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让人民成为改革成效的评判者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天津日报 作者:王军旗 宁勤翔 编辑:靳永锋 2024-08-26 11:20:34

内容提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必须贯彻“六个坚持”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其中一条重要原则。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必须贯彻“六个坚持”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其中一条重要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表达的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人民的执政立场和治国理念,要求的是一切受人民监督、一切由人民评判,真正让人民扮演改革试卷阅卷人的角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让人民来评判我们的工作”这一思想,从中国共产党谋划和部署改革的权力来源、价值标准、目的任务的统一上,深刻揭示了治国理政的权力观、利益观、政绩观问题,鲜明回答了党推动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问题,要求我们始终让人民成为改革成效的评判者。

一、树立正确权力观,恪守改革初心

100多年前,马克思在论述巴黎公社原则时,曾提出公职人员要“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工作”,意在强调权力要在监督之下运行。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其权力的运行也必须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下进行。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及其政权机关的权力都是由人民赋予的,从其本质上而言,都是由人民让渡于党及政权机关。因此,在其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就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毛泽东同志反复提醒全党,我们的权力“是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广大劳动群众给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权力都属于人民”,进一步证明了我国的国体和政体,也诠释了人民的阅卷人身份。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掌握更大的权力,就更需要人民来监督权力的行使。作为党员队伍中的关键少数,领导干部必须主动接受人民的监督,这既是对人民负责的表现,也是正确权力观的体现。是否清楚权力的源头、有无具备正确的权力观,关乎权力行使者是否能保持权为民所用这一根本问题。如果把公权力看作是上级的任命或者组织的安排,而不明白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其对公权力的行使将脱离原本目的,甚至会将公权力变成自己的私有品,其发展是极其危险的。因此,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权力观教育,帮助其树立起正确的权力观,就显得很有必要。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权力观,明白了权力的真正来源,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服务人民,真正让人民监督权力的使用,才能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自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切实把人民群众当成衣食父母、服务对象,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获得干事创业的力量之源。

二、树立正确利益观,把牢价值取向

权力与利益直接相关,有什么样的权力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利益观,反之亦然。真正让人民扮演改革成效阅卷人的角色,必然要求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中国共产党的唯一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决定了党的一切行动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即党开展一切工作,必须在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前提下阳光运行,必须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评判,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也就是说,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基本规范和准则,是一切活动的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

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迫切,不仅在物质利益层面产生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权利意识、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对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实现安居乐业和人的全面发展都有新的期盼、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新要求,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前进的目标和动力。人民赋予的权力,要求党员干部们在各自岗位上时刻牢记: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身体力行以民为本、为民谋利,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紧抓民生之本、破解民生之急、排除民生之忧,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三、树立正确政绩观,凝聚改革合力

政绩是人民群众评判的重要参考,政绩观问题,直接关乎党员干部履行职责的绩效和如何看待工作绩效等问题。人民群众在评判时,严格按照绩效为谁创造、如何创造等问题进行审阅。政绩观不仅体现了党员干部的权力观和利益观,还表明了党员干部是否明白政绩为谁创造这一根本问题。根据中国共产党70多年的执政经验,政绩可以直接从人民群众的评判中显现出来。政绩存在于人民群众的心中,只要一心秉承党的根本宗旨,始终维护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就能得到人民群众对政绩的赞许。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哪里有人民需要,哪里就能做出好事实事,哪里就能创造业绩”,树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这就科学回答了“为谁谋求政绩、依靠谁创造政绩、由谁评价政绩”等政绩观的基本问题,清晰地指明了创造政绩的方法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创造政绩的途径是踏实工作,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发展、造福人民。然而,当前少数地区、部门和党员领导干部仍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不良风气,一心追求显性政绩,没有把老百姓真正放在心中。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防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制度机制,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多出贴合群众意愿的实招,切实保障和实现群众的利益。要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谋划发展蓝图,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制定改革措施,这样才能取得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改革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人民群众工作生活在基层,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情况感受最深切,也最有发言权,反映的问题往往最真实、最可靠、最准确。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注重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重视研究广大群众的劳动、工作、生活状况以及他们的思想、情绪、愿望、要求,把这些作为制定和调整方针政策的最重要依据,将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价干部、衡量政绩的第一标准;虚心倾听群众的意见,真心实意地向群众学习,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无论改革深入到何种程度,无论改革拓展到哪个领域,只要毫不动摇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根本标准,改革开放的巨轮定能勇往直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就会风光无限。

(作者分别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大学研究基地研究员、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