讲的学习者、实践者、传播者,用真挚的情感、鲜活的事例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讲生动,感染和激励更多平凡而又充满朝气的年轻人,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用实干担当时代重任。

津云新媒体集团网媒中心主任张璟

创新话语方式 拓展形式载体

切实增强理论宣讲的感染力、吸引力、传播力

津云新媒体集团网媒中心主任 张璟

近年来,津云新媒体集团网媒中心不断探索,积极实践,通过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力求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是践行“四力”,担起新时代媒体人责任。人们常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好的宣讲素材,同样如此,当然,对于新时代媒体人来说,就是要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只有走进基层一线,来到群众身边,才能讲出最美最动听的故事。物业管理一直是城市基层治理的“老大难”问题,可在河北区望海楼街道一个叫春柳公寓的小区,每年一到12月,都会出现排队交费的“奇观”,到底是什么原因?带着疑问,我们团队蹲点调研3个月、采访群众100余人,推出视频报道《一张写了8年的公约——社区基层治理的破解之路》,讲活了基层治理的成功秘诀还记得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激动地拉着我的手说:“没想到你们会关注这些家长里短的小事,把我们的心里话拍成了视频传播出去现在邻里间互帮互助,帮我修理门窗和电灯,真是太感谢你们啦!正是这份沉甸甸的鼓励,激励着我更加坚定地向下扎根,把镜头对准普通群众,创作更多“接地气”、“烟火气”的宣讲作品。

二是破圈传播,利用小故事讲好大道理。在人人都是媒体人的信息爆炸时代,怎么让党的创新理论讲得出来、传得出去,是党媒记者的使命与责任,而经过近些年的宣讲实践,我发现,用小切口呈现大主题,用小故事折射大时代,用家常话解读大道理”更能适应受众的“胃口”。于是,我策划制作了“党史一分钟”“百期有声海报”等各类理论融媒创新产品,与市委党校合作推出50期《“思想纵横”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微党课》,真正做到有知、有味、有情、有景、有悟、有思,让冒着热气的案例和接地气的理论宣讲深入人心、打动人心。如今我们还不断探索、不断尝试,理论融媒产品搬上大屏幕,在天津网络广播电视台播出将党课推广到中移动咪咕视频供用户收看。栏目上线3日观看次数即破百万,截至今年5月总观看次数破亿,理论融媒的“网红”产品实现了“破圈”效应。

三是创新表达,增强宣传感染力、吸引力。在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技术时代,要把动听的故事更好的传播出去需要我们用更多更新的技术持续赋能。两会期间,我们策划推出短视频节目《百秒说两会》大胆尝试,将脱口秀巧妙融入时政新闻,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搭建了虚拟的脱口秀场景,主持人置身其中,用轻松诙谐的语言畅聊两会热点,让观众感受到更加活泼、更加生动的两会信息,节目收到了很多网友的积极反馈,大家纷纷点赞,有网友留言说:第一次看到这种形式的理论节目,很有创意也很“潮”,很多大道理一下就看懂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做好全会精神的宣传报道工作,我深感责任重大,我将继续创新传播理念和呈现方式,努力用丰富的形式、多样的表达,努力创作与年轻受众同频共振的宣讲产品,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有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的思想氛围,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讲好天津改革开放的故事。

天津港第一港埠有限公司拖头队副队长成卫东

唱响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奋进之歌

天津港第一港埠有限公司拖头队副队长 成卫东

作为新时代产业工人,我觉得自己更有责任和义务把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好、传播好、践行好。近年来,我开展各类宣讲1100余场、听众达17.6万余人次,这也让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找到了新的人生价值。

一是铭记嘱托,传递好“党的声音”。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党依靠学习创造了历史,更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经过多年的宣讲实践,我深刻体会到“要给别人一杯水,首先得有一瓶水、一桶水,否则,就会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近年来,我坚持在扎稳“原生力”、增强“抓地力”上下功夫:一方面,我养成了每天研读理论文章并做学习笔记的习惯,我曾整理了5万余字有关二十大精神的学习笔记,尽力把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学深学透。另一方面,我持续到企业、学校等一线,边宣讲边调研,每年调研40余次,挖掘身边的故事和变化,总结听众的需求,丰富宣讲“案例库”,更好实现与宣讲对象的“共情”。我时刻提醒自己,从一名普通的拖车司机,成长为全国劳模、大国工匠并光荣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每一次成长和进步都凝聚着党和人民的培养与关怀,我更要将所见、所思、所悟用最朴实的话语传递给更多的人。

二是以小见大,讲述好“时代巨变”。我感觉宣讲的关键不在于场面多大、时间多长,而是有多少人能听进心坎、感同身受。因此,我注重结合个人经历、实践感悟、身边故事宣讲,不断增强代入感和体验感。比如,宣讲新发展格局时,我会讲天津港新开通的南美航线,让京津冀地区老百姓享受“车厘子自由”;宣讲改革发展时,我会讲天津国企以“三量”带“三新”,探索走好内涵式发展路子;宣讲文化发展时,我会讲天津产业工人让“老字号”“新制造”出众出彩、走出国门、远销海外。一次,在海教园宣讲,我发现,职业院校的一些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或多或少存在困惑。此,我特地调整了宣讲内容,为同学们重点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讲话,宣讲国家“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家高端人才”的关怀和政策,宣讲市委市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引发了强烈共鸣。当我说到咱们天津在去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荣获了26枚金牌的时候,我看到台下同学们的眼中,都闪着光,他们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美好前景。

三是笃行致远,续写好“春天故事”。宣讲是精神的感召,行动是最好的示范。几年来,依托“成卫东劳模创新工作室”,我带领团队开展了200余项技术创新,获得40多项国家专利,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6000多万元。尤其是在天津港的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上,我以人工技能赋能人工智能,给机器人当起了“师傅”,解决了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在作业中自动充电、自动避让、自动停靠等棘手问题,凭借咱们国家5G、北斗等自主技术,我的新徒弟们已经实现了全球首屈一指的L4级无人驾驶,为世界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给出了全新的“中国方案”。这些既是我的工作成果,更是我宣讲的主要素材,因为它诠释了敢闯敢试的改革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埋头苦干的拼搏精神。

宣讲,始于责任,成于热爱。作为一名基层宣讲员,我将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带着那份责任和使命,一如既往投身理论宣讲事业之中,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做出一名新时代产业工人应有的贡献。(津云新闻记者霍艳华 摄影 蒲永河)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